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xiong1987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axiong1987

博文

冰乙酸瞬间变成冰的有趣现象解析 精选

已有 11877 次阅读 2013-1-12 20:08 |个人分类:小熊看世界|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化学(晶体物理)科普

    前几天做实验,刚刚拿出的冰乙酸突然变成了冰了,测量柜子里的温度和室内温度发现二者差异不大,均为8摄氏度左右,均低于冰乙酸的凝固点。故此现象不是温度造成的冰乙酸瞬间变成冰晶状。查资料原因如下: 温度低于凝固点但仍不凝固或结晶的液体称为过冷液体。过冷液体是不稳定的,只要投入少许该物质的晶体,便能诱发结晶,并使过冷液体的温度回升到凝固点。这种在微小扰动下就会很快转变的不稳定状态称为亚稳态
       这是由于晶体内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而液体内则是无规律的。而结晶中心有助于这种无序到有序的转化。液体越纯净,结晶中心越难形成。如果降低至凝固点以下仍未形成,则过冷。 

       当用适当的方式缓慢冷却饱和溶液时,可使其变成过饱和而不析出溶质的结晶,这种现象也称为过冷,这种溶液称为过冷溶液。过冷溶液也是不稳定的。 

  在没有尘埃、没有电荷的洁净空间中,使蒸气绝热膨胀,温度突然下降,可以不发生液化现象,而使原来的饱和蒸气变成过饱和,这种过饱和蒸气又称过冷蒸气。过冷蒸气也是不稳定的,如有微粒作凝结核心,就会出现雾滴。核物理实验技术中,利用过冷蒸气的不稳定性来产生液滴,以显示粒子的径迹,这种探测器叫做云室。

       因此,当我打开瓶子到冰乙酸到烧杯中的过程中,有空气,空气中的尘埃,尘埃带的电荷等等因素都有可能诱发这些亚稳态状态下的冰乙酸分子结晶。形成小冰晶,然后使过冷液的温度回升到凝固点。并依此发生“ 多米诺骨牌效应”。瞬间大瓶的冰乙酸变成冰晶状。并且体积变大。因为结晶后的晶体内分子或原子的排列是有规律的,而液体内则是无规律的。 这必然造成变成冰晶后的结晶体积变大。有空隙产生的原因就是便于分子在已经形成的结晶周围穿梭与其他分子结合形成新的结晶。

    以上对与错,欢迎广大专家、学者、同学给予指正批评!毕竟本人才疏学浅,并非本专业出身。诸多知识不全。真诚望指正批评!谢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66950-652411.html


下一篇:“看海”会不会成为新‘常态’
收藏 IP: 61.136.151.*| 热度|

4 李学宽 戴德昌 迟菲 biofan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4:5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