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njaminliu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enjaminliu

博文

书写自己的故事 精选

已有 6903 次阅读 2012-10-23 13:31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植物, 科普, 月球, 火星, 化学元素

(“我评获奖科普作品”系列之五)


 

  最近又看完了三本国外科普。《月球的故事》(原题为Patrick Moore on the Moon,马星垣、傅德譧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1月)和《火星的故事》(原题为Patrick Moore on Mars宋宇莹、刘茜译,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5月)都是英国著名天文科普作家帕特里克·摩尔(Patrick Moore1923 )的作品。摩尔是BBC的天文节目主持人,虽然名气不如艾登堡(David Attenborough),但他们同样都是BBC的著名科普活动家。

  这两本书的内容相近,无论是月球还是火星都讲了其运动、观测史和空间探索史,书中的特色内容则在于教导天文爱好者如何观察月球和火星。由于月球离地球近,表面的观测目标很多,所以《月球的故事》一书中有非常详细的月面观测指南,这部分内容放在附录中,竟使全书的附录几乎和正文一样长。火星离地球较远,《火星的故事》一书中的观察指南内容虽然不多,也仍然做到了尽可能详尽。

  我对于天文观测不太感兴趣,对于太阳系天体的演化比较感兴趣,但这两本书中对月球和火星的演化介绍得很简略。所以,对于爱好观测的天文爱好者来说,这两本书是难得的好书,值得时时参阅;但对于我来说,浏览一过也就可以了。在写作技巧方面,这两本书的特色之一,是作者不时把自己的人生经历写入书中,这样就给这两本天文科普书打上了鲜明的作者烙印。

  同样,获得第二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作品奖优秀奖的《视觉之旅:神奇的化学元素》[原题为The Elements: A Visual Exploration of Every Known Atom in the Universe,文字作者为美国的西奥多·格雷(Theodore Gray),摄影作者为美国的尼克·曼(Nick Mann),陈沛然译,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2月],不仅是一部化学科普,也是一部讲述作者自己故事的书。

  讲述化学元素的科普书已经有很多种,但是这本书非常独特,甚至可以说是“另类”。格雷是一位IT工程师和元素收藏家,从2002年开始元素收藏,到2009年出版这本书时,已经收集了约2300件代表每一个元素的物品,有的是元素的单质,有的是元素的化合物,还有的是应用了这些元素的制品(比如铍铜合金扳手、含硼的弹性橡皮泥、钛制的人造髋关节等)。书中的绝大多数照片,都是格雷请摄影作者曼拍摄的自己的藏品。

  正因为如此,在书中作者自己的收藏经历时时可见于图注或正文文字中。比如作者在童年时代制作过一尊锌制的雕塑,锌是他学会铸造的第一种金属;在中学手工课上,作者制作过一尊铝制大炮模型;他还用一根钛棒通过机械加工打制成一枚纯钛戒指。作者亲自动手打造的更不寻常的物件是用同样的模子浇铸出来的两条金属鱼,其材料非常特殊,一条用的是镉,另一条用的则是低温下凝结为固态的汞。

  在讲述碘的时候,作者通过打光的拍摄认识到了烟雾和蒸气的区别。在讲述铯的时候,作者说他花了几天时间检验各种碱金属遇水后反应的剧烈程度,最后得出结论:实际上反应最剧烈的是钠,而不是人们长期误以为的铯(虽然铯是最活泼的稳定碱金属)。更有趣的是作者收集铌制品的经历:他从eBay上买了一个带有铌合金喷嘴的火箭发动机,原以为是过时的废品,却不料是被人从空军基地盗走的先进制品,结果导致这件样品被联邦调查局没收;此外,他还强忍尴尬,走进一家在身体上制造穿孔的肮脏饰品店,买到了由纯铌制成的穿刺饰品。

  作者的父亲也是一位收藏家,目标是各种矿物。在书中可以见到这位父亲收藏的海蓝宝石(含有铍)。他还收藏有一块漂亮的宝石级菱锰矿,但是后来同意儿子用它从一位矿石商人那里换来了许多含有其他元素的矿石。

