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ote Sensing of Forest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awkhhg 森林定量遥感建模

博文

SilviLaser 2017参会总结

已有 6393 次阅读 2017-10-19 15:53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SilviLaser 2017参会总结

黄华国

2017-10-19


2017109日到14日,受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林学系邀请,参加两年一度的林业激光雷达应用会议Silvilaser 2017。不同于爱沙尼亚的新鲜之旅,这次参会乃是故地重游。整个行程极其紧凑,收获较大。同时,时差明显,也让身体经受了一次考验。为了保持良好的习惯,仍然花点时间小作总结,以了却一桩心事。

1.重回黑堡

2017109日下午,由于下雨推迟了1个小时的美联航班机终于起飞,直奔芝加哥,而后转机到罗阿诺克(Roanoke),然后坐上预定的出租车,直奔黑堡(Blacksburg),到达酒店的时候,已经是凌晨1点多了。时隔五年,又回到VT,自然是思绪飞扬,午夜时分,困意全无。几个小时后,就将开始3天的会议了。

旅程中,有位老太不懂英文,却只身一人前往芝加哥探亲。感动于其勇气,也想到了自己的父母,我全程帮助登机、拿行李、填写入境单、转机等。最后,为了联系到他的儿子,在尝试WIFI未果之后,在芝加哥漫游打了个国际电话。虽说耽误了点时间,但心情很不错。

在转机的航班上,竟然碰到了5年前黑堡的熟人冷老师,而且就在前后座。第二天在中餐馆吃饭竟然又碰到了。只感叹世界太小,缘分似乎真的是存在的。

三天的会场中,陆续见到了2012年访学期间的3个合作导师(Burkhart,RandyVal)和Phil。也作为半个主人带着几个参会朋友参观了VT校园、林学系楼、downtown,品尝了华园和Happy work中餐馆。一切都显得如此自然。想象中重访的激动和感慨,并未出现,就好像我从来没有离开一样。


1. 重回黑堡

2.Silvilaser会议简介

Silvilaser主要关注如何应用激光雷达技术解决森林生态系统评估和管理。之前曾在10个国家举办过,今年是第15届。2012年我第一次参加该会议,可参见我的科学网博首次参加SilviLaser (2012 First Return in Vancouver)的体会2013年,中国林科院在北京承办了第13届会议。下面是举办的历史国家和城市。

Australia (Brisbane, 2002 &Hobart, 2011)

Canada (Victoria, 2002 &Vancouver, 2012)

China (Beijing, 2013)

Germany (Frieburg, 2004 &2010)

Japan (Matsuyama, 2006)

Finland (Espoo, 2007)

France (La Grande Motte, 2015)

Sweden (Umeå, 2003)

United Kingdom (Edinburgh,2008)

USA (Blacksburg,Virginia, 2005 & College Station, Texas, 2009)

下届会议将在巴西举办,和国际林联大会合办,会场紧邻伊瓜苏大瀑布。

2.巴西伊瓜苏瀑布

会议最后一天经过讨论,澳大利亚将最后可能承办下下届。

3.密集紧凑的会议

会期三天,主题较多。作为科学委员会的一员,我自己也负责了一个分会场主持。午餐几乎只有1个小时的时间。Coffee break的时间有20分钟,但考虑到拖堂因素,大概只有10分钟可以稍微歇息一下。论文的报告也都很精彩,都不想放弃,所以听起来很累。

根据会议口头报告的题目,我利用wordcounter(https://wordcounter.com/)Worditouthttp://worditout.com/绘制了关键词的分布图。可以看到航空lidar还是主流,冠层结构和生物量仍然是大家的关注重点。

3.会议关键词分布图

邀请的几个Keynote都很棒。比如,第一个Keynote报告人Thomas Fox在国际知名的森林工业产品企业雷约尼尔有限公司(Rayonier Inc)担任森林生产力和可持续部门副主席,曾是VT的荣誉教授,主导VT的森林生产力促进中心。他讲的报告题目以美国南部为例,阐述lidar怎么用于精准森林培育,包括施肥、采伐、播种。

