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eixianghao 新闻存档

博文

一起监守自盗的剽窃案?! 精选

已有 9954 次阅读 2011-6-15 07:59 |个人分类:科学与社会|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审稿人, 剽窃, 燕山大学, 付炜, 案中案






学术不端之风愈演愈烈,俨然已成“抄不如剽,剽不如偷”之势。
 
——这是一起颇显离奇的论文剽窃案,涉嫌剽窃者为燕山大学教授付炜。目前已知有两起涉嫌剽窃案均与付炜审稿人身份有关,且情节基本一致——其在评审他人论文时,均以“建议本文修改后重审”为由退回,随后却把自己的大名安在原作者论文上,并略加改动后,堂而皇之另投他刊……
 
□吴昊
 
“中国审稿人怎么了?竟然把评审的稿件拒了后,换上自己的名字重投!”
 
2011年6月10日,一则爆炸性的消息在科学网博客上不胫而走……
 
据当天的一篇博文披露,燕山大学教师付炜利用审稿之便,剽窃他人学术成果。
 
“还有这样的事?这人一定是疯了!”
 
“这种事情都做得出来还真是需要点想象力。”
 
“强烈谴责!强烈要求处理!简直是抢劫!”
 
对于审稿人将别人文章几乎不作改动地换名发表,博友们纷纷感觉不可思议。
 
《科学时报》记者循此进行调查,与当事各方一一接触后发现,这起涉嫌剽窃事件,竟然还牵出另外一宗 “案中案”……
 
不可思议的审稿人
 
2011年4月21日上午,《电子学报》编辑部副总编辑诸叶梅接到了一个来自长沙的电话,一位自称陈荣元的教师举报了一起剽窃案。
 
这位武汉大学毕业的博士在电话里称,他于2008年12月4日投往《电子学报》的一篇名为《数据同化框架下基于遗传粒子群的多源图像融合》的文章被人剽窃。
 
原来,一个偶然机会,陈荣元发现2011年3月出版的《自动化学报》37卷第3期中,一篇题为《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的数据同化算法》的文章,与自己2008年投往《电子学报》的文章几乎雷同,仅仅略有改动。
 
而该文章的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是燕山大学信息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系教师付炜。
 
涉嫌剽窃者竟是审稿人!接到举报电话,诸叶梅感觉有些吃惊。于是,迅速通知了编辑部同仁。
 
《电子学报》副总编辑郭游当即调出陈荣元投稿的历史记录:2008年12月4日,陈荣元等将《数据同化框架下基于遗传粒子群的多源图像融合》投到《电子学报》;2009年7月14日,《电子学报》编辑部邀请付炜对此文章进行评审;12月22日,付炜作出评审意见,“建议本文修改后重审”。
 
而记者从《自动化学报》了解到,2010年4月16日,付炜将涉嫌剽窃的文章投往《自动化学报》;11月19日,稿件被录用。
 
事关重大,《电子学报》编辑部马上进行初步认定。“一般来说,我们要找两位同行专家鉴定。但该文章仅仅是略有改动,文章数据、图片等几乎完全相同,甚至非专业人员都能判断。”郭游说。
 
当日下午,编委会专家作出认定:“燕山大学付炜等发表在《自动化学报》上的《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的数据同化算法》一文,系剽窃武汉大学陈荣元等作者的文章《数据同化框架下基于遗传粒子群的多源图像融合》”。
 
“两篇文章,从方方面面来看,可以作出认定。这种行为是非常恶劣的,(审稿人几乎未加改动进行剽窃)很少见,是学术道德上的问题。”编委会一位专家如此评价。
 
2011年5月20日,郭游给《自动化学报》编辑部主任陈培颖发邮件通报该涉嫌剽窃事件。同时,《自动化学报》启动程序,开始调查。
 
6月10日,《电子学报》在其官网首页刊登的一则落款日期为5月30日的公告称:“身为教师,为人师表,却利用审稿之便,剽窃他人学术成果,我们强烈谴责这种极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决定永久取消付炜的《电子学报》审稿人资格,并在3年内拒收一切有付炜署名的来稿。”
 
6月10日,《自动化学报》官网上也刊发了主编王飞跃教授的公告:“目前已收到《电子学报》和涉嫌作者的部分材料,正在按照流程积极处理此事。”
 
牵出“案中案”
 
