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臻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enma

博文

科研职业路上的决策【已发表】 精选

已有 19554 次阅读 2017-4-20 08:33 |个人分类:人在职场|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本文是我写的,由《科技导报》“科技职场”栏目刊登。欢迎关注《科技导报》www.kjdb.org。]


在科技职场生存,并非只是做实验、写论文,还会涉及决策(选择)。可是,面对不理想的现实情况,人们的决策各异,旁观者也众说纷纭。

同事的质疑和A教授的无奈

2015年夏天,一位学生提前和A教授联系考博事宜。通过面谈,A觉得该生综合素质不错,就当场表态让他来报考,而回绝了之后联系A的10多位学生(注:A所在的系招收博士生实行申请-考核制,导师有很大的决定权)。

该生提前5个月进课题组,工作极为努力,一年产出5篇论文。A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可一位同事却认为A“下了一步臭棋”:“该生硕士期间研究光催化,来这里读博士,你允许他继续研究光催化。虽然发了文章,但这不能为你手头课题的结题服务,以后你也很难利用他的成果申请到光催化项目,招他何用?”

这位同事还提及,此前A招了一名在职博士生。她使用所在研究院的实验装置做毕业论文,不能为A的课题服务,A还要出研究生培养费,“亏大了”。

对此,A解释说,“没有什么是理想化的”——课题组建立初期,报考博士生的生源质量不太理想,他生怕招不到好学生。因此,一旦有学生提前来联系,A觉得学生的综合素质还不错,就当场答应他/她来报考。A做事“求稳”——确保有学生进来,学生有课题做、有文章发、能正常毕业。确定学生课题时,他会考虑学生的专业基础、课题兴趣和实际情况。

而这位同事的质疑也值得思考:表面上看,课题组做着研究、发着论文,但“繁荣”的背后,可能潜伏着危机。一方面,为了完成课题、申请新课题,课题组需要“集中兵力”开展系统研究,而不能“信马由缰”。另一方面,现在很多院系和科研部门强化了“顶层设计”。如果课题组的研究方向和学科布局不一致(比如所在的重点实验室主攻大气科学,而你研究水处理),那么课题组很可能分不到学科建设费等资源。

“要运筹帷幄,不能只图眼前的方便!”以往,这位同事就凭着他精心的研究布局和强势的工作作风,完成一系列研究,获得许多科研项目资助,并荣获一个学术头衔。

向左转or向右转?

对于上述事情,我无意断定谁对谁错,而是反映一种“真实的存在”。我相信,科研工作者经常会遇到类似的事情和决策困境。

比如,我于2001-2006年在美国读博士期间,用一套原位红外光谱装置研究和催化相关的液固相界面现象。在发了几篇论文后,导师建议我学习核磁共振和量子化学计算,这样能提高论文水平,也有助于我将来科研独立后的生存。但我认为,利用现成的红外装置能不断出文章,而核磁共振和量子化学计算很难学,耗费大量时间可能得不到能发表的结果。

再比如,一位青年教师面临着“6年非升即走”的考核。她已经发了几篇论文,但总觉得还达不到升职要求。她的手头还有多篇即将完成的论文稿。如果把这些论文投到“中等偏上”的专业刊物,应该能发表,她留校不成问题。但她觉得“好不容易得到非常好的数据,这样‘贱卖’就亏了”,准备尝试《Nature》及其子刊。但如果文章被拒,时间就耽搁了,可能保不住教职。

传统经济学vs.行为经济学

人们的不同决策模式,有时候可以用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来描述。

传统经济学的假设前提是:人做决定前充分掌握信息,他们会如一台超级计算机那样计算各种选择的利弊,对其进行赋值,追求利益最大化。好比一篇科研论文,本来能够稳妥地发在影响因子3~4的刊物,但有的研究人员选择投向影响因子8~10的刊物。


行为经济学认为,人做决定面临着一定的“边界条件”,做决定所需要的信息不完整,并且人不是追求绝对利益最大化,而是感到自己满意(或者能接受)就行了。就好比一个在海外留学的博士后找工作,他家乡的一所“985工程”高校给他副教授职位。他面临着博士后工作即将到期的“边界条件”,不清楚再争取一下是否能得到该学校的教授职位,也不想再耗费时间和别的大学联系教职,就接受了这所大学副教授职位。显然,前文A教授的“求稳”,也反映了行为经济学的决策模式。

笔者手记

很多事情和做法并非只有一个答案,而是涉及得与失、表象与实质、眼前与长远、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如何拿捏好这些关系,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人们的决策和行动,往往反映了他们的价值取向。比如,有的人以获取学术头衔为工作目标,精心设计并踩准每一步;而有的人认为,要把自己喜欢做的工作做好,别的“都是浮云”。很难断定哪种价值取向错了。

我认为,人可以坚持自己,也可以根据环境和别人意见进行调整,但不要太纠结于自己的决定,因为“得即是失,失即是得,得中有失,失中有得”。

并且,只要努力去做了,哪怕路径不完美,也会有所收获。比如上述A教授刚入职时,条件不理想,但他因地制宜,和别的研究者合作做科研。当时有些人觉得他的做法不能带来实际效益,“发表的论文第一单位不是我们系,不能算工分,也拿不到论文奖励”。但合作科研取得的积累,帮助A在校内外申请到多个项目。本文开头提到的光催化研究工作,也助他从学校获得30万元自主课题资助。

面对“没有什么是理想化的”职场环境,我们怎么办?A教授坦言,“不求事事尽人意,但求无愧于我心”。而他同事的话,也给我们带来启发——人不能光顾着“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


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念,决定权就在自己的手里。但正如人们常说的,“你做了一个决定,就要为你的决定负责(You make a decision, you pay for it)。”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1964-1049962.html

上一篇:和新研究生的艰难磨合【已发表】
下一篇:在新的媒体环境中发出科研工作者的声音【已发表】
收藏 IP: 202.120.224.*| 热度|

33 黄旭 黄永义 王茂清 姚青 陈南晖 徐绍辉 张鹏 张启峰 徐磊 孙瑜隆 孙华 鲍海飞 李哲林 张文超 梁洪泽 鲍鹏 张家峰 王秉 褚昭明 陈智文 于志强 张彬 皮江 万润兰 罗帆 曾红 郭峰 李毅伟 seeker99 jinchengfeiwu ericmapes aliala yu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0:5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