4. 精准森林培育决策支持框架和管理前后的差异(Thomas Fox,2017

第二个主旨报告是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大学的Mathias Disney。这个人也很牛。本科物理背景,硕士遥感专业,博士做三维辐射传输模型,后来转到lidar,尤其是地基激光雷达。这次的报告主要讲解在热带雨林用TLS进行详细密集的点云参加和单木重建,获得了超级详细的生物量数据。结论是基于DBH的生物量公式不准,显著低估。他的ppt也很炫。

5. MathiasDisney做的热带雨林点云可视化图

      加拿大林务局的Joanne C. White评估了航空摄影测量DAP在加拿大大面积调查森林中的性价比,类似文献综述,也有他们自己的对比实验。总体上完全是从实用和业务化运行的角度来看问题。

      奥地利的Günther Bronner应用遥感解决林业问题有三十年,实践经验非常丰富。他提出用点云直接进行森林区划和采伐设计,摈弃传统的小班和林班概念。想法很好,也有一些案例。不过感觉推广难度较大。

6. Bronner的点云森林概念图

NASADouglas Morton分析了亚马逊森林对退化和干旱的响应。采伐、火灾和干旱会产生不同的森林组成和结构。比如,在采伐过的林区,木材密度要比低强度采伐的林区低15%。但是整体分析太多,没有太听懂。

      第一天会场结束后参观了点云可视化实验室。看到了虚拟现实眼镜和Cave

7.参观VT虚拟现实实验室

      第二天会场结束后穿过蓝岭山,到了一个著名的酒馆,风景很好,品尝了各类葡萄酒,然后享用晚餐。期间和Alan,Randy, Val等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8.酒馆风光

4.有借鉴意义的报告

除了Keynote的报告外,还有很多有价值的分会场报告。和自身相关较大的有几个,这里简单描述一下。

立地指数:有两个报告联合时序遥感数据和lidar高度,提取了大范围的立地指数,为森林经理提供了参考。

生长模型:有个报告扩展了单木生长模型,并用lidar进行了验证。

三维重建:用SFMStructurefrom motion)方法,基于地面照片获得样地三维场景;Wageningen大学用TLS进行飞行的尝试,试图代替TLS,看到他们课题组的网页,做了不少工作。

3a.jpgRushworth pre- and post-harvest TLS scans

9.采伐前后的地基扫描对比(http://www.wur.nl/


可燃物管理:可燃物结构指数COMPOSITEburn index、火烧后不同演替阶段的树高重建、木材密度与森林结构的关系;可燃物管理对动物生境的影响。

边缘木:分析和边界距离不同的林木生长的差异性。

还有光子计数的滤波处理确实还能有些信息,说明Icesat2还是有应用前景的。

9.火烧演替图(Bergeron et al., 2002

5.思考

每次会议后,我都会思考lidar的未来在哪里。Lidar的发展无非是技术本身和林业应用两个方向。从技术上看,又分硬件和算法两块。硬件包括新的传感器,比如GEDIIcesat2;或者新的平台,如无人机、背包。算法则针对点云的处理,包括自动配准、分割、压缩、特征信息提取等。单纯的技术发展不是林业人的长项,我们想要的技术必然是应用需求驱动下的技术。因此,还是应该抓住林业应用本身,也就是森林资源的本身的科学问题,比如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机制、森林高生产力的维持机制、生长模型、森林抗干扰的能力来源入手,发挥lidar在三维结构上的优势,去寻求结构和功能的关系。当然,如果现有的技术搞不定我们的需求,我们就找电子工程专业合作,自己做硬件和软件。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8960-1081562.html

上一篇:参加爱沙尼亚Juhan Ross纪念会总结
下一篇:法国图卢兹之行小结
收藏 IP: 222.28.120.*|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4: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