在接到陈荣元电话时,让郭游和诸叶梅倍感吃惊的绝不仅仅因为是付炜作为审稿人涉嫌剽窃。更让他们吃惊的是,付炜这个名字,正出现在编委会调查的另外一起涉嫌剽窃事件中。
 
不同的是,陈荣元电话举报的是“既成事实”的剽窃,而编委会正在调查的事件属于“剽窃未遂”,这也是《电子学报》在接到陈荣元举报当天即对此作出“剽窃鉴定”的重要原因。
 
《电子学报》编委会告诉记者,这起“剽窃未遂”事件,“已经可以认定,只是程序还没有走完”。
 
事情还得追溯到2009年10月21日。
 
在受邀评审陈荣元文章的大约三个月后,付炜再次被《电子学报》邀请评审魏勍颋等作者的《GSVZip:一种基于文档模式自验证的GML压缩器》文章。
 
和评审陈荣元的稿件一样,付炜对魏勍颋的稿件评价并不高,建议“修改后重审”。不同的是,付炜对魏文给出评审意见的时间反而早于陈文50天——这一天是2009年11月3日。
 
两个月后,付炜以第一作者兼通讯作者的名义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投去一篇稿件,题目叫做《一种新的GML 文档压缩器》。
 
《科学时报》记者将上述两篇文章核对发现,除了题目和作者之外,内容几乎一字不差,甚至包括文末的创新性说明,就更不要说数据和图片了。
 
事件发展到此时,变得更具戏剧性。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邀请评审付炜稿件的,竟然恰恰是魏勍颋的导师关佶红——也是魏文的作者之一。看到几乎不差一字的“换题”文章,关佶红立刻向《电子学报》反映,当时接到电话的是《电子学报》责任编辑蓝红杰。
 
诸叶梅就是从蓝红杰那里得到的信息。经过比对,近似一字不差的结果让编辑部大跌眼镜。
 
于是,诸叶梅开始给付炜发邮件,但数次之后仍未见回应。出于尊重,诸叶梅最终通过电话联系上了付炜。在向《科学时报》记者讲述当时通话的情形时,诸叶梅清楚地记得付炜的态度“不是太好”,“只说是学生所为,现在毕业了无法联系到,自己不知情”。
 
在这次通话中,付炜“好不容易”答应诸叶梅,用邮件回复《电子学报》编辑部说明涉嫌剽窃魏勍颋文章的情况。记者调查得知,这封邮件日期定格在2010年1月27日。
 
三个月后,付炜又把涉嫌剽窃陈荣元的文章投往《自动化学报》。
 
正当《电子学报》向《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通报付炜涉嫌剽窃魏勍颋文章期间,《计算机研究与发展》也收到了关佶红的邮件:“这篇论文除了标题和作者外,其它文字和我们投《电子学报》的稿子完全一样。……另外,我们一直在做GML压缩,已经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会议发表数篇论文,也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73040)的资助;反观那篇剽窃论文的作者,没有从事过有关GML压缩研究的任何记录,不可能突然写出一篇GML压缩论文。”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编辑部负责人王若雪告诉《科学时报》,在后来就涉嫌剽窃一事与付炜的数次接触中,其遭遇与诸叶梅如出一辙,“付炜先是对我们的邮件不闻不问。电话询问时,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态度”。
 
各方的声音
 
然而,当《科学时报》记者致电付炜时,对于涉嫌剽窃魏勍颋文章一事,付炜坚称自己不知情;对两个学报编辑部曾和他沟通联系一事,付炜均予以否认。
 
当被问及投稿《自动化学报》一事,付炜也否认自己剽窃了陈荣元的文章。
 
“当时工作太忙,所以这篇文章让学生审的。这位学生发现该文章与他的(研究生)论文雷同,就告知我了。我就把他(陈荣元)的稿子退回去了。”
 
当记者进一步询问细节时,付炜表示:时间过去很久,记不大清过程了。审稿的学生可能叫做“萧星星”(音),已经毕业,现在无法和该生取得联系。
 
那么为什么两篇文章几乎雷同呢?付炜如是回答:“(我们的)研究生论文在前,审查(陈荣元)论文在后。(发表在《自动化学报》的文章)根据我们的论文某章节改编而成,至于他(陈荣元)的文章,我就不清楚了。”
 
