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ixianghao 新闻存档

博文

刘路:初登场

已有 5643 次阅读 2012-4-18 12:01 |个人分类:科学新闻杂志|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刘路, 西塔潘猜想

刘路:初登场
本刊记者 李晓明


    3月30日,刚到北京的刘路随导师侯振挺一起去拜谢丁夏畦、林群两位中科院院士。
  刘路破解“西塔潘猜想”后,侯振挺请丁、林二人与另一位中科院院士李邦河联名致信教育部,推荐刘路提前攻读博士学位。
  拜谢的时间临近中午,中南大学方面把地点定在了中科院数学系统研究院附近一家湘菜馆里。
瘦高个子,黑框眼镜,一袭黑色西装礼服,当刘路出现时,让人眼前一亮。这身价值3000元的行头,是他为第二日即将领取凤凰卫视等媒体颁发的“影响世界华人盛典希望之星”奖准备的。
  与座者多为学者,而且以湘人居多,谈话比较随性。直到林群院士进来,大家谈话的焦点才短暂转移到刘路的身上。林群院士则主张一切顺其自然,不要给刘路压力。
  席间,刘路只是默默听着,很少说话。大多数时间里微微低着头,偶尔抬头,大眼睛忽闪有神。
  饭前,当服务员问喝什么茶时,大家的选择五花八门,轮到刘路时,他选择了乌龙茶,一旁的服务员没太听清楚,又问了一遍,刘路认真再答“乌龙”。年轻的女服务员一下子被戳中笑点,大声笑了出来,刘路自己也不好意思地笑了,用手扶了一下鼻梁上的眼镜算作掩饰,人才逐渐放松下来。
  刘路是一个温和的人。虽然一下子成了全国新闻人物,但他还没有学会拒绝。饭后,他非常配合地答应了记者的采访要求。
  他从不敷衍问题,总是用最简单的话回答,语速不急不慢,有时候感到问题的逻辑不清楚时,他会反过来问记者。

尽管破解“西塔潘猜想”发生在2010年,但刘路真正“火”起来却是在最近的半个月。今年3月20日,22岁的刘路被中南大学破格聘请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并获得100万元奖金,创造了中国最年轻教授的记录。刘路一下子出名了。
  对于荣誉和奖励,他并不拒绝,认为将对自己生活和学习条件有极大改善,对今后的发展有极大的益处。
  “别人是想要对你好嘛,我觉得这个没有什么道理去拒绝,这对我是有利无害的。”面对媒体,刘路坦言。
  在中南大学召开新闻发布会上,刘路才知道,学校临时更改决定,直接聘请他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开会前告诉我的是副教授。”他自己也感到挺惊讶。
  “中国最年轻的教授”由此登场。刘路顿时生活在聚光灯下,也成了媒体追逐的焦点。
  虽然被很多人关注,他坦言有压力,但心理上变化不是很大。“主要是觉得这半个月里面一下子引起很多关注,过段时间这种关注会慢慢的减少。”
  刚刚读博士一个月的刘路,如今每周参加一次导师侯振挺的讨论班,学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他和同门师兄师姐们的交流并不多,只是在上讨论课时会见上一面,平常基本仍保持了“独行侠”的习惯,一个人看书、看论文。

  一间自习教室里,苦苦思索的刘路灵光乍现。
  这是诸多媒体报道刘路破解“西塔潘猜想”时的描述。但是刘路更愿意将其看作是一个过程,并不愿意神话自己在一夜之间解决了世界难题。
  刘路思考解决“西塔潘猜想”的方法已经有一段时间,“想到用这个方法是有一个过程的,对这个方法的细节是逐渐明确的,那天晚上意识到这个方法经过一点点改进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之后,刘路用了一周的时间写完论文,直接投给了《符号逻辑》杂志。他清楚地记得,那是2010年10月26日。
  自始至终,刘路都是一个人在战斗。他完全没有想过要和室友或老师交流自己的思路,寻求帮助或建议,甚至稿子投出后都没有告诉任何人。
  对他而言,这是很自然的事。院里研究纯数学的老师不是很多,大部分也不教本科生。而玩得好的朋友,对这事“也不是很关心,这属于专业的东西”。
  由于没有回复,他开始尝试用邮件与国外的一些专家交流自己的大致思路。平时数学方面碰到问题,他也曾联系过10余位国内外专家。一位国外教授过了一个多月回复他,邮件里只有寥寥数语,认为他的思路“还挺靠谱的”。
   2011年5月底,距离投稿过去了7个月。刘路终于接到了杂志的回复,文章被接受了,但还需要修改。
  “修改的时间比较长,有一个月吧”,这期间,刘路对自己破解难题的信心越来越强了。
  “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数学命题就是这样。一开始还有点怀疑这个论证的证明过程到底是不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过的时间越长,没有人发现错误,你就会越肯定。”他说。
  当记者问他:“解决了‘西塔潘猜想’这样的数学难题,体验到的乐趣是不是超过从其他方面得到的乐趣?”
  刘路想了想,说:“乐趣都是不同的。不同的乐趣之间没法比较。”

