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itiedan2012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eitiedan2012

博文

面对环境危机,悲观还是乐观

已有 3640 次阅读 2017-8-22 06:03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1960年罗马俱乐部发表的《增长的极限》开始,世界就对人类的未来抱有一种悲观的情绪。地球资源很快就会耗尽,环境极度恶化。人类生存的环境就越来越差。人类面临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如果这样的情绪确实感染了全人类,那么人类的一切奋斗似乎都没有了任何意义,大家混吃等死算了。

80年代以来,特别是90年代和进入新世纪以来,这样的悲观论调似乎在有增无减。到处都是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水质污染,还有地球表面温度逐年升高,海平面也在逐年升高,据说,大量的物种也已经濒临灭绝,这些物种生存环境的恶化,也标志着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类已经快给逼得走投无路了,这里哪还有人类的活路?

可是,尽管如此,真正混吃等死的人并不多。从最朴素的需求来看,人们不会轻易放弃自身的生命,人类也不会轻易放弃自身的生命。人们一直在想方设法去解决现在存在的各种问题。

比如,有人就在研究,培养什么样的微生物可以较快地吞噬被称为白色污染的塑料袋,如何发明降解速度更快一些的包装物,在解决农药、化肥的残留物上,也有人在不懈地下着功夫。在动物化石的能源资源看上去快要枯竭的情况下,如何开发新的能源。如从海底的天然气、一直到可控的热核反应。这都说明人类一直在努力,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增加人类使用资源的多种来源。

面对危机,人类是不会轻易放弃的。从某些人看来是消极的悲观的状态,在另一些人看来就是机遇、就是挑战。至少那些不畏危机的挑战的人们,才会从悲观中看到未来,看到乐观的前景。

或许,正如人们对待疾病一样,人类可能最终抗拒不过疾病的折磨,会由于各种不同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但在疾病面前,人们还是要努力抗争,与疾病做斗争,找到医治疾病的药物和办法,尽最大的努力去治疗疾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的生命会得以延续,人们生活的质量会得以提高。虽然人们最终还是会失去生命,但在这一过程中,人们的生命的价值得到了提高,人们生命的意义也更加伟大。

这个过程,也是乐观在不断地战胜悲观的过程。对人类来说,悲观的情绪,在人们对于那些陌生的现象与环境时,可能不太能够避免。但随着对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入,不断从陌生进入到熟悉的状态时,人们战胜危机、战胜悲观的信心就会产生,而且可能会不断地提高。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有了乐观的依据,而且乐观的程度也有可能逐渐增高。

悲观的存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被悲观吓倒。有了悲观,也就有了战胜悲观和取代悲观的信念。有了悲观,也就有了乐观与之相对。悲观虽然使人压抑,但悲观能让人们看到危机,看到危机存在的原因,为将来解决危机提供最初步的依据。冷静地看待危机,对待悲观,是最终战胜危机,最终战胜悲观的根本因素。不被危机吓倒,不被悲观打倒,是人类有史以来在各种危险环境中不断能够生存下来的必要条件。

在人类文明的历史上,危机是层出不穷的。面对危机,悲观情绪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但是面对悲观情绪开始漫延的时候,必然有一种与之相对的乐观情绪也会开始滋生。当然,乐观情绪有盲目的,也有清醒的。盲目的乐观缺乏客观的依据,而清醒的乐观是以现实客观的物质条件与精神面貌为基础的。总的看来,人类的乐观情绪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能够战胜悲观情绪的,而且人类在大多数情况下也是能够战胜危机,而最终赢得挑战的。

人类的未来也还会迎来更多的挑战。在面对这些未来挑战的时候,仍然有可能有悲观情绪的产生。这大概是无法避免的。有些挑战,甚至可能构成危机,而当人们对它还不了解的时候,想不出解决危机办法的时候,总会出现一些悲观情绪,甚至焦虑的情绪。虽然历史已经证明,这样的悲观和焦虑并不都是必要的,但它们的出现仍然不可避免。所以人类必须永远准备面对着这样不断出现的危机和挑战,也需要时刻准备应对这样的悲观与焦虑。这可以说是人类的宿命,是永远躲不开、逃不掉的。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矛盾的出现,人类也才有可能不断地前进。有人会说,哎呀,人类的命运真苦啊。其实,这种所谓命苦,所谓宿命,其实就是人类生存的常态。不单是人类如此,地球上的任何一种生命,其生存状态都是如此,战胜了危机,人类就能继续生存,而且还会不断发展,真扛不过去了,也就如同恐龙一般,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8176-1072157.html

上一篇:重奖学术论文是为了什么?
下一篇:风花雪月还是安身立命
收藏 IP: 111.201.74.*| 热度|

3 吕喆 姚伟 王从彦

该博文允许实名用户评论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9:1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