  说实话,尽管我从小就对化学元素非常熟悉(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著名科普作家叶永烈),本科的专业也是化学,但是我在看过这本书两遍之后,仍然不敢说自己记清了17种稀土元素的用途。事实上我看这本书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想过去记这些知识,兴趣完全被作者的收藏经历吸引过去了。除了这些收藏故事,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内容之一,也和个人的体验有关:有一位叫克里斯·坎特(Chris Kanter)的读者,大胆尝试了5种碱金属的氯化物的味道,并“活着”报告了他的品尝结果:“氯化钠……是碱金属氯化物中味道最好的一个。……氯化钾……会在咸味之外增加一点苦涩的金属味。氯化铷和氯化铯的咸味更淡而金属味更浓,而氯化锂先是产生灼烧般的感觉,紧接着是一种油腻的金属味的回味。”

  我不禁想到,这种和元素有关的个人经历和经验,大概也可以归结为“个人知识”的一类。个人知识是博物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本书如此的写作方式,也就使它具有博物学色彩。实际上,作者孜孜不倦地收藏各种元素样品的活动,完全可以视为纯粹的博物学活动。甚至在书中介绍的铱和锇哪个更重的知识,也让人感到具有博物学色彩——晶体的理论密度是由晶体结构和所含元素的原子量计算出来的。利用旧的原子量算出的金属铱的密度大于金属锇,因此铱长期被认为是密度最大的金属。但是,铱和锇的原子量后来被更新过,用新原子量算出的金属锇的密度要略大于金属铱。然而,尽管这两种元素的原子量已经被更新了很长时间,但很少有人想过去更新两种金属的理论密度值,导致过时的旧数值至今仍被广泛沿用。从现代科学的角度讲,这个错误无足轻重,因为铱和锇的理论密度没有多少实用价值。但是在博物学看来,属于同一范畴的不同事物是平等的,每一个事物都有获取它的全套特征信息的必要,从这个意义来说,知道铱和锇的理论密度是有很大价值的。

  总之,我认为《视觉之旅》的特色是:1. 图文并茂,图片和文字同等重要,缺一不可;2. 用一个很新颖的方式(元素收藏)把有关元素的知识重新串联起来;3. 在文字中融入了作者的大量个人经验,在需要介绍的元素知识的选择上也有很强的主观色彩;4. 语言诙谐生动,进一步加强了全书的生活化色彩。毫无问题,这种风格的科普是中产阶级喜闻乐见的(其实元素收藏这一活动本身就具有中产阶级色彩,没有足够的钱是办不到的),这些特色对于我们的科普写作来说,也无疑有很大启发。刘华杰老师的《天涯芳草》一书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大的成功,我想主要原因也是因为在书中讲述了作者自己的故事,让人看了之后忍不住也想亲身去做类似的事情(比如尝一尝栝楼的瓤)。

  掩卷之后,我几乎是立刻就想到了一个类似的植物科普的思路:按照最新的APG III被子植物分类系统,写一本介绍每个科的植物的书。书中自然有大量的植物照片,但文字并不是干巴巴地讲述怎么识别这些植物(一般读者其实并不关心这些知识,正如我不太关心稀土元素的用途一样),而是讲述我拍摄这些植物的经历。比如,无患子科的无患子,我是在第一次去南京的时候拍到的;蔷薇科的野蔷薇,我是在从植物所毕业后搬家到北京大学承泽园之后才确凿无疑地认识并拍到照片的;岩菖蒲科的岩菖蒲,则是在几年前的长白山之行中拍到的,而且我非常幸运,第一次上山顶就见到了天池,晚半个小时它就被云雾覆盖了……对于中国没有分布的那些科,有的可以在植物园中见到,有的必须要到国外拍摄,甚至可能要深入丛林,这些肯定也将给人留下深刻的记忆,成为值得纪念的人生经历。

  这本书靠我一人之力恐怕难于在短时间内完成。如果有对这一计划感兴趣的朋友,我想也许我们可以组个团队!

 

2012.10.23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5599-625374.html

上一篇:《天涯芳草》读后,及东南大学游记
收藏 IP: 124.205.77.*| 热度|

13 杨月琴 雷栗 高建国 严少华 史晓雷 王春艳 姜虹 李泳 张钫 赵斌 潘勃 GW88 zhanghuatia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01: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