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网

 找回密码
  注册
工作、研究与发展:一个讲座提纲
热度 2 赵大良 2014-12-2 17:35
明天应邀去兄弟编辑部给年轻编辑讲讲,这个编辑部可不是一般的,曾经是一半以上人员具有正高职称!如今,年轻编辑增多,但进取心不减,所以想让我与编辑聊聊。我不知天高地厚,自然是答应了。我认为,这就是自己给自己加码,自虐!这样,就可以使自己思考和进步。 ...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3170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新闻出版体制改革解读
热度 1 赵大良 2014-11-24 10:55
沉寂多时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又再次以座谈会和深化方案的方式启动。一些人,感叹:“有没有好日子过了”。在此,我谈点自己的认识: (1)好日子的标准是什么?如果是指个体安逸,那么的确是不会有的。因为社会的发展,无非是基于两个动力——也就是我一直想说的动力学基础:一是理想驱动,二是欲望或者叫需求驱动。理 ...
个人分类: 出版视点|2420 次阅读|1 个评论 热度 1
编辑职业规划与能力提升
热度 3 赵大良 2014-11-5 11:13
践行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我敢讲这个题目,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我的职业发展的都不怎么好,竟敢来谈这样的题目。反过来讲,正因为我“经历的苦难”多,所以才有感悟。你的职业无限幸福,反倒是感觉风平浪静。不管怎么说,可以作为我的一家之言,供你参考!就让我高调地做事。不过,讲课,我可 ...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3558 次阅读|3 个评论 热度 3
廉政是一种德行
热度 2 赵大良 2014-10-21 11:00
我现在的领导的领导方式与以前的领导不同,要求干什么事都有“报告”,其首先从自己“为政十则”开始要求参加重大活动要有报告,同时我们也逃不掉。这个我倒没有负担,我做什么都已经养成了思考记录的习惯。我只是不知道,我是否应该将这种压力传递到我的下级?我感觉应该!事事有思考,大家都或多或少地有,但是区别就在 ...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3415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答编辑朋友的四个问题
热度 3 赵大良 2014-10-16 17:34
前几天,有编辑朋友给我留言,留下了4个问题。我当时简单回复后,一直没有整理。我说过,我以前自认为记忆力不错,很不善于记录,明白了、做过了也就过去了。自从1999年我将高级职称不作为努力的目标以后,开始比较单纯和静心地思考和研究学术期刊出版。在研究的过程中,体会到“好脑瓜不如烂笔头”,因此也就开始注意思 ...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5075 次阅读|4 个评论 热度 3
闲谈编辑研究或者叫论文写作
热度 8 赵大良 2014-10-13 17:18
近来没有系统地思考编辑出版方面内容,但是在中信所的数据发布后,还是在分析和思考,只是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今天,我在丹崖随园中有一段交流,现在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与人探讨新媒体与科技期刊,我的两个观点,供大家参考:( 1 )科技期刊本质上不是大众媒体,而网络传播的规律是大众传播规律,或者说科技 ...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5259 次阅读|10 个评论 热度 8
叶圣陶的第一职业不是编辑
热度 2 赵大良 2014-10-9 17:46
我从事编辑时间不长,也有近20个年头,尽管是比较喜欢这项工作,但是在社会的多元导向的情况下,我也时常思考如何做一名好编辑。偶然间发现,2014年09月10日《中国新闻出版报》章红雨“要像叶圣陶那样做编辑”的短文( http://www.gapp.gov.cn/news/1658/225655.shtml ),我便认真地阅读起来。当我阅读完以后,不得不说 ...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4577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关于自引答作者问
热度 2 赵大良 2014-9-15 10:24
  感谢朋友对我的信任!有博友向我提出一个问题,我试着回答了一下。由于问题的表述不是很清楚,我又不了解是什么学科,所以在回复作者后,将回复内容发出来,一方面是分享,更重要的是希望得到大家指正。   【问】老师,您好,我想咨询一下,我有一篇文章对一些数据做了相关性分析,从中分析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而 ...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2786 次阅读|2 个评论 热度 2
再谈编辑论文写作
热度 6 赵大良 2014-9-2 09:01
上午到办公室,与编辑聊起编辑论文写作,在此将我的几个观点记录一下: (1)科技期刊研究的文章,实质上是属于文科类——传播学或信息学学方面的文章偏多,一般技术性创新的比较少,多是“思想性、规律性、政策性”的,也就是说针对科技期刊出版的现实问题和未来发展,分析、描述和归纳后探讨对策。因此,有以下两个 ...
个人分类: 编辑出版|6613 次阅读|6 个评论 热度 6
闲品茶淡交友
赵大良 2014-8-19 11:01
  一天,又过去了!初秋,夹带着夏日的余温和暮雨,使人感觉是,一会凉爽,一会闷热。此时,我记起我给许多内陆朋友建议:立秋后不要去海边或水乡旅游,因为大面积的水面,吸收了一下天的热量,秋凉时节开始散热,所以比较闷热。   西部的退耕还林,特别是西安水面的增加,气候已经与三十年前大不相同。我有时还是 ...
个人分类: 闲思偶得|2772 次阅读|没有评论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2: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