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anrong1945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tianrong1945

博文

物理学之美-浅析2013诺贝尔物理奖 精选

已有 12254 次阅读 2013-10-9 08:00 |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诺贝尔, 物理学, 希格斯粒子, 对称自发破缺, 质量来源

人人都追求美,物理学家也不例外,但到底什么是物理学的美,那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或者说只是一种感觉,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物理学家也难以赋予它科学而精确的定义。

狄拉克可算是是物理学家中追美之第一人。他清心寡欲,别无他求,唯独追求的是其物理理论之美。有他的名言为证:“使一个方程具有美感,比使它去符合实验更重要。”

狄拉克导出他著名的狄拉克方程后,为了追求他的理论的数学美,而作出了一个被称为‘狄拉克海’的美丽假设,预言了当时并不存在,似乎显得有些荒谬的正电子。

预言不存在的东西,犹如第一次吃螃蟹,是要有点冒险精神的。不过,狄拉克别无选择,为了他的理论之美!

后来,经过众多物理学家的努力,终于发现了正电子以及其它的各种反粒子。其实,科学史上的多次事实证明:成功的预言能够充分地体现美丽理论的强大魅力。上世纪60年代中期,物理学家们预言了希格斯粒子,然后,他们孜孜以求,期望等待着希格斯粒子登场,也就是为了完善和证实粒子物理学中的“标准模型”,证实物理理论之美。

物理,物理,究物之理,这是上天赋予物理学家的基本使命。究到现在,大家都听说过了:在粒子物理学中,究出了一个“标准模型”,后来,又有了一个不甚玄乎的“弦论”。弦论更玄妙一点,标准模型却与2013年的诺贝尔物理奖有点关系。

希格斯粒子是“标准模型”的宠儿,是被此模型所预言,而在2012年才被欧洲核子中心(CERN)所发现的标准模型的最后一个粒子,即媒体所谓的“上帝粒子”。

在标准模型中,物质的本源来自于4种基本力,以及6162?)种粒子。尽管标准模型还谈不上是一个“统一的物理理论”,因为它无法将那个顽固的‘引力’统一在它的框架中。但是,它却较为成功地统一了其它三种力:电磁力、弱力、强力,并且基本上能精确地解释与这三种力有关的所有实验事实。

標準模型共预言了61种基本粒子,其中包括36种夸克,12种轻子,8种胶子,2W粒子,另外还有Z粒子,光子,及希格斯粒子。

物理学家为什么会预言存在这样一种希格斯粒子呢?这与一个叫做‘自发对称破缺’的物理术语有关。

对称性不难理解,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人体。人体基本上是左右对称的,有左手又有右手,有左眼又有右眼。自然界还有许许多多对称的例子,对称是一种美。各种各样的对称性,或许也应该加上各种不对称性,构成了我们周围美丽的世界。

物理学家也早就注意到事物的对称性。并且,他们所建立的物理规律,各种方程,更是表现出对称的特点。也许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物理学家们所追求和探索的物质深层的某种对称性,就是他们所欣赏、且津津乐道的物理学之美。

然而,有一个如今看起来很简单的现象却曾经困惑物理学家多年。那就是说,自然规律具有某种对称性,但服从这个规律的现实情形却不具有这种对称性。换言之,在实验中却没有观察到这种对称性,这是怎么回事呢?现在看来,这并不难理解,那是因为科学家们已经为我们理清了思路,建立了理论,这个理论就是:自发对称破缺。

人们经常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这个专业术语。比如说,一支铅笔竖立在桌子上,它所受的力(物理定律)是四面八方都对称的,它往任何一个方向倒下的几率都相等。但是,铅笔最终只会倒向一个方向,这就破坏了它原有的旋转对称性,而这种破坏是铅笔自身发生的,所以叫自发对称破缺。

再表达得更清楚一些,就是说,物理规律具有某种对称性,它的方程的某一个解不一定要具有这种对称性。一切现实情况都只是‘自发对称破缺’后的某种特别情形,它只能反映物理规律的一小部分侧面(瞎子摸象?)。

再举大家熟悉的铁磁体为例。当铁磁体的温度在某个温度(居里点)以上时,分子磁矩分布是各向同性的,即:具有与铅笔类似的旋转对称性。温度降低后,分子磁矩随机地选择了某一个方向,成为在这个方向磁化的永磁体(和铅笔朝一个方向倒下的情况类似)。

如果我们想象,磁化磁体的分子中诞生了某种小生命。更进一步,不妨设想我们就处在那种小生命的地位。那么,在我们看来,世界并不是旋转对称的,在某个方向(磁化的方向)比较特别一些,能感觉到磁性!这儿可以用上一句中国成语:“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想想看,如果我们是从像磁铁那样一个有偏见的世界中来探索物理规律的话,我们得用多长的时间,才能认识到真正的大自然是旋转对称的啊。也就是说,自然定律的对称性一定要比我们能接触到的世界的对称性多得多。

