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qs32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qs321

博文

幸福快乐的退休生活 精选

已有 1984 次阅读 2018-9-17 07:12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幸福快乐的退休生活

 

刘庆生

(中国地质大学)

 

退休生活是一个积极健康话题,值得科学网上展开讨论。况且科学网上的博主中不少属于退休人员。正如有人指出,目前在科学网上博文点击数排在100位中前几位似乎都是退休人员。由此可见,退休人员是科学网博文点击数的重要贡献者,为繁荣科学网做出了突出贡献,是值得尊敬和敬佩的人群。

在一次学校离退休干部座谈会上,领导点名要我发言。我发自肺腑地说:作为学校管理者要善待全体离退休人员。离休人员已经寥寥无几了,以下只用“退休人员”称谓。因为,“善待退休人员”的管理服务行为在学校可持续发展中具有深远意义。第一、善待退休人员体现了单位文化的“大爱”,让退休人员体会到几十年的付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尊重。退休人员除了充分享受“老有所乐”外,还会老有所为发挥余热,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继续为所在单位做贡献。第二、退休人员中“藏龙卧虎”,有的“社会能量不小”。每个退休人员涉及多个圈子,家庭、同学和朋友圈子。他(她)们有时会在不经意中给这些圈子成员以各种形式“义务”宣传工作单位,这笔财富往往被一些单位领导忽视。例如在我的亲属和同学中,既有企事业单位高管,也有政府高官。他们看到我们老两口退休后在单位继续享受到学校各级领导的关怀,生活很滋润,往往会在他们各自的社交圈子中宣传“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是个很有“大爱精神”的大学,这种广告的正能量效应不可小觑。第三、“善待退休人员”更为深远意义在于为在职人员起到“行为示范”作用。因为,退休人员的今天就是在职人员的明天。任何人,无论在职地位多么显赫,概莫能外。退休是任何“职场人”都要面临的人生状态的一个重要转折。因此,“善待退休人员”会让在职人员拥有归属感,激发全体在职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为单位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正如在职时一次学校学术委员会议上,一位老教授谈到,“我们要与地大荣辱与共”。我的发言得到出席座谈会代表的赞同。

我按照学校规定的法定退休时间办理了退休手续,因为工作需要院里返聘一年。那时我的科研工作还处在繁忙状态。但是,我必须接受人体衰老的自然过程,需要认真考虑和安排自己的退休生活,让退休生活既充实又快乐。为此,我制定了三条基本原则:1、教学科研活动采取渐退方式,让身心逐渐适应休闲的退休生活; 2、利用自身优势适度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为校内外学生和青年教师做点“布道”和“煲鸡汤”工作;3、加强亲友和同学联谊活动,老有所乐。为此,我的退休生活这样安排:

1、为了执行“减退式”退休原则,我需要继续适度做点科学研究。按照规定退休人员依然可以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此,我在2013年获批一项关于“大陆地壳磁性结构”方向的面上项目。项目是我在职研究方向的延续,执行期为20142017年。我的博文:“国家基金助我老有所为”做了介绍。同时我还应邀承担了国土资源部“深部探测”计划子课题以及参与ZJP教授负责的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这些项目属于自由探索性质的地学基础研究类型,成果产出以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为主。这时候真正体验了没有在职时科研指标考核压力的自由研究状态(不必计较论文数量),也是我主要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时期。多篇成果论文发表在国际地球物理专业主流刊物(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Solid Earth和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并得到同行的赞赏。例如国际著名“位场”地球物理学家美国地质调查局的Blakely教授高度评价我2015年发表在构造地质杂志(Journal of Structural Geology)论文,是一篇“位场应用的杰出案例” (your paper as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potential fields ,,,)。这些成果体现了“地学基础研究”科研积累的重要性。

退休几年来我依然出席少量相关学术会议和学术访问。例如20126月访问爱尔兰高等研究院,并在地球物理研究部做学术报告以及2016年参加武汉大学召开的“地球科学前沿国际研讨会暨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2016年会”并做“地球物理的挑战”报告及2014年中国地球科学联合会年会做专题特邀报告。预计今明两年将是我基本告别学术研究,专心享受退休生活阶段的开始。

此外,我接受学校教务部门邀请承担了一届学校本科教学督导以及承担李四光学院“地球科学菁英班”多个班的班主任(聘期到2019年)和2018年颁发的学务指导老师。我还先后参加浙江大学地球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研究所及学校有关教授的博士研究生答辩等公益性工作。

我退休后服务本科教学工作的一件重要活动是2016年下半年受聘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高年资教师”岗位,为2014级本科生主讲“地球物理学”课程和适量教学督导服务工作。作为一位高年资教师,充分发挥多年的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学科优势,圆满完成任务。课堂教学效果令人满意,正如学生们给我的信中表达的:“知识是学到的一方面,但最重要的是一种态度。我很喜欢老师的笑容,不仅仅是因为亲和力,而是觉得看到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感谢您这段时间来对我们的悉心教导 ,以及对我们科研小组的耐心指导。听您的课除了专业知识, 亦获益良多,也看了您科学网上的文章,对我很有启发。在我心中,您是位儒雅博学,又十分好学的令人尊敬的长者,在心里偷偷的希望自己以后也能有您的一点风范”。这些溢美之词满足了一个长者的“虚荣心”。学生的“赞誉”让我感到虽然年逾古稀,依然可以发挥余热,让退休生活过得充实有意义。

2、丰富多彩的社会公益活动。作为一个在大学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几十年的退休教授,通过总结自己大学生活及教学和科研经历中的多元特征案例和几十年来与时俱进的大学生活,学习总结提出了两个社会公益报告。一个面对大学本科学生的“我谈大学生活”。这个报告自2015年以来先后在校内外报告多场。另外一个是面向科研工作者的报告“做自己的科学研究”。这个报告自在职的2008年开始,初期是面对学校应届博士研究生的“科学方法论”课程十讲中的一讲。退休后对报告不断补充优化,在校内外报告10多场。两个公益报告收到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面向社会公众的公益活动是我退休后的“主要”事务。除了两个公益报告外,还在退休半年后开通科学网,以博文和评论形式积极参与科学网活动,传递社会正能量。迄今在科学网提交了原创博文300余篇,约有70多万字,其中20多篇博文在中国科学报、科技导报、今日科苑、金融博览和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等报刊转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效应。

4、积极参加同学和亲友聚会活动,享受亲人之间骨肉之情和天伦之乐。此外,基于我们中学和大学同学之间深厚感情,退休后大家休闲时间充裕,我组织和参与多次规模不等的同学聚会。例如高中毕业50周年活动,部分初中同学毕业51周年聚会和大学同班同学的多次聚会活动。曾国藩说过:人生“少年不得经顺境,中年不得经闲境,老年不得经逆境”。我当下正值老年光景,需要尽情享受幸福快乐的“顺境”退休生活。  

祝愿全天下退休人员幸福快乐!

2018816日初稿,916日完成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3617-1135218.html

上一篇:科学网是一面镜子
下一篇:祝贺,回忆,希望
收藏 IP: 59.71.151.*| 热度|

3 郑永军 木士春 王启云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3: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