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工业文明的教育

已有 2656 次阅读 2015-2-4 07:34 |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在英国的那一年,,我最喜欢的博物馆不是大英博物馆,那里不过是从其他国家抢来的东西,我没有兴趣。我最喜欢看的是位于伦敦的科学博物馆。说是科学博物馆,其实严格说来是科学与技术的联合博物馆,也可以说是工业文明博物馆。一进大门,就是一个十分高大的蒸汽机火车头。或许因为是在室内的缘故,那个火车头似乎比国内曾经使用过的还要高大许多。而且很多展品是可以动手的。小孩子过来参观,用手摇动一些带有轮轴的器件,相关的展品也就跟着动了起来。在展馆里,还有老式的制作奶油的木桶和搅拌木棒。带着学生来参观的老师,还告诉孩子怎样用这套东西制作出奶油来,并且让孩子学着反复从木桶中提拉那支木棒。我试了一下,那根木棒提起来并不轻松,颇要费上一番力气。严格说来,这里有多少科学的知识,又有多少高技术的含量?但它是这个博物馆中一个很重要的展品。所以说这个博物馆是一个技术博物馆或者工业文明以来的技术博物馆,可能更恰当些。

但这样的博物馆有着很大的意义。英国是工业革命的故乡,工业文明的历史在这里是比较悠久的,但更可贵的是英国人很珍视这样的历史与传统。孩子们如果经常参观这样的博物馆,在他们的头脑与心目中,工业化或者生产技术的概念就不会是空洞与抽象的,更有着具体的感知与体验。

在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们国家在对学生的课外教育上,其实有意无意地也有着类似与工业化有关的课外活动。当时的少年儿童业余活动,多在少年之家与少年宫里举行。少年宫在北京只此一家,但各个区县都有自己的少年之家。在这些活动场所,孩子们可以学习制作飞机模型,舰船模型,这是很好的动手教育的培训。当然,音乐、舞蹈等也是很好的素质教育系列,但是那种动手能力的培养也同样是不可缺少的,甚至可能是更重要的。我记得在北海公园,曾经有一个由少年儿童管理的小水电站。在哈尔滨的一个公园里,还曾经有一个由少年儿童管理的能够运行的小火车。这样的水电站与小火车,不正是工业化进程中对孩子们进行教育的最好的装备与平台吗?

文革后,这些东西都没有了。或许当时的有关方面认为这些东西都过时。我们要实现的是四个现代化,而小火车、小电站似乎都不太像是现代化的产物。那什么才是现代化,弄个小型核电站?那恐怕不太现实。对于孩子们来说,小火车、小电站其实是一个最好的进行工业化、现代化教育的实体平台。只是我们那个时代对这一点完全没有认识,完全没有概念,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的教育的确是出了不小的问题。

我以前写过一篇博客文章,谈到我们那时的青少年,喜欢自己动手做无线电方面的东西。现在还有多少孩子在做这件事?可能有很多孩子连听都没听说过。他们听到见到的是学钢琴、学小提琴、学绘画、学英语、学跆拳道之类,像学做航模之类的业余爱好,在当今的孩子们中间似乎已经非常少了。电脑和智能手机是好东西,但作为业余爱好的东西,对孩子不一定都适合。这玩意儿,该什么时候碰是有讲究的,并不都是越早越好。

在国外,很多青少年的爱好都与动手有关。美国很多家庭都有自己的一个操作间,其中有的还有车床,钳工虎钳,锯、锉、扁铲、榔头等一应俱全,连丝椎、板牙都会有。人家就是通过这些动手工具,自己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东西,也搭上修修补补,这动手能力很快就上来了。

我们的家庭或许没有这样的条件,但不等于我们就不能让孩子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学装个收音机在现在应该算不上多大的事吧。即使是矿石收音机那样看上去极其原始的装置,现在有多少孩子懂得它的基本电路和原理?家长自己如果是做木工或者钳工的,让孩子用自己家里的工具学着做点什么,应该也费不了多大的事吧?

当然,影响面比较大的还得说是博物馆。北京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科技馆。但是我们还缺少一个很好的工业博物馆。我们国家在五六十年代所制造出的那些第一辆解放牌汽车,第一台东方红牌拖拉机,第一架歼击机、第一台蒸汽机车、第一艘炮艇,第一辆坦克,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可是我们现在有哪家博物馆能够把它们陈列出来、展示出来呢?我在天津看到在一条被命名为创意街的湘潭道上,看到一台据说是我国生产的最后的蒸汽机车。那也是一个展品,但是在露天放着,前面摆放着一个牌子说明它的来历。但是最近,它后面拖着的两个客车车厢被改装成一个餐馆,而且已经易过一次手了。这台机车放在那儿展览,初衷是好的,但是显然没有做到充分的利用。商业化把它的文化价值给掩盖住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865359.html

上一篇:课堂上的较量,课堂外的交流
下一篇:北京老百姓的住房问题
收藏 IP: 114.250.7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9 03:4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