以上例子听起来似乎荒谬,但却是我们做科研时真正面对的现实。

自发对称破缺的概念,首先是在凝聚态物理中被朗道提出、安德森发展,为了解释物质相变而用的,后来被嫁接到粒子物理中,再到了标准模型中,在那儿大显身手。

标准模型建立在量子场论的基础上,量子场论的基本思想之一是认为:最基本的物理实在是一系列充满空间的场,而每一种粒子对应于一种场。

四种基本作用力:电磁力、弱力、强力和引力,则是由于与其相对应的粒子的交换而产生和传递的。比如说众所周知的,电磁力是由光子所激发和传递。

自发对称破缺也会被激发和传递。我们用一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这点。

想象一大排竖立着的多米诺骨牌。每个骨牌面对着的情况类似于刚才所举的竖立的铅笔。不过骨牌遵循的规律是左右对称,不像铅笔是旋转对称。

一个骨牌的物理规律是左右对称的,但倒下后的位置(向左或向右)就不对称了。并且,只要有一个骨牌随机倒下了,对称性自发破缺了,便会诱发邻近的、再邻近的……以至于很远的骨牌一个一个倒下。换言之,这种‘激发’效应像一种波动一样,可以被传递到很远的地方。

‘一种激发的波动’,听起来有点像我们所说的电磁场中的光子。的确如此,物理微观世界中力的作用也可以被想象成是这样传播的。

再回到骨牌的例子。如果骨牌做得比较薄,倒下去很快,它的作用传播起来也很快,很快地就传到很远的地方,像光子那样。那时我们说,传播的力是一种远距作用,传播粒子的静止质量为0。而如果骨牌比较厚,倒下去时是笨笨地慢动作。那时候,骨牌效应传播不远就被衰减而传不下去了。这种情形就对应于某种短程力,相应的传播粒子则具有一个有限的静止质量。

这些概念:对称自发破缺、元激发等等,被粒子物理学家从凝聚态物理搬来研究基本粒子和场。这些粒子和场与我们刚才所举的现实生活中的铅笔和骨牌一样,也遵循某种对称性。不过,它们遵循的是比我们常见的对称例子更复杂的对称性,被称之为规范对称性。

在上世纪60年代初,物理学家在运用自发对称破缺理论来研究弱力、强力和电磁力统一理论的时候,碰到了一些麻烦,甚至一度似乎陷入绝境。事情是这样的:一个统一这几种力的理论应该是规范对称的,否则就会导致发散而得出不合理的荒谬结果。而规范对称的方程得出来的传递粒子只能是质量为0的粒子,这也意味着被传递的作用力是长程力。这个结论对电磁力没问题,但并不符合弱力和强力的情况。弱力和强力只在极短的距离起作用,在很短的空间和时间内就衰减了,因此,传递粒子应该具有较大的质量。

困难还不仅仅如此,不但作用力的传递波色子没有质量,其它组成真实世界的费米子,诸如电子、质子等,也都没有质量。这听起来像是个‘杞人忧天’的故事:“我们的世界明明是具有质量的,真不懂你们物理学家在说些什么?”当然,这只是说粒子物理学家研究了几十年的规范理论走入了困境,这个理论得出了一个没有质量、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世界。

物理学家们不愿意放弃看起来颇有希望的规范理论,而又要使某些基本粒子得到质量,为此想了许多办法。其中,希格斯机制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这种机制在1964年被3个研究小组几乎同时提出,其中包括两位2013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即比利时理论物理学家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国理论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以及其他4位主要人物,至于为什么以希格斯而命名,这其中有巧合或误会,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希格斯机制将规范场论带出了困境。希格斯机制的基本思想是假设宇宙中存在一种无处不在的希格斯场,当它与其它规范粒子相作用的时候,因希格斯场的真空态不为0而产生自发对称破缺,使规范粒子获得质量,同时产生出一个带有质量的希格斯玻色子。

希格斯机制的实质,有点像是将规范理论中所有的粒子都得不到质量这个困难,转移到一个统一的希格斯场的真空态上来统一解决。无论如何,它成功地解释了粒子惯性质量的来源。

1968年,温伯格和萨拉姆率先将希格斯机制引入格拉肖的弱电理论,用于统一弱力和电磁力的工作。他们三人因此而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包括希格斯机制的弱电统一理论,还预言了弱力的传递粒子WZ粒子,它们都是通过希格斯机制得到质量。这两个W粒子和1Z粒子于1983年在CERN被发现。

希格斯粒子本来是人为引入标准模型的,它的发现证实了标准模型基本正确,也让我们再一次见识了物理学理论之美。




2013年诺贝尔奖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7221-731262.html

上一篇:《硅火燎原》-23-物质的千姿百‘相’
下一篇:《硅火燎原》-24-霍尔效应大家族
收藏 IP: 24.1.57.*| 热度|

32 陈学雷 徐传胜 罗德海 王涛 应行仁 冷永刚 陈冬生 陈安 文克玲 田云川 王伟 强涛 黄彬彬 曹聪 韦玉程 李宇斌 刘全慧 邢志忠 罗强 刘世民 王国强 张启峰 胡洪涛 李帅军 qiue loujinshan ymytm yueliang002 luxiaobing12 seaocean wliming ddsers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6: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