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feng903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lifeng9038

博文

也说伯夷与伯益

已有 6630 次阅读 2018-12-4 18:39 |系统分类:论文交流| 伯夷与伯益, 炎帝后与黄帝后, 先秦史

也说伯夷与伯益    作者;李沣

网友公子高在说姜太公世系时说:“齐太公姜尚,俗称姜太公,后裔姓氏众多,据统计有100多个。但是关于姜太公先祖特别是伯夷以来的世系,流传范围最广的一个版本是:‘伯夷─若木─费昌─仁昌─天英──敏──宇─清──典──倚─拜─世长若─范─安世忠贞─绍良─庵年─卿──筠生─姜尚(姜太公)。’但是,这个世系表有硬伤,若木、费昌是黄帝后裔伯益的后代,而非炎帝后裔伯夷的后代。”

无独有偶,覃氏文化族谱亦曰:“清代以来,覃氏族人编写的一些覃氏族谱,都把商末周初的伯夷、叔齐列为覃氏祖先。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更有人把舜、禹时代的伯益列为覃氏的始祖。

而所谓天下第一井的发现者、新蔡县文联主席谢石华介绍,他通过查阅大量的历史资料,发现新蔡县一柏二石三眼井是中华人凿的第一眼水井。 因伯夷首先发明了凿井术,此井又有“天下第一井”之誉。          

但《世本》明载:“伯益作井”、“化益作井”。谢石华先生把作井者的“伯益”变成了“伯夷”。

总之,目前族氏文化研究中,把伯夷与伯益混淆的情况并不罕见。其实这个问题古史研究中也存在。

丁山先生在《古代神话与民族》一书中说:炎帝为火师,“夫而后知火师即掌火,掌火即山虞。故《管子•立正》,省官‘修火宪,敬山泽,虞师之事也。’虞烈山泽,故炎帝又有烈山氏之号。”但《尚书•皋陶谟》则谓之虞云:“帝曰,俞!咨!益!汝作朕虞。”《孟子•滕文公》则谓:“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泽而焚之,禽兽逃匿。”这样,伯益掌火、烈山,就与烈山神炎帝联在一起了。

《论衡》:“禹、益并治洪水。”《史记》载:“禹乃遂与益、后稷奉帝命,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论衡》、《史记》说佐禹治水的主要是伯益,或者说禹与伯益、后稷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但《国语•周语》说:禹治洪水,“共之从孙四岳佐之,高高下下,疏川、导滞。”《史记》说四岳“佐禹平水土甚有功”。文献中把佐禹治水者的伯益、伯夷,有些混淆了。

关于嬴秦之祖,《史记•秦世家》云:秦之先,帝颛顼之苗裔孙曰女修,女修生大业,大业子大费,大费即伯益,舜赐姓嬴氏。但《文选》班固《幽通赋》:“嬴取威于伯夷兮”,把嬴姓做为伯夷之后。

另外,有的学者考证,皋陶即伯夷。童书业先生在《五行说起源的讨论一文中说:“《尚贤中》云:‘若天之所使能者谁也?曰:‘若昔者禹、稷、皋陶’是也,先王之书《吕刑》道之曰:‘乃名(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哲(折)民惟刑;禹平水土,主名山川;稷隆(降)播种,农殖嘉谷。三后成功,惟假(殷)于民。’,据此,是皋陶即伯夷也。”杨宽先生引《吕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和《淮南子》“故皋陶暗而为大理,天下无虐刑”后说:“此证之职司,可知伯夷、皋陶为一神也。”所以他的结论就是“许由即伯夷,又即皋陶,既证之矣;则伯夷亦即皋陶也。”

但皋陶偃姓,《帝王世纪》载:“皋陶生于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赐姓曰偃。”偃姓,少皋之后。伯益,赢姓,《说文》:“赢,帝少皋之姓也。”偃、赢同为少皋后,偃、赢乃一声之转。皋陶、伯益同姓,均为少皋后裔,因此孔颖达《尚书正义》曰:“益,皋陶子也。”

如果伯夷即皋陶,伯夷为姜姓,西方之人,皋陶为偃姓,东方之族;伯夷为炎帝后,皋陶为少皋后。如果伯夷即伯益,伯益为皋陶子,这中间的矛盾太多,关系很难理顺。但如杨宽先生所说:“盖皋陶、伯夷与伯益传说之淆混,由来旧矣。”这种混淆在远古时代有其客观必然性。五帝时代,据目前文献、考古资料证之,还没有成熟的文字系统,传说故事的传承靠的是口耳相传,也就是靠“音”而不是靠“文”。在这种大背景下,“伯夷”与“伯益”,由于音同,两人事迹混淆就具有必然性。如杨宽先生说的:“伯益本东方民族之祖先,乃或作伯夷,而《路史》亦以《山海经》之噎鸣即伯夷。盖益、翳、噎俱与夷音近。西羌民族之祖先伯夷……,与伯益之鸟神者绝不同,乃以音近而相混淆。”

