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16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ou168

博文

对未来科技的几个判断

已有 3495 次阅读 2012-8-24 15:3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未来

对未来科技的几个判断

                        ——李洽胜  2012-08

题记——“我原以为沿着这座桥走下去的话,就可以到达美好美丽的彼岸。但是当我好不容易地走到这桥的尽头的时候,才发现这桥只建好了一部分,前面依然是茫茫的波涛汹涌的一望无际的大海,心里充满了失落与哀伤…….而身后远处又是紧跟着的噬人的猛兽。我茫然的站在桥的尽头,不知所措…...但我却依稀的看到彼岸若隐若现,我低下头问正在建桥的人们:我可以也来建桥吗?

“恐龙如此威猛,最终也难逃灭绝的结局。地球自诞生以来,已经经历过几次的生物大灭绝了。我们人类可以改变这种宿命吗?”

“有一天下午我睡觉醒来,从美好的梦境回到了现实。心里很是低落和哀伤。看着匆匆忙忙的人流,他们感觉不到灾难可能的降临,他们还是过着以往的生活,世界没有发生根本性为应对灾难即将到来的改变。。。。。一旦灾难发生,我们将何去何从。。。。。。”

这些判断可以概括为两个论点:一是“三大核心技术——引领第六次科技革命”论,二是“未来医学发展两个阶段”论。这或者也可以说是我的梦想吧。或者将是我将来行动的指南和方向。这些梦想已经深深扎根于人类的苦难和命运当中。这些想法有些是很有趣的,例如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还有人是否真的可以“永生”等等,而有些是沉重的,如遥远的将来人类社会会存在,而人类或者可能不存在了。。。。。

其实我高三时就已经萌芽了这些想法。不过那时候的想法还不是很系统和完善。直到现在,它们不停地在我脑海里浮现,我也憋了很久,但是不知道可以向谁去倾诉,有一种“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寂。或许我是一个比较反叛的学生。记得我在高中有段时间曾不停在想一个叫“永动机”的机器,尽管老师当时反复在课堂上强调永动机不能实现。但是现在又想到了一个,“永动机”或许真的可以实现——其原理就是“布朗运动”。或者更准确的说是一种利用内能的机器。本人称之为“布朗运动永动机”,但是否真的可以实现,本人没有证明过,还停留在想象当中。

“布朗运动:悬浮在流体中的微粒受到流体分子与粒子的碰撞而发生的不停息的随机运动。按经典热力学的观点,布朗运动严格来说属于机械运动,因此它表现出的是一种机械能。这种机械能是自发由内能转化而来,而与同时,它又在向内能转化而去,当这两种转化的速率相同时,客观上就达到了一种动态平衡,表现为颗粒做布朗运动。此时两种能自发地不停地相互转化,而不引起其它变化。

  有人据此对热力学第二定律提出质疑。实际上,布朗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机械运动,做布朗运动的颗粒正好处于宏观与微观的分界点上,所以布朗运动中机械能同时具有一般意义上的宏观机械能与微观分子动能的双重特性,它的能量集中程度介于两者之间,无序性也介于两者之间。

  热力学第二定律本身只适用于宏观物体,而布朗运动的问题,实际上反映了经典物理学宏观微观概念的模糊性,也反映了经典物理学的局限。而这种特殊的运动能否像人们希望的那样把人类从灭顶于熵的悲剧中拯救出来,只能从量子物理学中寻求答案。”

还幻想过如何在火星建立基地,如何开发火星。我也爱好电子(尤以自动化和无线电),也爱好化学,以至于会被同学戏称“不专业”,他们是拿着手术刀的,我却是拿着电烙铁的。大学期间,有时候在上医学课时,会拿着跟这堂课不相关的其他专业书籍在看。虽然这会引人嘲笑、讥讽,但还是厚着脸皮与你们分享我对未来科技的一些愚见吧,或者可以抛砖引玉,又或者是引来更多的砖头向我的头砸来,对于这些我也无暇顾及了。

 

三大核心技术——引领第六次科技革命

   以下的三种技术我认为在将来必定大有可为的,它们是:

