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5AsF6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N5AsF6

博文

关于研究中作物物候期数据精确度小于两天的一些看法

已有 3093 次阅读 2018-11-21 01:44 |个人分类:牢骚|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今天在群里看到师兄说他们的物候相关的一些分析将物候精确到两天时间以内,但是实验学科出身的我,又犯了“职业病”,一直在思考田间的物候数据能否精确到两天。


       以小麦分蘖期为例,按我们农林院校大部分的教材的说法,分蘖期开始,对单株植株来说的是第一个分蘖芽出现1-2cm,首先要判断从哪里开始量,其次,从接近一厘米到略微超过两厘米,这个日期有三天的跨度很正常,也就是说单株小麦分蘖开始的观测时间存在2-3天的系统误差是比较正常的。

     对整块田来说,从第一个植株有分蘖,到大部分植株有分蘖,这个可能得一星期甚至更长时间的跨度,全田分蘖期的概念,定义是50%的植株分蘖,但是如何判断是否全田分蘖的误差可能会更大(这里也需要判断两个标准,第一个是单株有没有1-2cm的分蘖芽,第二个是达到1-2cm的有没有达到50%)。

       因此,严谨的数据需要在一亩地里,每天画6个一平米的样方,一株一株去量才能保证数据真实且有统计学意义吧····可是我们拿到的实验数据,真的有这么严谨么?

      

      与之类似,小麦乳熟期的结束以小麦进去面团期为标准,农艺上给出的面团期的定义是含水量下降到40-38%,干物重增加转慢,籽粒表面由绿黄色变成黄绿色,失去光泽,胚乳呈面筋状,体积开始缩减,灌浆接近停止。在实际观测中常以麦穗变成黄绿色记录数据,又是一个经验性很强的数据,面团期只有3-5天,随后是3-5天的另一个短暂的时期蜡熟期,之后是完全成熟。在物候观测时,因为田块内部差异,可能有的植株蜡熟期已经开始,有的才刚刚进入面团期,因此常忽略面团期和蜡熟期,而将乳熟期、面团期合并称为灌浆期,但是其终止的标准,在实际操作中,对麦粒含水量或者色泽进行逐一辨别确定生育期也不具有可行性。


       小麦收获也并非严格在某一天进行的,尽管小麦成熟后需尽快收割,但是从我个人在农村生活的经验来说,也是在一个星期或者更长时间的范围内进行收割都是可以的。


       所以我感觉,在我们之前的认知里,依靠传统肉眼观测、经验判断的方法获取的物候观测数据有三天的误差是有道理的,高精度的物候数据分析,可能需要在基础提高物候数据精确度之后再进行。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94613-1147341.html

上一篇:人人博客的消亡,一代人社交方式的转变
下一篇:难不成以后要告诫下一代不要娶转基因的娃
收藏 IP: 61.236.23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8:0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