因伯益与伯夷音同,所以在神话传说的口耳相传时代,两者出现了混淆。这是伯益与伯夷相混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不是全部原因。因时空变化多端,两者相混还有更复杂的背景和渊源,比如“共工”:

《山海经•海内经》曰:“炎帝之妻,……生祝融。祝融降处于江水,生共工。……共工生后土,后土生噎鸣。”由此可知,共工是炎帝后,为姜姓。共工从孙为噎鸣,噎鸣即伯夷。但《左传》载:“少皋氏有不才子,……天下之民谓之穷奇。”《左传》说穷奇之行云:“靖谮庸回”;《尧典》言共工之行云:“静言庸违”。其事既同,知穷奇既共工,所以杜预注穷奇“即共工”。两文献的记载有矛盾,按《山海经》说,共工乃炎帝后,姜姓,西羌人;按《左传》说,共工乃少皋后,己姓或赢姓,东夷人。

比如“四嶽”:

《国语•周语》曰:“共工从孙四嶽佐之”,“祚四嶽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氏曰有吕。”这里共工的从孙四嶽即伯夷,把伯夷与四嶽视为一人。陈槃先生云:“伯夷、四嶽,或以为一人,或以为二人,或则以伯夷为四嶽之族,或则以为西嶽之父,纷论无定。”但纷论有定的一点是,伯夷、四嶽皆姜姓,即《国语•郑语》:“姜,伯夷之后也。”,《国语•周语》:“祚四嶽国,命以侯伯,赐姓曰姜。”而姜,西羌种也,如顾颉刚先生言:“姜之与羌,其字同源,彼种盖以羊为图腾,故在姓为姜,在种为羌。”

但文献中又有四嶽即羲和四子说。《尧典》:“乃命羲和钦若 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孔安国云:“四嶽,即上羲、和之四子。分掌四嶽之诸侯,故称焉。”孔安国还云:“重、黎之后羲氏、和氏,世掌天地四时之官,故尧命之。”羲、和是重、黎之后,而重、黎是东夷首领颛顼之后,《山海经•大荒西经》载:“颛顼生老童,老童生重及黎,帝令重献上天,令黎印下地。”《世本》云:“颛顼产老童,老童产重及黎。”因此,四嶽乃东夷首领颛顼之后,而颛顼是少皋孺子,如《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之外有大壑,少皋之国。少皋孺帝颛顼于此。”照此说,四嶽乃东夷族人。这就与前说四嶽乃西羌种大相径庭。

文献中的这些矛盾,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即氏族、部落的迁徙和融合。比如炎帝,炎帝姜姓,《说文》:“羌,西戎,牧羊人也。”王献唐先生曰:“炎帝牧羊之族,初本名羊,羊亦作羌,或书羊为羌。”炎帝源自西方,“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当为炎帝文化,炎帝族当发源于西部渭水流域。”(王先胜:《炎黄大战的考古学研究》第7页,摘自网络)但炎黄大战后,这个氏族部落不断地东进,《帝王世纪》云:“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东夷人也不断地西进,《帝五世纪》又云:“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帝丘,今濮阳)。穷桑在鲁北。”尔后,是炎黄两族的不断融合,而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即婚姻。史载:帝喾四妃,长曰姜源。帝喾,东夷首邻,姜源,炎帝帝族裔。“昌意娶浊山,颛顼娶邹屠,老童娶根木,夏禹娶涂山,皆炎裔。”“炎、黄二族之昏(婚)媾既通,其(黄帝)制服炎族最巧妙有效之术,即以炎裔妾妃所出还治其地也。……乃以己之亲支分封各地,统治之,监视之,使之不得叛,不能叛。”如此,炎黄大战后,炎、黄族裔就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炎帝后裔钜、伯陵、祝庸成了黄帝臣。而且同一官职,有时是炎帝后,有时又是黄帝后,比如“颛顼生老童,老童生祝融”(《山海经•大荒西经》),但《海内经》又载:炎帝妻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说明黄帝、炎帝后都曾任过火正祝融之职。这类记载,到后世就容易产生混乱。

 

完稿于2018/12/2

 

注释:

丁山:《古代神话与民族》第395页,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②《童书业史籍考证论集》第616页,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③杨宽:《中国上古史导论》第247、248页, 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④同上书第282页。

⑤陈槃:《春秋大事表列国爵姓及存灭譔异》第81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版。

⑥顾颉刚:《史林杂识》第36页,中华书局1963年版。

⑦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第45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

⑧王献唐:《炎黄氏族文化》第53页,齐鲁书社1985年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1609-1149843.html

上一篇:北海公园阅古楼里的书法珍品
下一篇:纪国和㠱国
收藏 IP: 1.202.193.*| 热度|

1 郑永军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4:5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