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桂华的活动构造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gh 活动构造,也许就在你身边,也许哪天要了你的命,也许……

博文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质工作的风险与对策(一):经历 精选

已有 7231 次阅读 2012-11-26 05:27 |个人分类:地震地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风险, 青藏高原, 对策, 高海拔, 野外地质

青藏高原高海拔地质工作的风险与对策(一):经历

陈桂华

 

最近又看到关于地质工作者在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工作遇难的新闻,20121116日,北京地质研究所3名工作人员在可可西里进行地质调研时失踪。“三名队员有两人是23岁,另一名24岁。其中一人是今年刚毕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其中,两个队员承担考察任务,另一个是司机。现在未找到的,即为承担司机任务的队员。”

2012219日,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公司三名地质队员失踪至今没有消息。“3名地质队员经验丰富。带队的杨能昌曾经在其他驻地遇到过危险,失踪了7天,只靠着手上的地图徒步走回了驻地。

本人主要在青藏高原北部和东部开展地质工作,包括昆仑山口、玉珠峰、五道梁、风火山、花石峡、玛沁、玛曲、红原、炉霍、道孚、乾宁、康定等。从2003年开始,基本每年都有去这些地方开展12个月野外工作。当然也遇到很多人到高原遇到的情况,但是目前为止还算比较安全。个人认为有几个经历值得分享,以供借鉴。

2004年,我们去玛沁、玛曲对东昆仑断裂带进行野外工作,野外用车是从兰州租的私人的车。其中一个司机师傅据说是当兵出来的,还参加过对越战争,呵呵。在玛曲一带(海拔34003600m)工作一段时间都没啥情况,后来转移到玛沁一带(海拔38004000m)就出问题了。这位司机师傅身体慢慢感觉浮肿,吃饭大汗淋漓,其它没有什么。我们问他要不要去医院,他只说没关系。后来强行让他去医院检查,才发现是慢性肺水肿。在医院吸氧、利尿处理之后,迅速送回兰州。这次幸好不是急性高原病、幸好及时到医院检查。

2006年以来基本每年要去一次昆仑山口-风火山一带野外工作,头疼是必然的。有一次感冒了,咳嗽感染,在格尔木的医院吃药打吊针,但是还是不能半途而废把事情耽搁,白天出去干活,早晚吊针吃药。挨了几天干完活赶紧离开。回到北京,病症似乎很快好了。但是当年春节,在北京感冒咳嗽了,也吃药了,后来回老家,一直发烧咳嗽,吃药也不好使了。春节没几天回到北京看病去,闹了个肺炎,吊了一个星期药,现在体检X光就一直是阴影了。而这次看似和高原无关的肺炎,就是当年在格尔木没有彻底治愈留下的后遗症。很多人在高原感冒及时回来了,但是之后会一直似病非病,如果不治彻底,可能就要落下个慢性病。

上面两是高原病经历,而野外遇险也是常见的高原地质工作问题。2006年在不冻泉附近,我们试图开车过一条河,河里都是沙,水不多。其中一个车选的路线不好,陷进去了,幸好附近有公路工地大型推土机,花大把钞票给拽出来。2010年在西大滩-东大滩工作,几乎天天过那条河,上午进去河水非常少,司机师傅也很轻松就开过去了,而每天傍晚出来,总是滚滚洪水,司机师傅总是心有余悸。有一天,我给开小差,没给他指路,开到一个废弃的水泥桥墩上,车子底盘被墩子撑着悬空,进退不得。眼看河水就漫近车里,刚开始车还能着火,后来干脆淹死了。打电话(幸好有信号)叫附件的小皮卡过来,根本拽不动。刚好看见路边有个大拖车拉着大推土机经过,赶紧趟水过河把车拦下了,又是花钱把车拽出来。车子拽到大路边,发不着火,可着急了,要因为水淹把车子发动机整废了可赔不起啊!于是检查机油、排气管,最后总算没大事。随后还发生一点可笑的事情,回去的路上,为了确保车子没事,中间下来查看,司机师傅主要想听听车子有没有异常声音,所以没熄火。几个人都下车把门都给关了, 竟然把人都锁外面打不开车了,真是冤死了。幸好大家发挥聪明才智,用路边捡的铁丝把后窗玻璃打开了,总算没有自己砸车开门。

经验总结,后续:青藏高原高海拔地质工作的风险与对策(二):风险

后续:青藏高原高海拔地质工作的风险与对策(三):对策

付碧宏老师的经历及建议:高原考察,安全第一


玉珠峰及冰川

玉珠峰及冰川

洪水漫车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355-636223.html

上一篇:美国的大杏仁与中国的桃杏李,科普靠翻译真不靠谱
下一篇:青藏高原高海拔地质工作的风险与对策(二):风险
收藏 IP: 131.215.70.*| 热度|

23 陈安 魏东平 曾新林 刘良云 刘洋 陆君安 冯大诚 刘向军 苏德辰 吕洪波 柳海涛 罗淼 李成 陈儒军 朱志敏 方琳浩 吴浩宇 赵宇 付碧宏 蒋德明 刘继顺 anran123 bridgeneer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04:5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