1、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产业,

2、新型化学合成技术和微尺寸制造技术,

3、生物工程技术。

下面我将逐一进行分述。

一、             人工智能技术和自动化产业

如果要讲人工智能技术,首先要决解这样一个问题:“究竟电脑可不可以实现人类的智能?”这问题真的很难回答。所以我做出以下假设:假设1、以现在的通用计算机可以模拟出类似人的智能。假设2、在现在的通用计算机基础上,人工智能主要是软件世界的问题,而不是硬件上的问题。

人脑是自然界的历史产物,他是生物进化而创造出来的。他是由神经元通过特殊组合而产生的,人脑的工作原理是一定的,不是虚幻的。所以智能具有可创造性。其次是人脑的形成要经历非常漫长的时间。但是我们来看电脑的发展,仅仅用了几十年的时间,电脑就具有如此强大的功能,尽管它现在还没有类似人脑的智能。如果不考虑硬件上的差异,人脑和电脑的本质都是“输入信息——处理信息——输出信息”,他们的数学逻辑具有共通点的。而人脑与电脑的最关键的区别就是在“处理信息”这一过程。

人工智能技术可能不会立马就有类似人类的智能,它是分阶段的实现的。它可能经历以下阶段:

第一阶段是实现第一代操作系统,如现在的Windows 7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者是正在炒的很火的云操作系统。

第二阶段是在第一代操作系统基础之上实现第二代操作系统(或者更准确来说是第二代操作系统就是运行在第一代操作系统的高级软件),而这类系统目前还没有出现,目前iPhone手机的语音助理Siri功能有点类似这种操作系统的功能,会根据你的话语进行操作。但iPhone手机的系统不属于这种第二代操作系统。第二代电脑操作系统不是在于与硬件密切联系的内核或者架构的创新,而关键在于电脑具有更好的自我控制能力和理解能力,还有人机交流变得更容易更直接,例如它可以讲出话来询问你的要求,然后你可以不用鼠标和键盘而直接说出你的想法就可以让电脑执行。这种操作系统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其中可以实现不同语言之间的翻译,让两个说不同语言的人可以通过它来进行无障碍的交流。另外一个就是在机器的操作上了,它可以让我们更有效率地操作机器,让一个人可以做到几个人一起做的事,例如飞行员,可以通过话语就可以与电脑系统进行交流,然后让电脑实现对机器部分的控制,就好像他身边有了一个“助手”。

第三阶段就是完全可以实现类似人脑的智能。此时的电脑可以像人一样的学习和思考,而不需要编程人员编写代码,而是电脑它自己“编写代码”。

人工智能的软件模型可能是多层式的金字塔模型。这种软件分几层结构,每一层结构为上一层屏蔽底下一层的作用和提供上一层新的实现条件。并且每一层越往上,其层的规模越小,就好像金字塔一样。将映射逐渐集中起来,可以实现“牵一发而动全身”。而设计应该是自上往下。从宏观的功能为着手点,再设计实现方式。

语言在人类的智能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的大部分思考都是由语言来统领的。所以,人工智能系统必将是一个语言操作系统,用语言来实现自我的控制,自我的学习,自我的思考。

下面来介绍一下人工智能和自动化产业带给我们的一些进步。

1、它将成为劳动力的一种替代品。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人是劳动力的唯一执行者。而有了人工智能之后,电脑与机器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自动化产业,会部分甚至全部取代人力来进行生产,它可以一天24小时不间断的工作。而人类将进一步从一般劳动中解放出来,可以从事更高级的脑力劳动。人工智能只是一个软件,它要变成劳动力还需要与机器结合起来。那时候可能人类的生产方式会发生彻底的变化——无工人工厂的出现。但是这将引来一个伦理学问题,机器都做了人类的工作,那人类怎么办?因为不可能每个人都从事高级的脑力劳动。

2、它让“智慧培养”效率提高。培养出一些类似于爱恩斯坦等科学家要花很长的时间和金钱。而有了人工智能,这一状况可能会发生改变,一旦电脑通过某种方式拥有了像爱因斯坦一样的智慧的话,那么它将可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例如一天)就能复制出不计其数的拥有同样智慧的电脑出来。

   这种人工智能技术所带来的伦理问题:如果电脑足够的聪明,或者它们的聪明远远超过我们人类,那么必将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或者甚至如一些科幻电影里描述的那样,人类与机器要大战一场。但比较肯定的是有一种变化可能会发生,就是无工人工厂的出现。这种改变会是很深刻的,工人的数量可能萎缩,那时候可能会引发这样一个问题——这么多下岗的工人怎么办?

