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宽容、开放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uyue

博文

《旭月东升》| 旭月诞生(第一部完结)

已有 3007 次阅读 2018-1-19 17:16 |个人分类:生活分享|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第十五章

旭月诞生


2004年美国北卡的初夏,已是到处暖意洋洋,鲜花烂漫。我和太太像往日一样,周日一早驱车7、8分钟来到Lake JohnsonPark散步休闲。


清澈的湖水边,一个三口之家,正在用面包屑喂着逐步靠拢过来的野鸭和大雁。那座200多米横跨湖两岸的近4米宽的木制桥上,已是人头攒动,跑步的,遛弯的,遛狗的,三三两两,相互寒暄着,享受着惬意的周末时光。


“Feel I'm going back to Massachusetts, Something'stelling me I must go home……”

忽然我的手机铃声响了起来。


电话那边传来的声音是我既熟悉,因多年未见而有些生疏的首师大研究生同学,同时又是我亲切地称之为大姐的印莉萍教授。


她到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做访问学者,特意给师弟打个电话问候一下。我们沟通了彼此的近况后,她也告诉了我一个不好的消息,就是匡先生身患癌症,现正在治疗。


自此以后一段时间,我的心上仿佛被压上了一块石头,挥之不去。太太自然很快洞察到我的心思,我们便决定当年回国去看望匡先生。


匡先生的衣着还是一如既往的素雅、清新和令人印象深刻,睿智的目光依然犀利夺人。看到多年不见的学生,先生自然非常高兴,手术后略显憔悴的脸上也流露出几分难掩的喜悦。


想必我们在美国一定习惯了喝咖啡,先生给我们进门前就早已准备好的咖啡倒上滚开的热水,太太急忙上前说道:


“先生,我们自己来!”


手捧热腾腾的咖啡,我们三人落座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开始细细品味起这些年师生彼此的故事。


对于自己的病情,匡先生只是说了句手术很成功,正在顺利康复中,那面对病魔泰然的神态,让人敬佩折服,也让我们的见面始终充满了轻松和乐观的情绪。当我向先生当选中科院院士表示由衷地祝贺时,她的回答是,要不是文革期间浪费了太多宝贵时间,本来可以做出更多的成就来。那种只争朝夕,生命不息,贡献不止的精神溢于言表,也句句震撼着我的心扉。


先生还是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我,她静静地听着我的汇报,不时会心地点着头,鼓励我继续说下去,大家似乎忘了时间,先生似乎也全然忘记了自己尚在康复中,需要休息的身体。


在太太的一再催促下,我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匡先生家。对先生身体的担心总算舒缓了许多,但是此时另一种萌萌的冲动似乎正在我的体内孕育和生长。


利用这次回国的机会,自然也要去看望我首师大的两位恩师。赵微平先生身体虽欠佳,但是思维依然敏捷过人,听完我的汇报后,毫不掩饰和犹豫地鼓励我一定要把NMT(非损伤微测技术)做深、做强、做大。邱老师则一如既往,那朗朗的笑声,幽默的语言,总能让我获得世上无难事的必胜信心。


不同于以往出差,此次回到北卡,我的心绪再也无法平复下来。


这次,回美国前匡先生知道我在国内时间有限,在先生家汇报后的第二天,她就帮我联系另外两位中国生物膜研究泰斗,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杨福愉院士,和北大医学院林克椿教授,安排我到他们在海南举办的中国生物膜大会上做报告。


几天后,先生还拖着术后尚需修养的身子,亲自带着我走访几家科研单位,向他们推介NMT(非损伤微测技术)。


回到北卡,

以往蓝天映衬下的朵朵悠哉白云,仿佛变成了先生们那日益增多的葱葱白发;

周末碧波荡漾的闪闪涟漪,似乎是先生们那期盼学生归来的渴望目光;

平日自乐其中的工作,现在却像是度日如年的煎熬。


此刻,

—— 国家使馆被人肆意轰炸时的心潮澎湃;

—— 球场上与各个民族竞争的激情;

—— 纽约街头挥舞中国国旗时的兴奋;

—— 都在不断地撞击着一个中国男人的胸膛。


“We need you here, Jeff, we can achieve more together!

(我们这里需要你,杰夫,我们一起将会取得更多的成就!)


Nina手里拿着我的辞呈,不无惊讶地说道:

“Is there anything I can do to keep you here? ”(我能做些什么让你留下来吗?)


“I am sorry, Nina, I have made up my mind! ”(抱歉,Nina,我已下了决心!)

我非常平静但又十分坚定地说出了人生历程中的又一个‘Sorry!’


公元2005921日,旭月(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网站:xuyue.net)。


在它象征DNA双螺旋的公司Logo下面写着这样一行字:

“非损伤微测技术专家”


然而不难想见的是,我那充满极度热情的头脑显然低估了一个事实,要想让由美国思维包裹的技术种子在中国特色的市场内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可不是一个简单容易的事。


如果说把实验室的设备,产品化和商品化还相对比较简单和有章可循;那么,

如何重新对接中国文化?

如何用人,用好人?

如何用好专家?

如何制定公司战略?

如何制定营销策略?

如何建立和培养团队?

如何捋顺各方面,特别是和政府的关系?

如何在中国利用知识产权保护自己?

……


这些问题绝不是一个“非损伤微测技术专家”就可以轻易应付得了的,称自己是专家很容易,但如何让市场,让中国科学家们认可旭月公司是货真价实的“非损伤微测技术专家”,那才是真正的考验!


中国已不是10年前我作学生时的中国,更不是我在美国实验室里曾经想像的那个中国了。旭月公司和我都要从头开始学习、摸索,我们必须要‘再读中国’。


>>>第一篇 再度美国 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705-1095748.html

上一篇:《旭月东升》| 匡廷云院士
下一篇:从PC膜片钳到NMT非损伤微测技术(1)愿望与挑战
收藏 IP: 222.130.142.*|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3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