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ng9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ng9038

博文

商时的夷羿族团

已有 4291 次阅读 2020-4-22 11:05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商时的夷羿族团

三、商时的夷羿族团┄┄

          甲金文中的𠤕()和亚其𠤕(

                                                                       作者:李 沣

(一)、甲骨文中的𠤕(

在有关殷商的历史文献中,尧及夏时的夷羿、后羿销声匿迹了。但殷商甲、金文中,却大量保留了“”这个象形字。著名考古学家王树明先生释此字为射神后羿的象形,从这个象形字的各个构件看,此字确实符合文献中对羿的描述。我认为此说有据,客观而全面。(34)(详见《探寻寿光古国》第三章,齐鲁书社2011年版。)

1、祖庚、祖甲时贞人𠤕

现有很多甲骨文残片,其占卜内容已很不完整,但“𠤕贞”却十分明显,甲骨文“贞”字为“”。如下图一、二:

                                   图二


 



图三

 那时王的祭祀、征伐以及其它大事,甚至小事,时时向神请示,在卜辞里叫做贞。贞由史官担任,就能和王常在一处。”(35)(王献唐:《山东古国考》第188页,青岛出版社2007年版。)因此,𠤕是贞人、史官,常和王一处。

𠤕贞的卜辞有:

“戊子卜,贞,王曰:余其日多尹其国二侯上兹眔□侯其□□□□周。”(《合集》23560

贞。”(〈合集〉2358923590

“乙酉卜,贞其又于我日旬。十一月。”(〈合集〉23591

“□未卜,〔贞〕,其日旬┄。(〈合集〉23592

“□□卜,〔贞〕,┄其方┄。(〈合集〉23593

①“辛巳卜,贞,多君弗言,余其有□,庚亡,九月。”

      ②“辛巳卜,贞,惠王衻,亡害。”(《合集》24132

 ①“已亥卜,贞,今夕亡□(忧)。”

②“庚子卜,贞,今夕亡□(忧)。”

      ③“辛丑卜,贞,今夕亡□(忧)。”《补编》8064

 ①“癸酉卜,贞,旬亡□(忧)。在七月。

      ②癸未卜,旬亡□(忧)。在八月。

③癸巳卜,贞,旬亡□(忧)。在八月。

④癸卯卜,贞,旬亡□(忧)。在八月。

⑤癸丑〔卜〕〔〕贞,旬亡□(忧)。在九月。

⑥癸亥卜,贞,旬亡□(忧)。在九月。”(《合集》26664

与此类似的贞卜还有《合集》266652666626667266682666926670266712667226673

甲骨学界普遍认为是祖庚、祖甲时的贞人。伊藤道治先生把甲骨文二期(即祖庚、祖甲时期)贞人分为三群:大、出、兄、逐为一群,称大群;尹、冎、旅、行、即为一群,称尹群;、喜为一群,称群。第一群即大群,属于旧派,是祖庚时的贞人;第二群即尹群,属于新派,是祖甲时的贞人。而群,即“、喜,是作为联结这两群的中间群”,“即大概可以说尹群代表的新派开始于祖甲时代,尹群以外的两群莫如说作为祖庚时代的贞人,跟祖庚之父武丁时代的第一期贞人一起都属于旧派。”36(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中华书局2002年版,第83页。)

2、武丁时的王官“

”的一半属于旧派,也就是与祖庚以至于武丁时代的贞人属于一个文化宗教系统,因此,作为贞人“”,他的历史可以追朔到武丁时期。《合集》12532,即甲骨文一期,如下图三:

              图四

卜辞内容是:“贞今┄王占曰:,兹气雨。之日允雨。三月。”与此内容相似的卜辞还有:“王占曰:兹气雨,之日允雨。”(《前》7362)说明“”已经出现在武丁王的身边,尽管身份不明,但他是商王武丁左右的一分子是肯定的。对此问题,王献唐先生有段很精彩的论述,他说:“祖庚和祖甲兄终弟及,两位合起来的年数,不过四十年。为祖庚时贞人,祖庚在位只有七年,若七年内生了,不会把个孩提小儿来作贞人,当然是祖庚以前武丁时生人。他到祖庚时是甚么年令,无法知道。但绝对不会为青年,青年当不了那时的史官。史官属于内臣,要有相当资历,在武丁时期必已早为王朝服务但非贞人;因为武丁期卜辞一些贞人中,没有他的名字。这样看,是武丁、祖庚、祖甲三朝旧臣。”(37)(王献唐:《山东古国考》,齐鲁书社1983年版,第90、91页。)