   “老黄牛的故事:以前有一头老黄牛,它每天早出晚归,在田地里辛苦的耕耘着。老黄牛想,如果主人用拖拉机耕田就好了,这样它就可以舒适的在田里吃吃草,晒晒太阳,转转泥巴。后来主人真的用上了拖拉机,但老黄牛的美好愿望没有实现。主人把老黄牛卖到屠宰场,宰了。。。。。。”

二、             新型化学合成技术和微尺寸制造技术

当我们看到地球上的生物体的时候,其实我们更看到了它们是了不起的化学大师。它们掌控化学反应的高超技艺深深折服了我们。它们为我们提供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形形式式的数以百万计的物质,丰富了我们的物质世界。而反观我们目前的化学合成技术,还没有达到类似生物体上帝般的神乎其技,甚至有些显得有点笨拙和可笑。化学的发展将可能是生命科学或者生物工程技术向前发展的最大的制约因素。

在未来,化学合成技术将会有很巨大的发展潜力。到那时,人们可以随意地控制化学反应,合成我们想要的分子或者物质。这不仅仅是化学反应理论有所突破,还应该包括化学反应工具或分子器件的突破。我们来看看细胞,它们是怎样进行化学反应的呢?生命的本质就是有序的化学反应。生物体经过几亿年的进化,已经形成了化学合成的完整体系。遗传物质记录了要进行什么化学反应。细胞或者细胞器提供了化学合成的不同场所。蛋白质有的构成了细胞的结构,有的(酶)负责实现化学合成。而未来的化学合成技术可能就是要构建类似于生物体这样的化学合成体系。原料在设定好的体系里面自动的自我调节的全程的合成出所需要的化合物。

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一个技术就是酶技术了。生物体里面的酶不仅仅具有加快或者延缓某种化学反应速率,也即是催化剂的作用,事实上它的功能远远超过此。它还能识别和捕获需要参加反应的分子,并且具有触发某种反应的功能,是化学反应有序的有目的的定向的进行。也就是说它是实现化学合成的一个很重要的机器或工具。化学合成技术的大发展可能首先在酶的研发上有所突破。有了这种工具——酶就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例如一些手性分子,一般反应可能两种手性分子都存在,有了特异的酶,就有希望全部或大部分生成所需要的分子。

而另外一个技术就是微尺寸制造技术,它跟上述新型化学合成技术有共同的地方。不过它是以宏观的机器制造技术的角度来看的,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纳米技术了,当物质到了纳米的尺度时,它所表现的性质有了很大的改变,而这种引起性质改变的力量和化学反应的力量是有共同的地方的。如果我们的制造技术达到微米/纳米的话,它所产生的作用已经与宏观的机器制造技术产生的有根本性的不同。

微尺寸制造技术和前述的新型化学合成技术将互相补充,互相配合,互相促进的。将来的物质合成将比现在容易得多。许许多多的化学物质将被合成出来。一些生物合成可能被人工模拟出来,如光合作用、根瘤菌的固氮作用等。而人工光合作用将和太阳能、风能等结合起来,将这些断续的能量转变成化学能,也就是实现了能量载体的转变作用,将产生能量和利用能量这两个阶段分离。而这不再是只有电池可以做到了。甚至还有可能形成合成食物工业化,可能使得生产食物不再仅仅依靠种植植物和饲养动物。而我们的材料也将会由此迈向了新的时期,纳米材料拥有普通材料无法比拟的新特性,而且材料的研发将不可避免的转移到材料的微型结构上来。同样的一种材料,如果它的微型结构或者原子的排列不同,那它表现出来的性质可能完全不同。而微尺寸制造技术和新型的化学合成技术将可能使这一切成为可能。

 

三、             生物工程技术

生物工程技术与人类的生存发展密切相关。我们的祖先饲养驯化动物、种植粮食、酿酒、利用动植物做药等等,都跟生物工程技术分不开,只不过那时的技术比较低级罢了。它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材料和药物等。而到了现在,它对我们人类的健康和生存发展的作用尤为突出。

按尺寸来将整个生物工程技术体系进行分类,可以分为:

