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良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zhangxiaoliang

博文

古今诗词咏江豚(续四十八)

已有 1960 次阅读 2020-3-10 09:24 |个人分类:鲸类动物保护|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清·张连登《黄鹄矶观渡》:

黄鹄矶头桐叶凋,江风吹岸草萧萧。贾客收帆泊残皋,鸣榔击榜声嘈嘈,回波四面天周遭。忽尔穹阴作怒号,白浪斜飞百尺高。奔云卷雪山动摇,流光闪闪滚银涛。中有小艇浮鸿毛,手打双浆口歌谣。左顾右盼舟不操,蜻蜓点水波上飘。欲剪不剪如迎潮,翻笑江豚拜浪劳。观者失色魂尽消,小船已过龟山坳。我欲凌虛奠八鳌,莫教洪水日滔滔。和风甘雨不鸣條,四海安澜颂圣朝。

清·张连登《黄鹄矶观渡》,张少华书    张少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武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武汉市文史馆馆员。

本博主附言:张连登,字瀛洲,号省斋。西安府咸阳县人。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任湖广巡抚。黄鹤楼屡建屡毁,康熙四十一年(公元1702年) 因楼遭雷震倾圮,总督喻成龙、巡抚刘殿衡主持“新构”;康熙六十一年(公元1722年)总督满丕、巡抚张连登主持对黄鹤楼“略修”。 黄鹄矶,为蛇山西端突入江中的矶石,与汉阳禹功矶隔江对峙。传三国黄武二年(公元223年),曾于此首建黄鹤楼。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武昌桥头建此,矶石不再裸露。“鸣榔击榜声嘈嘈”,鸣榔,敲击船舷使作声,用以惊鱼,使入网中。我有亲身体验,1977年中学毕业,下放至湖北省荆门县十里公社黄金港综合场,依傍黄金港水库,我在渔场劳动,入冬下水库捕鱼,先纵向下条网数张,几条渔船划行,船头坐一人,手持木棒不停敲击船帮,嘴里不时发出“呵呵……”之声,意在将鱼赶向前方,然后横向下条网拦住,接着再纵向下条网数张,再横向下条网,不断向前挪,最后将整个水库的鱼群赶向一狭窄处,便可收网起鱼了。“中有小艇浮鸿毛,手打双浆口歌谣……欲剪不剪如迎潮,翻笑江豚拜浪劳。”这几句是说驾船人迎着浪头娴熟地打着双桨,嘲笑江豚拜浪笨拙费劲。

 

本博主附言:在网上浏览曾继辉《洞庭湖保安湖田志》(岳麓书社2008年),得读《舟过赤壁大醉怀古放歌》,中有“水底鲛人不敢彻夜游,岸上江豚不敢对风舞”句。曾继辉(1862-1950),号月川,湖南新化人。青年时就读长沙岳麓书院,曾在乡间赤脚鸣锣,呼号妇女放脚。戊戌政变后.避祸洞庭湖淤洲.集股资数十万元,督工役千余人,历时数年筑垸垦田一万余亩。辛亥革命后,出任新化保安会会长,负责维持地方秩序。民国五年,受委派任湖南省清理湖田总局局长,尽忠职守,秉公办事。自撰门联云:“果有私心,便坠入十八层地狱;既凭公理,不怕出千万丈魔王。”湖民感其德,在沅江保安垸建生祠名“月公祠”,奉塑像祀之。 

金天羽:百字令·题蔡冶民《渡江系楫图》

古愁重叠,莽乾坤、欲问长江安渡。世乱奇书经早读,腰腹十围如瓠。燕颌飞扬,彘肩饱噉,戏惹江豚怒。四天云白,荻芦谡谡飞舞。    曾记燕子矶头,鸡鸣山脚,揽胜题诗处。打鼓发船风色利,历历数行烟树。帆落惊蛇,橹鸣秋雁,小泊寒沙漵。不须伸脚,恐君踢翻鹦鹉。

【注】冶民体肥碩,而舟甚小,故戏之。

本博主附言:金天羽(1874-1947),初名懋基,又名天翮,字松岑,改今名,号鹤望,别署有麒麟、爱自由者、金一等,吴江人。年十八为诸生,光绪二十四年荐试经济特科,以祖老辞。至上海,与章太炎、邹容、蔡元培、吴稚晖等交甚密,秘密从事反清活动。《苏报》案发,屏迹归乡里。入民国,历任江苏省议员,吴江教育局长,江南水利局长。去职后居苏州,与章太炎等创办国学会。抗日战争期间,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著有《天放楼文言》,《天放楼诗集》、《红鹤词》等。金天羽这首词自记作于壬辰年,时年二十。壬辰年为1892年,二十岁当为虚岁。又,百字令,亦名念奴娇。 

微博网友“fleurv”2019-11-16在其微博发布:十一月十六日有懷口占

垂鞭空自感飄搖,踏盡楓橋又渭橋。明日隴頭應別燕,幾時花下更吹簫。鏡欺華髮成哀鬢,風送江豚入夜潮。從此沉沉人海後,為伊彈淚到今朝。

 

余会功,江西省知名生态摄影家、著名环保公益人、鄱阳县鄱阳湖江豚保护协会会长。2020年2月26日他在武汉白鱀豚保护基金会QQ群上分享了一张江豚美图,2020年2月25日摄于鄱阳湖,题为《当心夺食者!》。这张图片真是精彩!江豚捕食小鱼在前,鸥鸟跟踪于后试图抢食,妙就妙在画面中只见鸥鸟在水中的倒影,给人以神秘感。

向古代咏江豚诗词作者致敬!

向当代咏江豚诗词作者致谢!

向江豚图片拍摄者致谢!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8326-1222705.html

上一篇:古今诗词咏江豚(续四十七)
下一篇:纪念伍献文先生诞辰120周年(之四)
收藏 IP: 27.17.165.*| 热度|

3 郑永军 杨正瓴 韩玉芬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14:3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