   骨扳的背面为:“王占曰,其┄┄在高羊。”高羊,即高阳,是颛顼的氏名,也是颛顼帝都,尽管后世说法各异,但似应即帝丘,今河南濮阳。作为氏族的高羊,是以弓矢为图腾的氏族,见下图:








            图五

表明颛顼族裔,高阳也是的居地。

3的武官地位

《合集》24317:①“〔丙〕辰〔卜〕,旅贞,翌丁巳,至,在师)。”②“来┄自(师)。”

《合集》24318)①“贞亡尤。在(师)卜。” 

 

是说旅在师)这个地方贞卜,卜辞显示,“翌丁巳”就是明天的丁巳时,将来到,而且是“来自师)”,是说“”是从他的军事驻地来的。这里的“师)”与“缶师)”、“虎师)”、“雀师)”一样,都是指方国的军队。是说“”在王畿的附近驻扎着自已的军队。这时的“”是贞人也是武官,是位军事长官,这个武官职位,是从他的前辈那里继承过来的。

4、贞人的特殊地位

                      图六

《合集》24132

①“辛巳卜,贞,多君弗言,余其有□,庚亡,九月。”

 ②“辛巳卜,贞,惠王衻,亡害。”

李学勤先生释为:“就是辛这一天,‘’来占卜,多君(指朝中的有些贵贵中大臣)没说庚这天是不是还要进行祭祠,有没有什么问题。对贞却说,让王来祭礼好不好。很明显,这里的余是本人,而不是王。”(38)(李学勤:《古文字与古文明:二十一世纪初的认识和展望》,先秦史研究室网站,2006年6月2日。)

《合集》23805

①“丁酉卜,贞,多君曰:来弔以□□。王曰:余其禀。从王。”

 ②“丙寅卜,贞,卜竹曰:其ㄓ于丁□。王曰:勿寿,翼丁卯率,若。”

卜辞①,李先生的释文是:“这是贞,多君说,‘有人会带来一种东西’,王说:‘我会去看看’,最后‘’说这个占卜的结果我们听王的。这很明显是‘’的卜辞而不是王的卜辞。可见‘’在朝中是很管事的,他跟王及其它大臣的意见不太一致,最后他说从王。”(同上)

卜辞②,李学勤先生的的释文是:“‘’在丙寅这天占卜,卜竹说:‘用□来祭礼丁’,而王的意见不同,说:‘不要这么做’,然后‘’建议:‘到丁卯那天再这么做’,结果王同意了。”这些卜辞如李学勤先生说的,“在朝中是很管事的”(同上)在王朝里有很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他和商王,和诸大臣,存在着一种微妙的关系,形似超脱,实为一锤定音,起着一种维护商王权威,协调解决矛盾的作用。

5、武乙、文丁时的

上述卜辞释例说明,是祖庚、祖甲时的贞人。但甲骨文四期,即武乙、文丁时的卜辞中,也出现了的身影。

⑴、“亥贞以”(《合集》32908)

⑵、“以”(《合集》32909)

按照甲骨文断代,商王祖庚、祖甲是甲骨文二期,廪辛、康丁是甲骨文三期,武乙、文丁是甲骨文四期。武丁时就在王的身边,如果武乙、文丁的时的与武丁时的为一人的话,此人至少也得80多岁,因此也可能武乙、文丁时的是另一人,是的后人,也是职称或族称。王长丰先生说:“‘方国、族、(姓)氏、私名’等内涵有时是合而为一的,而族、(姓)氏、则多由方国名、私名等演化而来。”(39)(王长丰博士论文:《殷周金文族徽整理与研究》)疑,本来是私名,后来演化为族氏名。

(二)青铜器铭文中的亚𠤕(疑)

在殷商铜器中,“亚𠤕(疑)”器是个十分庞大的集群,如下图:

