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zhao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dzhao

博文

高考的招生大战究竟为了什么? 精选

已有 7525 次阅读 2015-7-27 15:29 |个人分类:其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高考, 招生

     每年的高考招生大战其实都在明里暗里上演着,不过这些年似乎有越战越激烈的趋势。今年继北大清华的招生对掐之后,最近又曝出重庆女状元跟复旦签确认书但却未被录取的新闻。当然对此事已经有不少评论了,从新闻所报道的情况看,该考生所签的“复旦大学2015年专家组咨询确认书”,并不是一份录取确认书,想来今年教育部一直强调不许与考试签订预录取协议等,所以高校也打起了擦边球,该协议实际只能保证考生一旦被学校录取,可以保证按考生志愿所填意向进入他想去的专业和院系,因为这是学校可以自己控制的,至于能不能进入复旦,首先要达到投档要求学校拿到学生的档案才行,而该考试偏偏差了那么一点没有达到投档要求。其实现在大多数地区都已经实行平行志愿,该考生是完全可以把她想去的人大等高校都填上的,最后填一个学校保底即可,所以考生自己对高考填志愿的规则不了解,对录取程序不熟是有关系的,不过也许是复旦招生的老师之前要求这名同学必须做到三点,一是不填写提前批;二是将复旦大学作为第一志愿;三是建议不要填报其他学校是有很大的责任的,建议不填报其他学校,如果该考试真这样做了,恐怕就只能进入第二批录取的学校,或者在第一批录取学校补录的时候进入一个更差的一本学校。同样的情况后来发现北京一考生身上也发生了,(见http://mt.sohu.com/20150725/n417529111.shtml ) 该考生因为放弃了提前批录取的机会,所以没能进入北大,最后被上海交大录取。


     对于高校这样的招生大战我其实一直是不以为然的,一次与人聊天说起这事,大家都认可,高考分数有20分左右差距的考生,在智力和学习能力上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于是我就说,费许多劲招来高那么几分的考生,包括高考状元之类的,对学校有什么好处呢?这不是吃力不讨好吗?与其花那么多精力,还引来口水一地,还不如把招来的即便低了几分的学生教好不更好吗?结果被人洗脑,说是可不能差这么几分,那可是学校的脸面,一旦某高校在一个地区的分数线下降,便标志着这个学校在该地区的地位下降,而且往往有马太效应产生,一些同一档次的高校,其实最低分数线就差这么几分,所以必须分分必争。原来争分数不仅是考生的事,也是高校的事,而且还关乎其江湖地位啊!据说高考录取分数的排名其实比那些形形色色的高校排名在老百姓中的影响更大,人们会更多以此为依据判断一个学校的质量。原来这也关乎着排名!

     而我更感慨万千的是,看到那些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把被好学校录取作为第一诉求,而对专业方向等考虑很少,这样的趋势在招生大战中也越来越明显。其实在女儿考大学的时候,就已经有一个说法:就是不能浪费分数,似乎高了那么几分分数能进一个好的学校而进了分数线略低的学校的话是吃了天大的亏。记得女儿高考那年,她一个最要好的同学,因为一心要读建筑专业,而按她的分数可以进浙大、同济,但达不到建筑系的分数,最后选择了天津大学,如愿读上建筑系,许多人为她可惜,认为即便去浙大其他专业也比读天大好。而我对她的选择是非常赞赏的,可惜能有如此清醒选择的考生真的很少,包括家长。便如那个因签了确认书却未被录取的北京考生,现在为放弃了进入北大的机会而懊恼万分,但她如果如果提前批次进入北大就只能读小语种,而她是否愿意学小语种呢?估计是并不愿意的,否则的话就没必要放弃这个提前批,所以这其实本来就没什么可后悔的,但我想大多数人在遇到这种情况时都是会后悔的。现实确实每年高考都不知道有多少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在学校和专业之间纠结着。

     其实在高考实现平行志愿以后,考生因为填报志愿不当而与好学校失之交臂这样的概率已经大大降低了,但也有许多高校因此连录取一些填报志愿失误而遗漏下来的考生的机会也几乎没了,高校因此被越来越固化了其江湖地位。我觉得这对高校并非什么好事,当高校和学生都因为分数而被划定了档次以后,其活力和前进的动力都会受影响。对学生来说也未必是好事,虽然能让自己考出来的每一分都尽可能做到了“分尽其用”,但学生在对学校的追逐中却对自己究竟要学什么,今后想干什么完全迷茫。最可笑的是新的高考改革却要求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就要确定自己的高考科目和今后的专业方向,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太高的要求,在这个只看分数的现状下,他们大多是哪些科目考试能拿高分就选什么,与这种设计的初衷其实没多少关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474-908667.html

上一篇:什么才是好的合作?
下一篇:被拐女与山村女教师
收藏 IP: 183.157.160.*| 热度|

30 赵燕 王涛 刘洋 朱晓刚 姬扬 张忆文 曹聪 李学宽 李卓亭 黄永义 刘立 李健 钟炳 鲍海飞 乔中东 鲍博 葛素红 王春艳 jianhuiy ljxm zyp321 biofans jiareng yuweihong yangb919 xieyy taoshl ybybyb3929 zhyzh dulizhi95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1: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