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ylorwang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aylorwang

博文

不能容忍专利技术在综述论文中竟成其它人开发的成果 精选

已有 10403 次阅读 2015-12-21 07:52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综述, 臭氧, 印染, 废水处理, 曝气生物滤池

   《工业水处理》杂志在2015的第10期刊登了一篇综述性的论文“当前印染废水治理中的关键问题”,该论文并通过微信在环保界的朋友圈中广泛转发。

   在这篇论文中,引述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采用臭氧-生物滤池、臭氧-生物碳池-双膜法处理工艺,在印染工业废水的处理中,生产不同品质的回用水,达到分质回用的目的,保证了回用水水质及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同时降低了处理成本。

   看了这篇文章,我心中很不是滋味,我觉得十年来,我们研究并取得的最大应用性研究成果就是围绕着化学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所开展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推广工作。重要的突破就是臭氧氧化与曝气生物滤池结合对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已成功推广了三家万吨级处理规模的工厂。曝气生物滤池(BAF)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进我国,我们于2002年开始建立实验装置对它进行实验研究,BAF能提供巨大的易于微生物生长的填料表面,具有生物氧化与过滤的双重作用,故BAF是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水的好方法。由于环境压力的增加,我国的废水排放标准也在不断提高,如何进一步脱除废水中的少量不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成为废水处理提标改造的难点,这样,我们就研究了能大规模工业化应用的二种化学氧化方法—臭氧氧化与芬顿氧化来进一步脱除这些难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目前公认的最经济脱除废水中有机物的方法仍是生化法,而通过化学氧化,除能直接氧化脱除部分有机物外,它还能将部分原来不能生物降解的有机物,转化为可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作为废水的深度处理技术,化学氧化后能进一步生物降解的有机物浓度相对已经比较低了,这样对处理低浓度有机物比较好的生物处理工艺——BAF就成为最佳的选择。我们在2003年至2005年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证实了这种方法,于2005年申请了发明专利:化学氧化-曝气生物滤池联合水处理方法(专利号:200510035132.9 )。该发明专利获2010年第19届全国发明协会金奖。从2002年开始,我们一直深耕于化学氧化与BAF水处理的研究中,我们研究了不同的化学氧化与BAF的组合方式,如何提高芬顿氧化的氧化效率及提高臭氧氧化的氧化效率,开发了臭氧催化氧化剂;并将这项废水深度处理技术推广应用到不同行业的废水处理中。如: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深度处理,皮革厂废水深度处理,港口化学品仓储码头的废水处理,焦化厂废水处理等。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在化学氧化与BAF的相关领域,又陆续申请了二十余项发明与实用新型专利,如:一体式臭氧与曝气生物滤池水处理装置及其方法(专利号:200710028632.9),一种用于臭氧催化氧化的陶粒催化剂的制备方法(专利号:200710032553.5),一体化臭氧催化氧化-曝气生物滤池水的深度处理方法(专利申请号:201310598076.4)等等, 绝大部分的专利申请都获得了授权。

   

 2008年在溢达公司的每小时5吨的中试系统,上图中试设备,下图中试控控制柜与臭氧机警    

   作为高校教师,发表科研论文一直是表达科研成果的重要方法,从2005年以来,我们在国外学术杂志,如:Dyes and PigmentsEnvironmental Technology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Waste ManagementDesalinationBioresource Technology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等,及国内的中国给水排水,环境科学学报,环境工程学报,净水技术,水处理技术,工业水处理,油田化学,化工进展,化工环保,现代化工,环境工程,中国造纸,环境科学与技术,应用化工,环境卫生工程,水资源保护,日用化学工业,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等国内核心与统计源期刊上发表的采用化学氧化,与BAF处理废水相关的论文有近百篇,其中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相关的论文有三十多篇,这个时间跨度超过十年,这项研究也毕业了多名研究生。但在这篇综述报告中,我们的这些研究,却视而不见。

   臭氧氧化与BAF对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大规模工程化应用,离不开纺织印染界的龙头企业—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2006年溢达公司就开始与我们合作,2007年在现场做了一个每小时20升的臭氧化学氧化-BAF的小型中试装置,达到实验目标后,2008年,又合作建设了每小时5吨的印染废水中试系统。该系统稳定运行2年多后,于2010年建设每天深度处理印染废水5000吨的工程化验证项目,该工程处理出水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出水的COD稳定小于40mg/L。这样,溢达公司于2014年投资6000余万元,将公司每天3万吨的所有废水全部经臭氧催化氧化BAF深度处理后排放。由于该项实用性技术,工程科学原理是明确的,实际处理结果稳定可靠,操作简便,几乎没有污泥产生,综合废水深度处理成本较低,2015年广东另外二家大型的纺织印染公司,广州互太纺织公司每天4万吨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东莞德永佳纺织印染公司每天6万吨的印染废水深度处理,都决定采用我们的深度处理工艺,由我们设计和改造他们现有的印染废水处理系统。