 

 

  

 

 

     图七.jpg

                            图七

雒有仓先生统计,“铭有‘亚𠤕’族徽的铜器总数共有102件,数量约占𠤕族铜器总数的80%以上。”(40)(雒有仑博士论文:《商周青铜器族徽文字综合研究》第198页,2006年)王献唐先生在《黄县㠱器一文中列出“亚𠤕”器19件,认为金文中的“𠤕”就是卜辞中的“𠤕”,“他是祖庚、祖甲时的人,铜器约那时铸造,有的或在前。”(41)(王献唐:《山东古国考》第195页,青岛出版社2007年版。)

“亚𠤕”是个族徽符号,“𠤕”是私名,即族长名,亦即卜辞中的贞人。“亚”,学界有多种理解,陈梦家先生“将之归属于武官。┄┄卜辞中的‘亚’可以‘保王’、‘保我’,可见其关系。”(42)(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第511页,中华书局1988年版。)曹定云认同陈说,并进一步论述为:“‘亚’是一种武职官名,担任这一职官的通常是诸侯,┄┄此等诸侯的地位似在一般诸侯之上。”(43)(曹定云:《“亚其”考——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探讨》,《文物集刊》第2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岛邦南先生说的更明确:亚“是殷室的将帅,其职世袭。”(44)(岛邦南:《殷墟卜辞研究》第1097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

据何景成先生考证,此类“亚𠤕”主要出土于河南安阳,一部分出土于河南洛阳、上蔡和河北邢台。这也说明,𠤕的活动中心在殷都安阳,及安阳的南北。

在安阳大司空墓地出土的铜器中,比较突出的是“亚𠤕钺”(《集成》11744—11746)和“亚𠤕斧”,另外还有“亚𠤕矛”四件,即《集成》(11434-11437);“亚𠤕戈”七件,即《集成》10830-10836)见下图:

                       图八

《史记•殷本纪》说商王当年“赐(周文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也就是当王赐予诸侯或臣下征伐之权时,把赐予斧钺作为凭信和象征。曹定云先生还说:“钺是商代一种身份的象征,出土钺的墓一般为大墓,墓主身份为武官,这和𠤕带有亚的称号也相当。”(45)(曹定云:《“亚其”考——殷墟妇好墓器物铭文探讨》,《文物集刊》第2辑,文物出版社1980年。)因此,亚𠤕铜器中的斧钺矛戈,无疑还有大量弓矢(弓矢无法保存),在商王畿出土,表明“𠤕”是保卫王的武官,是将帅,“𠤕族团”是商王的近卫军和精锐部队。

 

甲文中的“”是贞人,是族长名;金文中的“亚”,是族长名、将帅名及所率领的武装集团的总称。“ ”即羿,自古以来就以善射著称,是个能征善战的氏族集团。

商时没有常备军,是军民合一,伊藤道治先生说:“这个时代主要以军事的形式进行移动,也不否认族集团是构成其(军事)集团的基础。由血缘组成集团,借助族集团而构成邑,该邑又成为军队编制的一个单位。”(46)(伊藤道治:《中国古代王朝的形成》第125页,中华书局2002年版。)

)是贞人,又是王室近卫军的统帅。因为担任保王的任务,其军事驻地,就在殷都周边,即“亚”器出土的安阳侯家庄、大司空村。但“亚”又是个军民合一的氏族集团,他有供生产、生活用的大片土地,即“借助族集团而构成邑”。

卜辞有:“……贞……雨其…..我妣”(《合集》22577)

铜器中有“亚耜”,这是纯农器。另外还有“亚刀”等。说明这个族团除去能征善战外,还有土地,有耕耘,还是个农业生产单位,这是他的经济基础。

族邑地在何处?很可能就在祖先的封地“鉏”,即河南滑县,滑县离安阳不远。

 

(三)关于“亚其𠤕

   殷商中期铜器中,出现了“亚其𠤕(疑),这是个复合族徽,是“亚𠤕 )”族与“亚其”族的合二为一。

            

                    图九

前面记述了甲骨文中“𠤕”,是贞人,而铜器中的“亚𠤕”的“𠤕”,是人名,也是氏族名。按照对“亚”的理解共识,“亚𠤕”的“𠤕是这个𠤕族武装集团的首领、统帅 ,是王的近卫军司令,具有很高的地位。                                     