而据记者查阅付炜对陈荣元文章的退稿意见证实,付炜只是对文章提出了一些意见,评价不高,但并没有提及该文有剽窃现象。
 
而对于上述提到的研究生毕业论文,《自动化学报》主编王飞跃告诉《科学时报》记者,他确实收到了付炜提供的这篇研究生论文,但是并不完整,并且付炜也没有提供论文日期、论文作者及联系方式。目前,他们正在进一步要求付炜提供能够证明自己未曾剽窃的切实证据。
 
“《自动化学报》将严格按专业(Professional)处理,就事论事,不会也不能发表任何带有倾向性、特别是道德性的评判,因为这不属于《自动化学报》所涉及的范围。”王飞跃如此表态。
 
而《电子学报》副总编辑郭游却认为,应该把声势造大,在学术界从道德上谴责这种行为。
 
到目前为止,三家学报均未通报付炜所在单位燕山大学。“我给燕山大学校长办公室打了个电话,但恰巧当时没人接。”王飞跃告诉记者。
 
耐人寻味的是,当记者向陈荣元、魏勍颋等两篇涉嫌被剽窃文章作者了解部分细节时,并未得到积极响应。
 
陈荣元在第一次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并不愿意深究付炜涉嫌剽窃的行为。当得知付炜矢口否认时,表现得既无奈又愤怒。在后来与记者的一次通话中,陈荣元妻子代其向记者表示,“目前家里事情较多”,关于此事的细节、是否追究、如何追究涉嫌剽窃人的责任,需要进一步商议,暂不表态。不过,“我们保留了所有的证据”。
 
而起初向记者证实付炜有剽窃行为的魏勍颋,态度则有些犹豫,称要征求导师的意见。在后来的一次通话中则代表导师和自己表态:他们并不十分了解事态进展,也不便透露事情的细节……

付炜涉嫌剽窃事件时间表
 
(涉嫌剽窃文章用A-,B-表示)
 
(A—《数据同化框架下基于遗传粒子群的多源图像融合》,B—《GSVZip:一种基于文档模式自验证的GML压缩器》,A- —《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的数据同化算法》,B- —《一种新的GML 文档压缩器》)
 
2008年12月4日,陈荣元等作者将A文章投稿到《电子学报》。
 
2009年4月10日,魏勍颋等作者将B文章投稿到《电子学报》。
 
2009年7月14日《电子学报》请付炜审稿A文章。
 
2009年10月21日《电子学报》请付炜审稿B文章。
 
2009年11月3日,付炜建议《电子学报》将B稿件退稿。
 
2009年12月22日,付炜建议《电子学报》将A文章退稿。
 
2010年1月6日,付炜将B-文章投往《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0年1月,《计算机研究与发展》请关佶红(B文章原作者之一)审稿B-文章,关佶红发现剽窃,向《电子学报》反映。《电子学报》数次联系付炜。
 
2010年1月27日,付炜邮件回复《电子学报》,称审稿、冒名顶替系学生所为,自己不知情。
 
2010年4月16日,付炜将A-文章投往《自动化学报》。
 
2010年5月17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邮件获知B-文章涉嫌剽窃。
 
2010年7月1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对B-文章作出退稿处理。
 
2010年11月19日,《自动化学报》录用付炜A-文章。
 
2011年3月,《自动化学报》发表A-文章。
 
2011年4月21日,《电子学报》收到举报。经编委会鉴定,A-文章为剽窃。
 
2011年5月20日,《电子学报》向《自动化学报》通报A-文章涉嫌剽窃。
 
2011年6月10日,《电子学报》将谴责付炜剽窃的公告发布在官方首页上。
 
2011年6月10日,《自动化学报》发表公告。
 
(吴昊/整理)

本报道详见今日出版的科学时报A4版,http://news.sciencenet.cn/html/showsbnews1.aspx?id=245406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5099-455388.html

上一篇:林伯强:煤电联动机制有利于电价市场化改革
下一篇:付炜涉嫌剽窃调查报道编后
收藏 IP: 115.170.141.*| 热度|

28 吕喆 肖重发 张卫 谢龙 王守业 徐耀 莫红 谢鑫 许浚远 李志俊 禹荣明 郭向云 王桂颖 郭璇 尤明庆 任胜利 于锋 朱教君 刘用生 桂耀荣 gw1314 opticssim jlx1969 niming007 lindajia 重阳子 mqp allenw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6: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