  “数学本身是很优美的东西”,面对电视台的镜头,刘路神情笃定。
  初二时,刘路邂逅了自己数学道路上的启蒙之作——美国数学史家M·克莱因的著作《古今数学思想》,从此迷上了数学。
  “初高中的时候,那时作业太多太繁重了,也不一定都能完成。反正就比较懒。”刘路坦陈自己算不上“好学生”,高中时候成绩中等。但他没有放弃自己课余对数学的兴趣,“这可能耽误我正常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我个人对考试分数不是很重视。这些对成绩都有影响”。
  刘路喜欢自己琢磨事,但是不走寻常套路,他总是首先寻求自己对身边一些事物和现象的独立思考和理解,然后才在文献上下功夫。
  当问他和同龄人有什么不同时,他说“每个人都是不同的”。
  在记者追问下,他才谨慎地说:“一定要找出不同的话,就是我可能比别人思考得多一些,努力也多一些 。”
  除了数学,刘路还对心理学和经济学感兴趣。大一的时候,他开始涉猎心理学的各个方向。他有自己的方法,很少从文献入手,主要靠观察,从常识中去思考、分析一些现象。“我这样想,文献的东西你看得再多,从中学到的知识也不如分析现成的现象来得快。”
  他举了一个例子。人在阅读时,大脑对信息有自己的筛选机制,一张纸上的文字,总是那些自己熟悉的词汇能够快速被识读出来。
  “就好比你在一个很嘈杂的地方,突然听到有人叫你的名字,可能叫你名字这个声音并没有压过其他的杂音。但也很有可能会引起你注意。”他形象地打了一个比喻。谈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刘路的语速明显快了许多,表述也十分连贯。
  他大一时就写过一篇近20多页的英文论文,投给了国外的《理论心理学》杂志。
“我个人挺喜欢这篇论文。但是题材不够前沿,不够具体,也没有引用一篇参考文献,不符合格式规范。编辑过了一天就告诉我说不行。”刘路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流露出遗憾。末了,他还有些不服气,又强调“反正我个人觉得我那篇论文写得还是很不错的”。

  在专业的道路上,刘路一直是个挺有主见的孩子。
  高考填志愿时,工程师出身的妈妈建议他上自动化专业,将来好就业。但是刘路坚持自己的兴趣,报考了数学专业。
  去年年底,刘路已有计划“出去读博士”,妈妈希望他去数理逻辑领域见长的伯克利大学,但刘路却选择了数据挖掘方向。
  他丝毫不恋战,“西塔潘猜想”以外更加广阔的天地已经在召唤他。
  “我觉得反正年轻的时候就多学点东西,这样以后可以做的东西就更多一些,再一个就是我兴趣比较广泛。”
  但出国的计划暂时遇阻。由于去年12月底申请的时候,美国很多大学已经截止,刘路唯一申报的伊利诺斯大学最后并没有录取他。
  “中南大学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是挺强,但是毕竟数据挖掘不仅仅只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刘路依然希望能够“各家都能走一走”,“去交流学习一下有好处”。
  “我对未来没有什么太多想法,因为我一直就是这种很自由散漫的人,所以才能去做纯数学。走一步算一步。”刘路说。
  3月31日,登上“影响全球华人盛典”领奖台上的刘路说,自己庆幸一直把自己的兴趣放在首位,并延续下来没有动摇。
  第二天,他踏上了飞往美国的航班。在大洋彼岸的康斯威辛大学,他登上学术论坛,以最年轻的大会报告人身份,作一篇组合数学领域的发言。
  一切和以前没什么两样。报名、投稿、定题目、做PPT,他都是DIY。■
(本刊记者李浩鸣、实习生于思奇对本文亦有贡献)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5099-560710.html

上一篇:烟草、科学与政治
下一篇:中科院院士林群寄语刘路:“做少就是做多”
收藏 IP: 124.16.128.*| 热度|

2 漆海霞 刘凡丰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21:3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