“其”或“亚其”,在殷商时期也是个独立的而且十分强大的氏族集团。

我在《探寻寿光古国》中列出“其受年”,即关于农业收成之事的卜辞五件(《合集》09839、09876、09894、09895、09896);“其氏”卜辞10件(《合集》00274、09082、09092、09117、09119、09124、09094、13514、17934、17264。)氏,郭沫若、胡厚煊俩先生均释“氏”为“呈贡致送”之意,因此“其氏”、 “其入”都是其氏族向王进贡。(47)(李沣:《探寻寿光古国》第102—112页)

卜辞“庚申卜,王,侯其立朕史人。”(《合集》01022)胡厚煊、胡振宇两先生说:“史”就是武官,“立史”就是武官任命的仪式,并说:“至于卜辞为什么只有在西方才立大史,只有在南方才立三大史,这或是因为殷武丁时期主要敌人是在西方和南方的缘故。”(48)(胡厚煊、胡振宇:《殷商史》第108、11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表明侯其,即其侯是被武丁王正式任命为守备西方的武官,也因此山西留下了“其”的地名。

另外诸侯国名通常又可作地名,因此卜辞有“在其”的记载。还有、“亚其”、“侯其”、“贞其死”、“其氏齿”等卜辞40多件。(参见《探寻寿光古国》第102—112页。) “其”在卜辞中是族长名或国邑名,所以卜辞中又可称“其侯”。一期甲骨文中有大量关于“其”或“亚其”的卜问,表明“其”或“其侯”,生活在武丁王的身边,具有很高的地位。

殷商铜器中也的大量的“亚其”器,《殷周金文集成》载“亚其”25件,其中18件出自妇好墓。妇好,是商王的配偶,是位能征善战的女将军。而“亚其”器在妇好墓中大量出土,表明“亚其”首领和“亚其”族团,是妇好的得力助手和主力军。

                          图十

关于“亚其”族的住地或邑地,学界根据文献中的“箕”字,有河北沙河、北京琉璃河、山西湿州蒲县等多种说法,但作为妇好的主力军、保卫王的近卫军,这些地区都离王都较远,把两地联在一起着实免强。其实,王畿附近古卫地有淇山、淇水、淇县,这里应该是“其族”的第二故乡。这与“𠤕”氏族第二故乡,位于卫南的“鉏”,是近邻。因此两族合二为一,也有地缘的因素。

《广雅疏证》注云:“鉏,齐谓之兹其。”《仑颉篇》也云:“鉏,兹其也。”鉏,齐人谓之兹其,我们虽不知“鉏”与“其”的内在的机理,但这暗示作为鉏地的羿邑,与伯益的“其”有着内在联系。

这里要需要说明,“𠤕族团”和“其族团”,都是东夷少皋之后,他们的根据地在潍淄地区,他们是随颛顼西迁到今濮阳地区落脚的,因此他们在河南的居地都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亚𠤕”、“亚其”是两个独立的、历史悠久的、能征善战的氏族,两个氏族祖地、官职及商时的居地,都有内在的连系,所以两个氏族合二为一了,他们的氏族徽识也合为一体了。按照学界对复合族徽的理解,一是复合族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氏族的结合的标识,二是复合族徽是一个族的分支。按照第一种理解,这两个氏族都是保卫商王的近卫军,在一个大的军事单位例如“师”的单位中并肩战斗,久而久之,他们紧密结合在一起了。卜辞中有“𠤕 )(师)”,伊藤道治认为“师应是由几个这种族或邑集合成的部队”,也许“亚𠤕”、“亚其”,因为同属于一个师的编制,然后结合在一起了,这是一种可能。根据对族徽的第二种解释,即“一个族的分支”,也顺理成章,因为他们都是东夷少皋之后。

其,学者都释为“箕”,“箕主簸扬”之箕,即簸箕,此释非常不确。其,是编织的盛物器,因地域不同,有多种形状、用料、用途,是人类狩猎采集阶段最主要、最普遍的劳动工具,统属筐、篮、篓、莒之类。狩猎采集在先,簸扬五谷的农耕社会在后。

