editag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editage

博文

你只知道Tumor Biology同行评审造假,却不知道这些坑都会导致撤稿

已有 6110 次阅读 2017-5-26 16:52 |系统分类:博客资讯


封面图片来自 电影《大话西游》


自大上月的施普林格大量撤稿事件发生截至目前,我们一直都在讨论学术发表中的道德问题。而关注和遵守发表道德也是为了避免恶性撤稿以及给作者带来的名誉和职业生涯损失。

那么对于撤稿一事。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具体都包含哪些?除了同行评审造假,到底还有哪些触犯发表道德的行为会严重到被撤稿呢?


今天我们要谈的就是撤稿中遇到的那些坑坑坑坑……


第一坑  “撤稿都是在中国发生的,这样中国学者感到非常耻辱”


确实,近几年来的几次撤稿事件都会牵连到中国科研作者,通过不道德手法取得发表的科研人员中中国人也大有人在。但是这并不表示因不道德手法发表的科研作者都是中国人。那么中国学者的撤稿现象有多严重?整个国际的撤稿发展趋势是怎样的?……似乎是个有趣的问题,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答案。


第二坑 撤稿之后的论文还能继续被引用?


在期刊方面来看,撤稿的目的就是纠正科学,保证科学的良性发展。因为期刊方其实在扮演传播和督查科研成果的角色,如果不能保证科研成果的真实性,完整性,则可能存在数据库中一直被后续的科研当作参考文献使用,其结果是可怕的。

然而,尽管已经被撤稿,但是依然在各个新发表的论文中被引用。比如在图示中的这个案例,这是怎么回事呢?



第三坑  Falsification和Fabrication Citation和Plagiarism 傻傻分不清楚


关于撤稿的原因,很多期刊的指南(Guideline)上面都有说明,总结下来基本在一下几类之一:

  • Falsification

  • Fabrication

  • Plagiarism

  • Inadvertent errors

  • Duplicate publications

  • Fake peer reviews


不过其中的界定总是让人闹不明白。明明是引用过的数据或图片,却经常意外被期刊误以为是抄袭。这几个概念之间有怎样的区别?应该怎样避免因上述原因造成的抄袭呢?


第四坑  发表过的文章翻译后发表在其他语言的期刊上到底算不算一稿多投?


这个是中国学者都很关心的问题,也是意得辑经常会收到的提问,因为再写一篇新的论文所花的时间和精力远大于直接翻译已经在中文期刊中发表过的论文。


综上这些“坑”与其说是坑,不如说是因为信息缺失给中国作者造成的迷思。每次不幸中招的作者大多是没有深刻了解这些迷思的答案才招致了撤稿的不幸。


为了能更近一对一的解答作者的疑惑,意得辑将在6月8日举办线上讲座:

《做道德发表人,远离撤稿风险》



主讲人介绍



崔波 博士

南京医科大学特聘教授;

《Journal of Biomedical Research》执行主编;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al Medicine》副主编。

崔波博士曾经在夏威夷美国东西方中心进修,曾经在杜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和工作。他曾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欧洲癌症研究协会、美国科学编辑委员会的成员。他也是某些国际生物医学期刊的特别评审人,以及私营企业和上市公司的顾问。


讲座中,崔教授会解答以上多有的迷思,并能在先问答,回答听众提出的所有相关问题。


点击此处可免费报名参加


===================


施普林格的107篇撤稿事件震惊学术界,为了让中国作者更好的了解国际期刊的发表道德规范,意得辑专家视点发起了5月一系列的 “发表道德月”活动,让您更加翔实的了解良好发表实践的注意事项。以下是我们已发布的相关内容: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9813-1057292.html

上一篇:没有影响因子的期刊还值得相信吗?
下一篇:一份知情同意对医学研究到底有多重要?
收藏 IP: 101.17.14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