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话说诸葛亮

已有 2055 次阅读 2018-8-20 07:14 |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诸葛亮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三国演义》将其描述得其智慧近乎于神。一个博望坡,一个草船借箭,一个借东风,一个三气周瑜,还有一个空城计,当然还有其他的神机妙算,等等,都是在说诸葛亮料事如神。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只要有诸葛亮的几个锦囊,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但是在后来的六出祁山过程中,虽然也体现了诸葛亮的军事智慧,可是这些智慧,最终的结果都是无功而返。

不仅如此,诸葛亮最后在北伐的过程中,也出过比较不像样的招数。例如,他为了气司马懿,给他送去一套女装,将司马懿比作女人,以为这就可以让司马懿失去理智。我想了很久,也想不出诸葛亮为什么出此下策。他不是不了解司马懿,这个招数对司马懿根本没有用。这只能说明什么?说明诸葛亮对付司马懿已经没有什么有效的招数了。出此下策,也是走到哪儿说哪儿。碰碰试试,没准能管用呢?

我以为,诸葛亮最大的优势在于他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观察。那个隆中对,确实很精彩。诸葛亮说:“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认为,曹操势力很大,无法与之争锋。孙权据于江东险要之地,也得到民众的拥护,也无法对其下手,只可以借用他的力量来协助刘备。只有荆州,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且益州则有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刘邦也因此而成帝业。刘备你既是帝室后裔,又以信义而四海闻名,如果你拥有荆、益两州,西与诸戎相和,南则安抚夷越,外与孙权结好,内修政理,再命一将守住荆州,日后,刘备如果率益州军马出兵秦川,百姓怎么可能不会欢迎刘备呢?

诸葛亮分析的这段话,基本是符合当时形势的。对刘备将来安身于荆、益两州也做了预测。只是后来关羽丢失了荆州,让刘备损失巨大。而刘备与诸葛亮为了夺回荆州,又兴巨众去伐东吴,最终竟遭火烧连营七百里,蜀汉元气大伤。所以刘备死后,诸葛亮再怎么兴兵北伐,也终于功亏一篑。

在丢失荆州之前,刘备与诸葛亮基本是按照隆中对的战略来实施的。只是荆州丢失之后,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刘备与诸葛亮对这个变化都没有更为充分的估计。伐东吴,讨还荆州,这就背离了诸葛亮在隆中对所考虑的与东吴结好的战略方针。而且夷陵之战造成蜀汉元气大伤,基本已经没有在短期内出祁山北伐的可能性。

但是诸葛亮不甘心,他认为,只要蜀汉内部基本稳固,他就可以出兵北伐。至于诸葛亮为什么要做出这样的决策,有点让人不太明白。蜀汉国力已经不复以前,而且即使在以前,三国之中,蜀汉依然是三国当中较弱的一方。现在经过夷陵大败,国力更不如前。而诸葛亮一定硬要出兵,是要把蜀汉的国力耗尽不成?诸葛亮似乎有一个观点,说我在养兵,每天都在耗费国家大量资财。如果我出兵北伐,同样也要耗费国家大量资财。那么无论我出不出兵,国家这部分资财都不会省下来,所以他认为,住与行,劳费正等。这种观点绝对是与现实的实际不相符合的。或许诸葛亮也知道,但他上书后主,表明他出兵的决心,也表明出兵的可能性与现实性,才故意这样说的?也未可知。

诸葛亮另一个可敬可佩之处在于他对于政事的尽心尽力,即所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这到底是因为他要回报刘备的知遇之恩,还是他的敬业精神使然,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不过,诸葛亮的这种敬业精神确实是值得钦佩和尊重的。后世的人们说起诸葛亮,主要也是赞扬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做事就要尽心尽力,就要始终敬业,用现代人的话说,就是一个心眼都扑上去,活着干,死了算。今人的说法固然粗糙了一些,但基本意思是没有变的。

诸葛亮上书后主刘禅,说到先主创业未成,中道崩殂,蜀汉也是疲惫不堪。看来诸葛亮是很清楚蜀汉状况的。但诸葛亮说,虽然如此,但我们一干群臣,都是兢兢业业,努力做事的。有这一干人臣,足以做成大事。所以他申请刘禅批准他的北伐计划。估计诸葛亮也看到,如果时间再拖下去,这一帮大臣人也老了,精力也不济了,再想北伐,就更没有希望了。不知道诸葛亮是不是这样来考虑北伐的。按照当时蜀汉的国力,其实不宜用兵。但诸葛亮认为再不用兵北伐,就更没有机会了,此时再努力一下,或许能够侥幸。不知道这是不是诸葛亮的真实想法。但最终的实际情况就确实如此。

不管怎么说,诸葛亮是干事业的人,他想在他那一代,把统一的事情完成。但是诸葛亮也是聪明人,他估计他这一代未必能完成这项大业。但如果不做,他一定不甘心。或许这就是诸葛亮的矛盾心理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130131.html

上一篇:科学道路的曲折
下一篇:说起南街村
收藏 IP: 221.221.88.*|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7 11:2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