其氏族是伯益后裔,“伯益为其氏可知的最早祖先。”(49)(王永波:《“己识”族团考》,见《东夷古国史研究》第二辑,三秦出版社1990年版。)其氏族祖地在潍淄地区的益都侯城、益县,即今寿光地。

有的学者认为“其”是“箕‘的本字,商纣时的“箕子”,就是“其”、“亚其”的后裔。“总的说来,殷商箕族本是从王族子姓成员中分化出来而另立徽识的一支。该部族的首任族长可能为武丁诸子之一。”(50)(王长丰博士论文《殷周金文族徽整理与研究》)这样就把“其”、“亚其”归到了商族系列,使问题更加复杂,因为涉及到了商族起源问题。

前面认为“其”族是伯益后裔,但伯益与商似乎拥有共同的祖先。《史记》载:殷契母简狄吞玄鸟卵生契,伯益祖女修吞玄鸟卵生大业(伯益父),因此伯益父与商契,都是玄鸟所生,两者共祖。

古益县有“咼宋台”“‘咼’与‘契’之另写‘卨’字少两划,古或当为一字。”(51)(景以恩:《炎黄虞夏根在海岱新考》第126页,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版。)因此“‘商’即商丘,契与相土所居最早的商丘之地不在河南,而在今天的山东寿光境内。”(52)(景经恩:《商族源于齐东新探》,《学术月刊》1996年第10期。)

青州苏埠屯大墓中出土带“挚”字的铜器,如下图:

图十一

《世本》:“少皋,黄帝之子,名契。”《帝王世纪》:“少皋帝名挚”,因此,青州寿光呙宋台之“呙”,是“”的简体,呙、、契、偰、挚,古字通。

如此说来,商的祖地在潍淄的寿光,伯益的祖地也在今寿光,说伯益的“其”与商的“箕子”共祖也许是历史的事实。

(四)、关于“亚𠤕

在殷商金文中出现了“亚𠤕”或“亚㠱侯𠤕”,如下图:

 

 


                 图十二

㠱,是“己”和“其”的合文。前面已经提到,“其”是武丁时的一个重要国族或曰氏族集团。“己”,也是武丁时的一个重要国族或曰氏族集团。

己,是贞人,卜辞有:“己亥卜,己贞,子商妾娩,不其嘉。”(《合集》14036,一期)饶宗颐、丁山、姚孝遂、岛邦南等都坚持己为贞人说。丁山先生还曰:“此贞人己氏,宜即‘自己入’之己,亦即‘训于王’之祖己。”(53)(丁山:《甲骨文所见氏族及其制度》第101、102页,中华书局1988年版。)

                                 图十三

己,也是殷商的诸侯,见(《合集》40621,一期。)并不断向王进贡,卜辞有“自己入”、“己氏”。己侯有自己的邑地,卜辞有“辛其雨,吉己。”“王占曰,其亦卣雨,隹己。”(《合集》14468,一期)

己,还是商的酒正,卜辞有:“甲午卜,量贞,己中酒正,在十月二。”(《合集》41322,一期)

关于“其”。前面已详细举证和分析。

因此,“㠱”,是个族徽符号,是“己族”与“其族”的联合标识。但有的学者认为“㠱”即“其”,“其”字上面加“己”,是因为“古文字有一惯例:某一字音在某一时间或空间有了变化,新音和旧音交混,一些读旧音的要标明本读,每在字的一方加注一个与旧音相同的字,使人一看知为何音,略等于近的注音。”(54)(王献唐:《山东古国考》第130页,青岛出版社2007年版。)王献唐先生把“己”用为“其”的注音,此说不确。我在《纪国与㠱国研究综述》中已对此说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考证,其要点有二,一是此说不必要,二是此说不允许。

“其”,古音两读,一读qi音,一读jǐ音。《诗•扬之水》:“彼其之子”,郑笺:“其或作记,或作己,读声相似。”所以《国语》、《韩诗外传》也引作“彼己之子”。在同声假借、音近义同的古代,在“其”字上加注音“己”没有必要;再就是“己”是王身旁的一个重要国族,己是贞人,己侯是王官,把一个重要国族的徽识作为另一国族的注音,这有违礼制,并会在宫廷及诸侯间造成混乱,因此把一个国族的徽识作为另一国族注音符号是不允许的。

