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gzh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gzhang

博文

怀柔科学城会成功吗?

已有 18231 次阅读 2017-4-3 23:50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科学城

怀柔科学城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除了中科院、一些大的科学设施,还有一些知名大学也有部分单位计划迁入。大家都在争抢国家投资的大蛋糕。有的项目建议人,大笔一挥就要多少亿元。但是,仅仅是研究所和大学扎堆,并不能让科学城活跃下去。缺少什么?企业!包括上游产业和为科研服务的传统的机械电子加工业,也包括下游产业和spin-off公司。日本筑波科学城的经验教训值得重视。

本人在筑波科学城工作过4年多,除了感觉到生活上的舒适,感受不到硅谷那种日新月异的科技创新节奏。由于缺少企业的参与,即使是工业技术院AIST这样的原通商产业省的研究所,也都高高在上地做“基础研究”,导致筑波严重缺乏活力。

日本政府提出建设东京卫星城的想法,试图寻找一个既能缓解东京城市压力,同时还能够承接国内科学研究发展的地区。日本第一座科学城——茨城县筑波科学城就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筑波是六个村子合并建立的新都市,按日本的新区划命名规则,即使有“筑波”这两个汉字,因为是6个村合并而成,也不能用筑波这两个汉字,据说是对其他五个村子不公平,只能用筑波的读音Tsukuba和つくば。虽然离东京只有60公里,高速公路倒是很早就有了,而都内秋叶原到筑波市中心的铁路直到本世纪初才通车。直到铁路通车,常驻人口才从15万人发展到今年的22.7万人。

以下文字摘抄自网络:

筑波科学城从规划、审批,到选址和筹建的全过程都呈现出了强烈的政府介入色彩。日本政府经过前后5次总体规划纲领的修订后开始有计划地在筑波建设相关的研究学园区及周边开发区。 作为“天之骄子”的筑波科学城,无论从资金投入还是政策支持等方面都拥有非常高的起点。日本政府投入数目庞大的经费把30%的国立科研机构都搬迁到科学园区内,而政府主导的先天优势亦使得筑波科学城不断获得国内多项法律法规的支持。日本政府不仅把东京教育大学(后更名为筑波大学)迁址到筑波,同时还相继在高速公路及电车等交通设施方面投入建设,全方位地引导筑波科学城的开发建设。

在如此有针对性的政府工作推动下,筑波科学城强势崛起,无论从其教育研究机构的数量还是技术开发成果来看,都表现出了显著的收效。然而,与同一时期美国硅谷和台湾新竹科技园相比,日本筑波科学城的“成绩单”却不甚理想。直到1998年,日本筑波科学城的GDP仅有50亿元,而美国硅谷却创造了超越其40倍的2340亿美元的GDP成就。 起初,日本筑波科学城在强势投入之下却并未收获到理想的回报,一时之间还被外界冠以“科学乌托邦”的戏称。

事实上,筑波科学城并不是依托周边成熟城市发展而来的,依靠的是日本政府巨额投资之下的行政力量。日本政府为了聚集国内顶尖教育和研究机构,不惜花费全国40%的政府财政预算研究经费在科学城的筹建上。而筑波科学城的建设周期之长,从筹建到完成整整耗时30年,直到1993年才完成整体搬迁任务。这个时候日本政府在筑波科学城的筹建上已经花了超过2万亿日元的巨额费用。

此外,由于筑波科学城内是以国有企业及所属研究机构为主的研究主体,公司机构与下属单位的垂直领导关系直接导致科研体系存在过度垂直化的倾向。科学园因此缺乏创新体制,研究成果产业化与商业化程度也相对较低,与市场机制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意识到发展滞后的日本政府于是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新筑波计划”,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把筑波科学城推进到再创发展阶段,并从科学城的制度、运行机制等方多面进行调整,将筑波科学城重新定位为“科学技术中枢城市、更广域范围都市圈内的核心城市和生态、生活、模范城市”。

日本政府此后开始积极引导筑波科学城与国外先进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与机构进行交流,改变以往相对封闭的操作体系。日本政府在提升筑波科学城的科技研究、技术创新成果的同时也开始继续深化与完善当地城市功能,并且通过最大限度保留当地的自然风光,使筑波逐步发展成为舒适宜居科学城。

作为主导力量的日本政府能够在园区发展滞后的情况下适时对园区做出相应的调整规划,这是“自上而下”力量主导的产业集群获得成功的最关键要素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很多地方政府大力推进高新产业区值得好好借鉴的地方。

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类型的产业集群即使在发展初期能够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也需要意识到,在园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逐步将其引导成为能够独立运作且具有自负盈亏能力的产业园区。

现在国内造城运动如火如荼。如果仅仅是靠国家投资,仅仅聚集了一些科研院所和大学,而没有相应的产业链,很可能变成潮汐城,或者新的鬼城。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961-1043466.html

上一篇:以《人民的名义》,写反腐败新篇
下一篇:指南之惑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3 范振英 黄仁勇 黄彬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1:5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