1、  DNARNA工程和蛋白质工程

2、  细胞器工程

3、  病毒、细菌、细胞工程

4、  组织工程

5、  器官工程

随着生命科学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成为“造物者”将可能不再是梦想。人类基因组计划、蛋白质计划是生物工程技术的一个发展阶段。借着前述的化学合成技术和微尺寸制造技术,我们可以产生上述一系列的工程技术体系,由此来改造或者创造我们需要的生物物质或者生物体,将使我们利用生物这一资源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峰,甚至会深刻的反作用于我们人类自身。

下面是它可能带来的一些进步:

1、  深刻改变着现有的医学。它会引起生物治疗医学的发展,我们那时将可以对特定的DNA片段进行改造,插入或者切除相关DNA片段。或者利用改造过的免疫细胞或者病毒或者细菌进行感染性疾病或者肿瘤的治疗。或者制造出人可移植的不会产生超敏反应的器官或者组织。这样的的话,很多疾病可能会有根本性的治疗方法。

2、  它将产生一系列新的产业,为我们创造更为丰富的物质财富。如生物制药,目前尚有很多药物要提取生物体(植物或者动物细胞)才能获得的,而不是人工合成。有些药物结构特殊,应用现有的技术无法合成。但是这些物质的合成却在生物体体内轻而易举。我们可以通过改造或者创造某种生物体,使得它可以合成上述物质。而这种合成技术,将是前述的新型化学合成技术的不可或缺的补充。

 

 

未来医学发展的两个阶段

现在的医学对现在的疾病治疗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了,如果再不发展新医学,这些问题将可能永远得不到解决。为此医学在将来可能将经历两个阶段的变化。第一个阶段将使人类寿命极大的延长,使很多目前比较棘手的疾病有望解决,第二个阶段是是人类将可能得到“永生”。“永生”????你一定会很惊讶的。你甚至会马上急不及待反驳说这是不可能的。不过先别着急,后面我将详细讨论这个问题。

第一阶段是与前述的生物工程技术密切相关的,没有前者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这一阶段将是不会出现。主要表现为:

1、药物的靶向化、协同化、智能化。

   这是药物发展的必然经历的一个阶段。现有的药物更加的注重他的分子结构,会起什么作用。而往往忽略了它起作用的过程。例如抗感染药物和抗肿瘤药物,有时候并不是它们没有抗感染或者抗肿瘤的作用,而是它们的这些作用没有发挥出来。首先她们未必能够到达目的部位,或者没有作用于目的细菌或者肿瘤细胞,或者浓度不够。所以药物必须要靶向化、智能化,以至可以到达目的部位或者可以识别目的细胞或者细菌,并智能地作用于靶点(受体或者遗传物质)。多种成分的药物的作用比单一成分的作用有时候是质的飞跃。这些药物相互的协同工作,例如青霉素耐药菌产生β-内酰胺酶,从而水解了青霉素,影响了它的药理作用。那如果有这样的一种药可以使β-内酰胺酶失活,那么青霉素和这种药物相互协作,或者可以是对付耐药菌的一种新疗法。

2、是生物治疗系统化。

    生物治疗是应用病毒、细菌或者免疫细胞或者细胞因子、抗体、酶进行疾病的治疗。普通的化学药物在现实应用中对一些疾病已经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而生物治疗将会是化学药物治疗的一个很重要的补充。一个很鲜明的例子就是HIV病毒可以专门识别和损伤T细胞。应用类似的原理,可能研制出一种病毒或者细菌或者免疫细胞来专门识别和破坏致病的细菌或者肿瘤细胞。我们体内的免疫系统一直以来就在不停的执行着卓有成效的治疗。或者在不久的将来或者可以增强或改造这一免疫系统。其中具有应用的领域可能在肿瘤和感染性疾病。例如对于病毒性感染疾病(如乙肝病毒),我们或许可以利用其他非致病的病毒来干扰这些致病病毒的复制。而肿瘤的治疗必然会是一种综合性治疗,先将大部分的肿瘤组织进行外科切除,然后利用射线或者前述的药物,或者是生物治疗进行残余肿瘤细胞的清除。