曹定云先生认为“‘亚其’与‘㠱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其区别在于有时间的先后的不同与地望的不同;其联系在于同一家族不同时侯的两次分封。”认为“‘亚其’在武丁时已是重要诸侯”,而“‘㠱’侯出现在甲骨文第三期以后”(55)(曹定云:《殷墟妇好墓葬铭文研究》第12页,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但甲骨文一期就有“己”和“其”的连文。如下图:

                   图十四

对《合集》9570中的个别字,学者有争议,但卜辞的大意是:“甲子日占卜,贞人问卦,问次日乙丑施用粪肥于‘己其’田(或者在‘己其’田锄草)会不会遇雨?”这里在的“己其”是名词,是地名,肯定也是国族名。由此可知,“己”、“其”两族的联合始自武丁时。两氏族徽文的连缀、联结,不管原因和机理如何?都表明两族已经合面而为一了。同时,此“己”也绝不是“其”的注音符号。

 

当然,一期的“己其”合文与五期(帝乙、帝辛)(《合集》36416)时的合文有差别,但没有实质性的差别。

总之,“𠤕”是个复合族徽,是“己族”、“其族”和“𠤕族”的联合,或者说是一个母族的分支。因为己、其、𠤕三族,都是东夷少皋之后,都是随颛顼帝西迁到帝丘即濮阳地区的。

三族联合的背景、起因、机制,虽然无法完全弄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他们都属于使用弓箭的氏族。

⑴、𠤕族,即夷羿族,善射之族。

⑵、己族,罗振玉谓“己象隿射之缴”,郭沫若从罗说,并谓“己”当“隿”之本字。“己”即系在箭上的生丝,如

 ⑶、其族,伯益后。“其”,泛指编织的盛物器,其中一种“其”的功能就是盛箭矢。《周礼•司弓矢》:“田弋,充箙笼矢,共矰矢。”注云:“笼,竹箙也。”竹箙,即笼,是用竹子编的盛矢器。《国语》:“檿弧箕服”,箕,也是盛弓箭器,而“箕”的本字为“其”。

伯益又名大费,费本字“弗”,弗与弓有关,《说文》:“弗,挢也。”段注:“矫,各本作挢。矫者,揉箭箝也。”弗,制造、捆绑弓箭的手艺。甲骨文茀,原为弋射所用矢名,《周礼》云:“矰矢茀矢,用诸弋射。”弗()、叔()、夷()都像矰矢系缴形。伯益的“益”又写为“翳”,《说文》曰:“医,盛弓弩矢器也。”

总之,三族都是东夷崇尚弓箭、善射之族,三族基于血缘、地缘、职缘的关系,其世世代代相友、相交并合为一体,具有客观的必然性。

  从《合集》9570还可以看出,在“己其”的联合中,以“己”为主,己在上,己字大。“己国”为姜姓,因此“㠱国”也为姜姓。这个“己其”与寿光出土的 (竝)同类。

(五)、亚族团中的人物

把亚族团中的人物关系理清,是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第一、尽管亚族器很多,但带文字的铜器很少,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第二、铜器中的文字信息与甲骨文中的信息至今还没有找出其完整的衔接、对应关系;第三、亚族团,不是单一的氏族,而是己、其、三族的联合体,或称部落联盟,这样他们的子孙辈就交叉在一起,关系很难理清。

1、“亚其族团”中的父系人物

王献唐先生在《山东古国考》一书中,列出㠱国铜器43个器号,共73件。第21至39只有“亚”二字的器,十八件是自造器,第10 至19中有父乙器六件,父己器、父丁器、父戊器、父辛器各一件。他说:为什么父乙祭器特别多?“因为父乙就是𠤕,“更可推知中期晚期三位侯为父乙造器的,不是的𠤕儿子,便是𠤕的侄子。”‘晚期前一段一位不知名的侯,既造父乙簋,又造父己簋,当然乙和己是兄弟。以后一位侯名孝,铸造祖丁卣。┄┄大抵丁和乙、己同为兄弟。孝是𠤕的孙子辈行。”(56)(王献唐:《山东古国考》第204、205页,青岛出版社2007年版。)