   

 2010年建设的每天5000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系统,上图BAF顶部,下图臭氧机房客

   我们自认为是化学氧化-BAF工艺在废水深度处理领域的开拓者,不仅仅我们拥有相关的许多发明专利的授权,而且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工程化方面,我们也是一步一个脚印,从小到大地开发出来的。在研发过程中,不断有专利申请与论文的发表。东华大学作为国内最著名的与纺织相关的大学,东华大学的几位著名的环保方面的教授也多次参加广东溢达公司相关的技术评审会,大家对我们所开展的印染废水的深度处理是了解的。所以,当我看到在讨论国内印染废水治理的综述性论文中,居然没有我们的位置,还是相当惊讶的,不知道写这篇综述性论文时,有没有真正做文献的检索。特别是看到我们开发的臭氧-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竟成了同济大学设计院开发的成果,我就不得不写这篇博文了!

 2014年建设的3万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工程    

   据我们了解,我们在2005年申请相关的发明专利,发表学术论文,2009年国内才开始有类似的工艺应用,后来也陆续有人申请如臭氧氧化—内循环曝气生物滤池等相关专利。特斯拉的电动汽车都欢迎大家使用他们的一些公开专利,我们开发的这项技术,特别是能改善环境的新技术,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应用它,为祖国的环保事业作出贡献。虽然我们知道有不少专利侵权行为,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并没有采取专利维权行动。我们现在可以不采取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专利维权,但我们不能容忍我们的专利成果,被讲成其它单位开发的技术!

   这篇“当前印染废水治理中的关键问题”,题目很大,但内容并不全面,至少作者没有深入到许多相关的印染企业做调查了解。如某些印染废水氨氮严重超标,并不是作者想象的“由于排出的印染废水中使用了氨水pH 缓冲剂, 导致废水中氨氮高达100200 mg/L”,而是因为在这些印染厂的印花工序中,使用了大量尿素,尿素在废水处理过程中分解产生氨氮。

   另外,在缺水地区,如何进一步提高印染废水的回用率,才是印染废水处理的关键。近二年来,我们研究的最重要的成果是解决了印染废水深度处理RO(反渗透)浓水回用的问题。印染废水含有大量的盐,这些盐是因为在染色工序投加的,盐能使染料更容易在织物上着色。印染废水经常规处理与深度处理后,一部分废水已可以回用到一些对水质要求不高的工序,另一部分废水再通过反渗透系统,将废水分离成纯水与RO浓水。纯水可以作为高级回用水,应用到工厂的任何工序,而反渗透浓水含盐量高,COD也浓缩了,且硬度也高,成为处理难点。我们采用化学氧化与软化结合的工艺,将这种反渗透的浓水,处理成COD低于30mg/L的软盐水,将它回用于染色工序,实验证明是可行的,这样既回用了水,又回收了印染废水中的盐。该技术我们从发明专利申请,到获得发明专利授权,只花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差不多是近年来我们从申请到获得授权最快的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废水处理零排放的处理方法(专利号:201310294530.7),及一种同步脱除废水COD和硬度的处理方法(专利号:201310268327.2)。该技术将是我们今后在印染废水深度处理方面推广的工作重点。也许每个人都比较看重自己的研究成果,就好象“孩子都是自己的亲”一样,我觉得这项大大提高印染废水的回用率,并能回收利用废水中资源的技术,才是当前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关键问题”!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32399-944794.html

上一篇:一种可行的创业成功模式
下一篇:大学实验室的安全问题
收藏 IP: 58.254.4.*| 热度|

45 武夷山 陈楷翰 郭训文 孙华 李学宽 陈志伟 杨国力 洪源 赵凤光 徐旭东 相宏伟 李健 陆玲 黄永义 吕洪波 李永丹 王春艳 王晓明 陈昌春 李志俊 段世伟 邹祥 陈智文 徐晓 周春雷 肖小敏 戴德昌 李毅伟 李兆良 左宋林 李竞 张越 林辉 刘忠波 陈冬生 bridgeneer shenlu fei763 decipherer ncepuztf htli aliala idealist ahmen chaijf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5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2: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