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ye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azye

博文

三无学生及因材施教 精选

已有 15182 次阅读 2016-3-27 15:15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研究生, center, 分类


三无学生

以前常问学生,你为啥读研?经过前辈的指导及最近5年带研究生的经验,发现这绝对是个弱智的问题。因为我们不是哈佛、普林斯顿,也不是清华、北大。没有金刚钻就别想着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能来我们这种冷门专业了。能来我们这里的大都是三无学生,无理想、无目标、无计划。来读研的理由千万条,虽有差别但大都随大流的大同小异。这当然不能怪学生,因为他们也是进不了清华北大,出不了国,又找不到好工作才被逼无赖的来读个研究生。说对研究、对专业很感兴趣绝对是忽悠老师年青没经验。

因材施教

既然来了,作为导师就得有责任带好他们。毕竟能来读研究生的都不是傻子,并且还是智商情商是同龄人中前20%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性、能力千差万别,所以得因材施教。大致可以分类型如下:

聪明勤奋型。这类学生不但智商高,情商更高,最要命的是明明可以拼智商,她却更勤奋。这样的占三分之一。这样的学生对于导师完全是可遇不可求。就凭我这样的肉眼凡胎完全发现不了这么好的学生,即使发现了他们也不太愿意跟这样一个没多少成就的导师。做这样的学生的导师确实很幸福,只要指一个方向,一周之内她就能够读完非常相关的文献,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一个月之内她就能够找到数据,算出个初步成果,半年就能够写出自己的文章了。导师只是在她确实遇到问题与困难的时候,和她一起讨论讨论即可。写出来的文章基本不用大的修改。3-5年的努力,她基本就可以在这个方向上有所建树。有幸我遇到一个,硕士还没毕业就有4篇一作SCI,基本都是我们专业top级别的杂志。带她我基本没操过心,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给她创造机会、提供更好的平台。

四平八稳型。简而言之,这类学生智商高,情商也挺高,全面发展,但各个方面表现不是很突出。他们是考试中的获胜者,能够按照老师安排的计划一步一步很好的完成,但当导师也觉得一时想不到好办法的问题时,他们就只能等着导师给具体方案了。这样的也占三分之一。我感觉他们更像工程师,按照规章条文能完成的非常好,一旦要创新就几乎不可能,尤其是百度上找不到解的时候,基本不会用google,更别提读几篇英文文献了。我想很多抱怨导师把他们当民工的学生都是这种类型。因为他们习惯了听导师的具体安排,导师真的放手让他自己去探索时,他真的不知道该咋办了,就会反过来抱怨导师太不负责任了,都不管他。这样的学生确实需要一个好导师,在好的导师带领下是能够做出成果也会成长起来,因为他们也很勤奋。我有很多这样的学生,有时候改他们的论文,感觉就是给他们重写,他们计算成果,我还得重新算一遍,郁闷时就抓过来批评一顿,我知道他们被批得也莫名其妙。抗压能力差的就基本对科研失去兴趣了,于是抓紧改行,混毕业。

碌碌无为型。越是做不出成果的学生越忙,这是个悖论。研究生中有三分之一是这样度过的:早上8点多起床,喝一杯预订的牛奶,9点到办公室。打开电脑网页,浏览花边新闻,或者球赛等等。这样就10点多了,想想该看看文献了。打开个PDF文件,时不时的聊几句QQ或者看看微信朋友圈。时间太快,一看显示器上时间,11点多了,该去食堂吃饭了。吃完饭,血糖偏高,有点晕,回寝室睡个午觉。一觉醒来,不好意思,睡过头了,快三点了。赶快到实验室,打开上午的PDF文档,再看看,期间QQ还会弹出个新闻啥的,看看。这样5点多了,该去食堂吃晚饭。吃完晚餐基本6点多,晚上机房相对热闹一些,大家共享一下最近的大片,听说网上有下的了,下载了看看,11点多回寝室,一天真累啊,室友们之间抱怨一下:做科研就是骗人的,玩数字游戏,老板真抠门….12点多,抱怨中睡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有这样到博士三年级还在读文献的。当然这是极端并非所有都这样,这三分之一中有些不爱看电影的换成打游戏,或者追女朋友、男朋友去了。我发现那些天天换女朋友、男朋友的基本是没时间学习做科研。有稳定男女朋友或者对找异性朋友绝望的更有时间好好学习做科研。私下和学生聊天时,我会冒一句有男()朋友吗?如果有会增加我对她的信心。对于这类特别忙的同学,我现在基本找不到好的办法,要么彻底放弃,让他自生自灭,要么每周敲打一次,希望他能顺利毕业即可。

研究生导师各有各的风格,同行中有大科学家型,希望把学生都培养成大科学家;有现实型,知道学生不可能都成大家,培养成能立足于社会的人即可;也有放养型,这类招进来后基本完全放手,让学生自生自灭,自觉性好自制力强的学生如鱼得水,会得到很好的发展。我感觉我更接近现实型,自己当不了大科学家,也没期望所有学生都去当大科学家,但既然来了,就不能浪费3年或者6年时间,让学生在我这里有所收获也有所成长,不至于以后毕业就失业。当然如果能培养出几个大家更好了,或许仅仅是一种奢望。

作为老师习惯以学生的成功为荣,其实学生的成功和老师没半点关系。总结一下,希望自己不误人子弟,以后带的学生能有所成。




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5128-965380.html

上一篇:少一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下一篇:“科学家”做早饭
收藏 IP: 211.100.46.*| 热度|

20 姬扬 梁洪泽 武夷山 黄永义 张卫 黄辉军 郝维昌 毛秀光 王安良 李东风 陈南晖 李颖业 葛素红 曾智勇 彭真明 信忠保 陈力 wangqinling dswayb qzw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9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2:1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