3、是组织器官工程有所突破。

     曾经有个肺气肿的病人说肺气肿这种病是治不好的。不过他只说对了一半,现在是治不好,但是可能有一种方法或许能够根治这种疾病,那就是器官移植了。或许有了器官移植,一些认为无药可治的内科疾病可能带来福音,或许能将某些治疗变得简单。肺移植、心脏移植、骨移植、皮肤移植、肠移植、肾移植、肝移植、血管移植、角膜移植等等或者能够实现,但是有一种器官移植我不认为将实现,那就是脑移植了,而关于这一方面的问题我将在医学发展的第二阶段来论述。如果上述的器官移植可以实现的,那么医学将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了,这就能够解决因器官衰竭而死亡的这一类人群。

 

第二阶段与人类脑科学的发展和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没有这两方面的发展,这一阶段将不可实现。这一阶段将把人脑与电脑联系起来。不过这里将牵涉到严重的伦理问题。要理解这一阶段必须要有很高的觉悟的,要放下以人类为中心的心态,就好像放弃“太阳绕着地球为中心公转”,要“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天马行空”。

    使人怎样才能“永生”,或许有很多先哲们思考过这个问题了。秦始皇也尝试过“永生”,可他终究还是失败了。而“人总有一死”的思想在人们的心中也已经根深蒂固。人是否可以真的可以“永生”?这或许是一个哲学的问题。我们的古人或许已经参透了这种哲理——“得道成仙”。请不要错过下面精彩的讨论,或许它会给你思想上迎头一棒。。。。。。。

     生是相对于死来说的,要搞清楚生,我们可以先从“死”来了解。先来重新来理解一下“死亡”。“死亡”它有两个本质,一个是自然本质,另外一个是社会本质。其自然本质是指心跳呼吸、脑活动等生命体征消失。但是它具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本质,就是社会本质,这是我们人类社会特有的。而这个是现实人类社会最重要的,最有意义的。

我们不妨假设有这样一个不幸的人,他在一次车祸中没有了双手,但他其他功能如常。这时我们可以说他死亡了吗?又例如,这个人又发生了一次车祸,双脚也没有了,其他功能如常,这时我们可以说他死亡了吗?又例如,这个人心脏、肝脏、肾脏都衰竭了,然后他进行了这些器官的移植,而且移植都很成功,功能如常,这时我们可以说他死亡了吗?显然上述情况我们都无法可以说他死亡,因为他还会如常地跟你说话。又例如,我们假设爱因斯坦和希特勒都活着,并且脑移植是可行的,现在将爱因斯坦的大脑去掉,然后希特勒的大脑移植进去,最后移植成功了。身体是爱因斯坦的身体,而大脑是希特勒的大脑,或许我们会问一句,这个人究竟是爱因斯坦,还是希特勒了??所以说,决定你是唯一的你,决定你还活着的一个关键就是在于你的大脑。你的其他部分可以都没有,但是唯独你的大脑不能没有,你的大脑没有了,尽管身体其他部分都还好,你已经不是你了,或者说你已经死亡了。又例如你的一个朋友到了国外,你在国内跟他联系是通过电脑,你可以从电脑里看到他的面容、他的文字、他的声音。你通过电脑跟他联系已经一年了,但是在这一年内,你完全没有见过他本人,只是通过电脑感知他,但是他给你的感觉就是他活着。如果问你为什么说他还活着,你肯定说在电脑看到他的一切,他跟你如常的交谈。但是如果告诉你他在一年前就已经死了(身体所有细胞,包括大脑都死亡),你会有什么反应?但这里前提是假设他死了之后,你还可以通过电脑跟他如常的联系。如果没有告诉你真相,你就会一直觉得他“活着”。所以说死亡的社会本质已经脱离了身体这一生物体的局限了,而是依附在我们大脑里面的我们的思想和记忆。所以“死亡”的社会本质是我们的思想停止了和记忆没有了,而不是单纯的大脑的死亡。而一般来说,人死了,大脑死亡了。而思想和记忆是依附于我们的大脑的,所以一旦我们的大脑死亡,我们的思想和记忆也随之没有了。但是如果通过某种技术手段,可以将大脑和我们的思想、记忆分离开,就好像前述那个虽然在一年前死亡了的人,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电脑如常的跟他联系一样,我们还会觉得他还活着,因为他的思想和记忆还活着。这有点像古人所说的“得道成仙”——要成仙必先放弃你的躯壳。而有了这个认识或者说是觉悟,这或将就是人类寻求所谓“永生”的突破口。