                     图十五

按王先生对器的分折,𠤕兄弟三人,𠤕即乙,另外还有己、丁。但王先生还列出了第18器“父戊簋”和19器“父辛觯”,按前推论,戊和辛也应是𠤕的兄弟。如果加上戊和辛,𠤕的同辈兄弟就有己、丁、戊、辛五人。

《集成》05177:“𢦚易(赐)孝,用作且(祖)丁□。亚中㠱侯𠤕。”从铭文看出“孝”是祖丁的孙子。因丁、𠤕同辈,把丁称为祖者的孝,就是𠤕、丁的 孙子辈。《集成》09099:“丁末,𢦚商(赏)𢓊贝,用作父辛彝。亚𠤕。”𢓊和孝都受𢦚的赏赐,看来“𢦚”是𢓊和孝的长辈。“亚𢦚𠤕 (《集成》00828),表明“𢦚”也是𠤕乃㠱𠤕族中的重要人物,而且也是位武官。

 

 

 

                图十六

《文父丁簋》(《集成》04138)铭文为:“𢦚商(赏)小子□贝十朋,才(在)□□,惟𢦚令伐人方䍙。”惟𢦚令伐人方,是说𢦚是可以号令参预征伐人方的各氏族的总指挥、司令员。在殷末,受𢦚赏赐的有孝(《集成》05177)、𢓊(《集成》09099)、𣔵妇。(《集成》07312)、隹(凤)(《集成》03712)、小子□(《集成》04138)等。(57)(详见《探寻寿光古国》第184—188页)

《集成》07412:“𣔵妇赏于𢦚”, 𢦚用作尊“臤()彝,这里𢦚”又为“臤”作彝,这里的“臤”,是人名,也是族徽。

臤,甲骨文为(),一目,此象形字似应释为“𥃫”,而不应释为“臤”。

图十七

与“𥃫”相关的金文有《隹簋》(《集成》03712)、《父丁鼎》(《集成》02318)、《仲子觥》(《集成》09298)见图十七。《父丁鼎》的铭文为:“(泓)作文父丁  𥃫   。”《中子觥》的铭文为:“中子㠱作文父丁尊彝。𥃫   。”

后两器都是𥃫的儿子泓为父丁𥃫作的器,而泓,又称“中子㠱泓”,因此泓是㠱国族人无疑,属于㠱系,非𠤕系子孙。由此可见,“亚㠱𠤕”不是单一的𠤕系,而是“己、其、𠤕”的联合体。

后两器中有三个怪异的符号,即像鸟登鼎,亦即《高宗彤日》中的“飞雉升鼎”,张碧波先生曰:“由㠱之后裔作器以资纪德,雉鸲之异为商王武丁的大事,这个㠱,就是殷商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祖己。”(58)(张碧波:《论武丁与傅说、祖己》,《黑龙江社会科学》2004年第2期。)这又引申出了㠱氏族的非凡历史。

2、“亚㠱𠤕”族团中的母系人物

《小臣邑斝》中的母癸:

                         图十八

《小臣邑斝》(《集成》09249)铭文为:“王易(赐)小臣邑贝十朋。用作母癸彝,隹王六祀,彤日在四月。亚𠤕。”“亚𠤕”是族徽,小臣邑是该族的首领,小臣邑的母为癸。

为母癸作器的还有,如《集成》05295“亚㠱𠤕作母癸”,与此器完全相同的还有《集成》02262、09245、05888、07297、07298,共六器。可见为小臣邑的兄弟。

与此七器相关的是《集成》05292(1—2)、05293(1—2 )、05294(1——2),其铭文均为:“亚其𠤕作母辛卣”,这里是“亚其𠤕”,不是“亚㠱𠤕”,两者肯定有区别,这六器的时间比上述七器要早。

 

完稿于2020年4月22日星期三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1609-1229585.html

上一篇:夷夏之争是个伪命题
下一篇:[转载]《人类简史》作者尤瓦尔·赫拉利 : 每一次危机也是一次机遇
收藏 IP: 113.45.80.*|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3: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