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信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hinapubmed 0代码在线绘制160+科研图

博文

癌症相关文献导读:久坐行为,看电视时间和年轻人发生结肠直肠癌的风险

已有 1935 次阅读 2019-10-9 08:24 |个人分类:每日文章导读|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论文, 文献, PubMed, 癌症, 肿瘤

评估ZNF217 mRNA表达水平作为ER+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反应的预测指标

综合分析GSTP1基因rs1138272多态性和癌症易感性间的关联

不同临床分期肺癌中的血清白介素-27水平

释放一氧化氮的脂质体的抗癌效能

胃肠癌中蛋白质瓜氨酸化的进展

CircPVT1:一个连接Hippo通路和人类癌症的桥梁

p14ARF在人类癌症中异常表达:一种新生物标志物?

药物持久性 - 从抗生素到癌症治疗

久坐行为,看电视时间和年轻人发生结肠直肠癌的风险

pri-let-7f侧翼区的功能性变异促进中国人群结肠直肠癌风险

MASPIN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蛋白质表达在胆囊癌预后中的意义

Nr5a2通过调控Nanog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癌症干细胞属性和肿瘤发生

海鞘水解产物通过激活活性氧诱导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

癌症表型发展:文献综述

LCAL1通过抑制AMPK相关抗肿瘤功能提高肺癌生存

晚期肺癌患者的运动训练

癌症干细胞的鉴定和分离当前方法

miR-142-3p是一个抑制ER阳性乳腺癌雌激素受体表达的肿瘤抑制miRNA

二十二碳五烯酸和肺癌风险: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全球肺癌流行病学

变性人的保健和癌症筛查

结肠癌的辅助化疗

子宫内膜癌的分子分类和新兴靶向治疗

炎症性肠病作为前列腺癌风险因素:有什么联系?

靶向LIN28B重编程肿瘤葡萄糖代谢和酸性微环境以抑制癌症干性和转移

CAPS1通过Snail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结肠直肠癌转移

核转运蛋白β1抑制抑制前列腺癌生长

循环肿瘤DNA在结肠直肠癌中的临床效用

PIK3CA在癌症中的作用:过去30年

HOTAIR/miR-326/FUT6轴通过PI3K/AKT/mTOR通路调控CD44岩藻糖基化以促进结肠直肠癌进展

遗传筛查在甲状腺髓样癌中的价值

KIFC1抑制剂CW069诱导前列腺癌凋亡并逆转多烯紫杉醇耐药

tRNA修饰和癌症:治疗预防和干预的潜能

circKIF4A充当调控三阴性乳腺癌进展的一个预后因素和调节因子

男性癌症患者的生育力保留

与喉癌风险相关的症状

超重,肥胖和并发症在脑转移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

ACKR3在乳腺癌、肺癌和脑癌中的作用

外阴鳞状癌前期的临床和分子分类

杠柳毒苷通过上调死亡因子,通过激活ERK1/2-EGR1通路在TRAIL抵抗胃癌细胞中的抗肿瘤效应

年龄在头颈癌患者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中的作用:系统回顾

雌二醇和孕酮调控结肠癌增殖和凋亡

泌尿系统癌症细胞外囊泡研究最新进展:从技术到应用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鉴定了与结肠直肠癌时间-转移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

比较结肠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和邻近非肿瘤组织中N-多聚糖的表达

上皮调节蛋白表达升高预测胃癌不良预后

脂肪酸2-羟基化抑制胃癌肿瘤生长并增强顺铂敏感性

脂肪酸受体GPR120通过上调ABC转运蛋白表达和脂肪酸合成促进乳腺癌化学抵抗

TGF-β1和TNF-α通过增强TAK1活性协同诱导乳腺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SAMD5 mRNA在前列腺癌中过表达,并且能够预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的生化复发

LINC00994抑制抑制胰腺癌恶性行为:与miR-765-3p/RUNX2轴相互作用

用利巴韦林靶向eIF4E信号作为一种卵巢癌敏化策略

胸苷酸合成酶维持三阴性乳腺癌的去分化状态

地中海饮食与膀胱癌风险负相关:对13个队列研究的合并分析

黄芩苷通过miR-217/DKK1介导的Wnt信号通路抑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

Syk和MAP4蛋白在卵巢癌中的表达

使用孟德尔随机化重访出生时体重与乳腺癌风险间的关联

雄激素受体变异体12通过上调MYLK促进胃癌迁移和侵袭

消防员的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

大黄酚抑制低氧诱导的结肠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7141-1201168.html

上一篇:癌症相关论文导读:补充维生素D和ω-3脂肪酸预防癌症和其他慢性病
下一篇:癌症相关文献导读:用液体活检进行癌症早期检测和监测:进展和挑战
收藏 IP: 114.95.103.*|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7 07: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