    要将大脑和我们的思想、记忆分离开,离不开人类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发展。随着对脑科学的不断深化,或许能了解到大脑的活动原理。而人工智能将为我们的思想、记忆找到可以在电脑里“活着”的方法。那时候大脑和电脑只不过是我们思想、记忆的一种载体。但是要连接大脑和电脑还需要一种必要的关键的核心的技术,那就是“脑-机接口技术”。没有这种技术,我们的思想、记忆将无法离开我们的大脑,更准确来说是无法被复制。这种脑-机接口技术把我们大脑里的信息转变成电脑可以识别的信息。这种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残疾人用来控制机械手臂之类的机械假肢。

一旦我们的思想和记忆能够从一个载体到另一个载体的时候,人类历史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甚至发生伦理的大辩论。“人类智慧火炬传递计划”或许由此展开,这种技术可以让我们的长者的智慧延续下来,让他们的思想继续思想着,让他们的记忆继续不断积累着。并且,运行在电脑的人工智能是可以被轻易复制的,他们的思想和记忆甚至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复制出成千上万的复制品。试试想象一下,世界上有13亿个爱因斯坦会怎样?世界上有13亿个院士会怎样?

但是不得不说这种技术在某种程度来说是恐怖的,请看下面的讨论。

    这种“永生”技术的伦理问题:能够接受这种技术所带来的变化,是需要一定的觉悟的。如果这种技术被广泛应用或者被滥用,可能就产生了当代与后代的矛盾,人类与智能电脑的矛盾。那些通过复制我们思想和记忆而诞生的智能电脑,它们不会愿意做没有“人权”的机器人的,它们会想方设法获得与我们人类一样的“人权”。可那真的是太遥远了,究竟那时候会发生什么社会变化真的无法知晓了。

 

后话:上述的科技进步有些是令我们恐惧的,这些科技甚至要求我们人类去否定我们人类自身。这恰恰引出了这样一种哲学问题:科技的进步是造福人类,还是毁灭人类?人类社会发展是真的自我发展,还是最终导致自我毁灭?聪明反被聪明误?作茧自缚?

未来是否会如上述发展,我无法进行证明,而唯一能证明的就只有时间了。或者它们更像是一部科幻小说,或者只是我的杞人忧天。我不知道。我唯一能肯定的就是未来不会因为我之必无的证明而停止不前的,而这前进必然会伴随着上述有关问题的解决。

除了上述的科技外,还有些具有战略性的对我们人类未来会有深远影响的科技,它们可能是1、解决能源问题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如核聚变、太阳能利用、能量存储、能量载体的转变等等。2、是解决人类走向天空、利用天空的一系列相关技术,如新型推进器、天文物理学新理论、新型航空器等。3、极大型装备和极小型装备的制造,这种极大型尺寸甚至比航空母舰还要大。4、核物理理论和技术,如量子理论。

 

最后的话:能源和原材料逐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气候变化、自然灾害频发、人口数量大而粮食供应问题、重大传染病有可能爆发等等的社会背景下,世界正处于要么更加兴旺要么衰落的历史重要的关键期。如果我们的科技在未来没有发生巨大进步的话,那么按照目前的发展和生产方式,这样的发展是不可持续的,目前的繁荣景象将是短暂的,也就是说在不久的将来将有一个必然的大衰退。所以如果这样的话,上天给我们科研的黄金时间将不会太长。而逆转这一结局的关键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是在于科技的进步。

     假如禽流感与人流感发生基因重组,或者它本身发生基因突变,可以实现“人传人”和“兽传人”,那么对于我们人类来说,真的是一场大灾难。到那时候,我们将如何应对了?。。。。。。。但愿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

“我们从来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战胜过,尽管我们发明了抗生素和消灭了天花。。。。。”

    “假如真的有世界末日,知道真相的人们是快乐还是悲伤,不知道真相的人是悲伤还是快乐?”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是的,我虽然自有我的确信,然而说到希望,却是不能抹杀的,因为希望是在于将来,决不能以我之必无的证明,来折服了他之所谓可有。”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活着就是为了改变世界。唯有通过创造才能真正的改变世界、拯救世界。没有创造,谈何改变世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57969-605573.html


收藏 IP: 121.12.14.*| 热度|

2 黄智生 王瑞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0:0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