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ZM19880124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ZM19880124

博文

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从哪里突破?

已有 5286 次阅读 2018-6-5 08:49 |个人分类:高等教育|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重点就在哪里。互联网突破了课堂、高校、求知的传统边界,已成为高校教育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思想领域的热点在网上,舆论引导的难点在网上,思想教育的重点在网上,很大程度上互联网将会成为高校的“心头之患”。高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吸引力缺乏、实效性欠佳”的危机,而互联网教育因其资源开放性、内容丰富性、形式多样性等优势,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对面”的时空限制,拓宽了思政工作的渠道,使得思政工作者能够随时随地地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随时随地地发表教育言论,随时随地地对学生思想进行教育引导。正因为如此,互联网教育越来越受到年轻一代的青睐,教育领域的新媒体化尝试早已势在必行。面对新形势,高校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使思想政治工作联网上线,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要把网上的舆论引导和网下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既会“键对键”,又能“面对面”。

高校网络平台的建设水平有待加强。网络阵地建设是一门技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则是一门艺术。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建设的科学性、实效性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有待深化。很多大学生 现在基本不看传统主流媒体,大部分信息都从网上获取。但有的高校目前仍然在校报校刊、校园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上重兵布防,投入大量的人力精力物力,却疏于对网络新媒体的经营、建设和拓展,顾此失彼、南辕北辙,导致观众和读者不断流失。很多高校的网站,把网络世界简单变成现实社会的复制,把网络教育简单变成日常教育的电子版,从架构到风格,从技术到美工,都没有进行充分地论证和研究,或是套用千篇一律的网站模板,或是随心所欲地随意组合,界面友好性低,亲和力弱,互动性差,召唤感缺失,让校园网民望而却步,失去点击、登录的兴趣。

高校网络内容的建设质量有待提高。在网络时代,00后大学生是网络原住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网络话语形式,这不仅仅是他们求新求异的好奇心使然,更是网络生活方式所伴生的思维方式的改变。高校网络思政工作要正视网络世界话语代沟的问题。不少高校在网络内容建设方面,依然存在文件和政策不能用网言网语来阐释,理论不能用鲜活事例来论证,用文件语言、报告口吻撰写网络文章,居高临下,空洞说教,让人心生逆反,敬而远之。很多高校网络文化建设还尚处于起步阶段,网上优秀文化产品供给严重不足,公共文化信息服务还不到位,个性化、特色化服务远远不够,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与广大师生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高校网络队伍建设的能力动力问题有待解决。高校网络文化建设面临最直接的问题或许就是缺乏一支长期在岗、有影响力、质量高、能打仗的网军队伍。当前高校面向学生的网络队伍主要以宣传、学工、团委的负责老师以及学生干部为主,网络舆论引导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当面临突发性网络舆论事件时,往往无从下手,怕犯错误,不敢挺身而出、仗义执言,面临能力危机本领恐慌,要么仍将封堵删作为应对网络舆情的简单方式,一防二怕三应付,要么轻网、厌网、怕网,要么故事讲不好、道理说不清、写了没人看、说了没人听。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深入发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将是大势所趋,如果高校的网络队伍建设不能够解决能力问题、动力问题,那么未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引导方面将存在巨大缺失。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7328-1117469.html

上一篇:高校青年教师应该何去何从?
下一篇: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圈层化”困境
收藏 IP: 202.121.146.*|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0: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