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g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gzhang

博文

国际专业学会大奖评审给我们的启示 精选

已有 2939 次阅读 2017-11-10 17:3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国际, 评奖

前博文说到,作为评奖专家,今年再次参加了某国际专业学会的冠名奖的评审。

现在,结果出来了(见下表)。因为结果明年2月份才公布,为了保密,隐去了候选人姓名,并将分数做了技术调整。

与去年对比,多了一列,即得分为1的票数。不出所料,今年的第一名正是去年呼声很高的第二名。和去年不同的是,去年的第一名没有评委给过他1分;而这次,6个评委有四个评委给了第一名1分,说明大家的看法趋于一致。而我也给了他1分,说明我和多数评审委员的看法没有差别。这让我舒了一口气,没在国际上丢脸。
       另外一个值得一提的是,候选人中有个青年才俊,导师是诺奖获得者,导师也写了推荐信,可得分却落在最后。原因很简单,这个人虽然很优秀,可在诺奖获得者的光环下,尤其是列出的论文中,有不少是和导师共同署名,评审人就很难分清他自己的贡献与导师的贡献。评分表中看到,3个人给了他9分,说明不少人都有这个想法,他
落在最后也是预料之中的。不过,我还是看好他。他还年轻,不急于获奖,但以后一定能获奖。

还有,在评价贡献的时候,是单项技术发明贡献大,还是开创领域贡献大,也是考虑的因素。虽然有的候选人发明了很牛的东西,但是与开创领域的人相比,我还是愿意投后者的票。投票结果显示多数人和我想法一致。

评奖中,运气也是个因素。去年评奖给了某个领域,今年有个新候选人和去年的获奖者是同一领域。两年连续给同一个领域的可能性比较低,评审结果也说明如此。所以猜想该候选人至少两年之内与这个奖无缘。

这个评奖委员任期是一届两年,明年我就不是了。不过,通过国际大奖的评审,学习了很多东西,了解了国际奖的评奖规则,也看到了那些候选人成长的轨迹。顺带说一句,虽然评奖委员会名单早早就公布了,我没收到过一个电话或email来疏通关系的。学会上见到相关人员,大家也都不提这件事。可以说整个评奖过程非常干净,没受到任何干扰。这是我国应该学习的。希望我国能吸取国际评奖中好的经验,建立风清气正的评奖制度。也相信不久的将来,我国也有科学家获此大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961-1084696.html

上一篇:再次参加某国际学会大奖评审
下一篇:感谢你,我的学生!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1 黄仁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