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行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ezi11 带着微笑,欣赏路上的风景~

博文

教育、教育,谁之罪? 精选

已有 4644 次阅读 2012-1-28 23:38 |个人分类:乱弹琴|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教育

春节时表妹来家里玩,说为了孩子要不要上学前班的问题与表妹夫吵了好几次来着。因为邻居的小孩子什么都学,算术已经会两位数的加法,而自己的孩子年龄相仿只会数到十,一首诗歌也不会背,一句英语也不会说,成天只会疯玩。表妹夫着急了,也要送孩子去上学前班,表妹却因为孩子性格太顽皮担心孩子坐不住,他俩都为孩子将来落后于人而担心。

我告诉他们孩子的身心成长就像植物一样,何时生根长叶开花都有它的成长规律,不能拔苗助长。这个时期孩子们的玩耍其实不单纯是“玩”,也是在培养想像力、观察力、注意力、好奇心、求知欲等素质,为将来的学习打基础呢。至于担心孩子输给别人,我向他们介绍了“双生子爬梯实验”,当孩子的心智发展到一定程度,只要求知欲没被毁灭,自会以更高的学习效率迎头赶上。所以父母要注意的倒是保护孩子的求知欲、自尊心与自信心。如果孩子因为一时不如别人而沮丧,或者老师因此而批评孩子,父母要及时与老师和孩子沟通,保护孩子的学习兴趣,倘能如此,就不必焦虑过甚,这种情绪传染给孩子倒不好。事实上,有些国家还专门立法禁止计算、阅读等学前教育呢,但他们的教育水平与科技水平却是领先的。我国的数学教育可算典型,各种奥赛拿了不少金牌,真正的新生代数学大师有几个?我国的数学教材难度领先外国好几年,却输给别人几十年。一个人童年时期的成长状况将影响他的一生,所以,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快乐的童年,正是为了让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人的一生是长跑,别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却输了一辈子,输了一生的幸福。表妹夫和表妹听了仍然故虑重重。

事后我在想,小外甥的身心成长和学习状况还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如果将来由于种种原因真的学习成绩落后于人,他们会不会怪我乱出主意耽误了孩子呢?看来我国也得立法才好。但是看那些遍地开花的各种学前教育班红红火火,一个个家长火急火燎,恐怕就算立法也不能除去家长们的担心。整个社会就是浮躁的,急功近利,我国对教育、对人才的评价标准基本上就是学习成绩,就是分数,各家就一宝贝孩子,家长们怎么输得起?

不仅家长们输不起,老师们的紧箍也不少。我的小学语文老师现在已是某小学校长,一次我问她:“现在小学没有升学考了,老师和学生应该没什么压力了吧?”孰料她反应强烈:“比你们那时候压力更大得多!”一来,教育局的管理方式就是考核评比,虽然没了升学率,输给别的学校也要挨板子的!明的分数线是没有了,暗里的评比照样看分数!二来,成绩一落下,家长们也不答应啊!现在什么都看分数,耽误了孩子的前程,谁担得起这个责任?!我问:“不是老喊着素质教育吗?”“素质教育?增加课外阅读算素质教育吧?可是连课外阅读的书目都列入考试范围,更增加学生负担!”想起某省级试卷中有一题:“保尔·柯察金的第三任女朋友叫什么名字?”我真是无语,这样的课外阅读还会是“悦读”么?反而打消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不如咱们当年偷偷在桌底下看课外书呢!我不甘心,又问:“学校还有兴趣小组吧?”老师说,由于种种原因难以开展,例如适当地收一些活动经费就被家长告状巧立名目乱收费,所以基本都停了,都是家长们自行把孩子送到校外的各种兴趣班去,收费还贵得多呢。——具体原因应该不止这个,我还不了解,但那些兴趣班的老师不正是各学校的老师吗?无怪乎有的语文老师在课堂上不上作文课,而要求学生去报名参加他任课的作文辅导班,这种现象在其它学科也不鲜见。还有更离谱的,老师在自家开辅导班,以透露考题的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而家长还给老师送礼求她收下自己的孩子,原因是担心孩子的成绩总是上不去会被老师骂,影响孩子的自信心。可这不是饮鸩止渴吗?孩子在这样的辅导班上究竟学到了什么?知识没学会,倒学会了作弊!才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啊!这孩子的父母自己在外打工,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特意在城里租了房子让孩子的奶奶专门陪他读书,可结果呢?我觉得与其如此还不如就在农村小学就读,虽然教育条件不如城里,但至少心灵不会被戕害若此。这应不是个案,这样的老师为什么有市场?仅仅是她一个人的错吗?

别一味指责老师缺乏职业道德不务正业,这种体制就允许甚至鼓励各级教育机构、各类教育者不务正业。当教育产业化,学生就被当作商品,说得好听点“学生是衣食父母”,实质含义就是:“学生是财源,是钱!”这还算什么教育?我所在的学校,招生分占考核分的比重是最大的,没完成招生任务就扣分扣钱甚至岗位工资被降档。荒唐吗?这可不是个例。当学校越来越像市场,管理者越来越像官僚,教师们为论文为职称疲于奔命,致力于教学得不到鼓励,对教学的关注与研究只是出于个人的良心与爱好,教育自然被异化。随便举个例子:学生作弊要处分,老师泄题要批评,那么,在对学校的各种考评中,由学校组织的大规模造假还少见吗?五十步与百步的区别而已!教书育人的机构公然作弊,“社会的良心”们自愿或不自愿地协同作弊,成天喊着“诚信”还有用么?向学生灌输那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倒像反讽了。再举个例子:为确保学生人身安全,许多地方教委下文要求学生郊游要通过班主任、年段长、分管副校长、校长、县教育局、市教育局层层审批。嘿,就差没上报省教委、国家教委了,这样的手续可行么?实际后果是由学生自己私下组织活动,这是增加了学生的安全隐患还是减少?当学校不再组织春游、秋游,与大自然的接触更少,所谓的“生命教育”从何谈起?学生会出现种种心理问题乃至自杀、杀人,还奇怪么?这样的文件,考虑学生了么?考虑到教育了么?这样的文件,是真为学生安全着想呢,还是为方便管理者推卸责任?管理者们的指挥棒轻轻一动,所有人都要受影响,请多一点责任心!别尸位素餐,别误人子弟,别祸国殃民!管理者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只要各种表格上的数字不出问题就万事大吉了吗?可是,教育的内涵、教学的意义、学生的成长,能用几个数字囊括么?

都说“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分数不也是老师的命根、学校的命根、管理者的法宝吗?当然,它有个更“科学”的名称:量化考核。中国不是数学大国,却可算数字大国~ 评价方式就这么单一,多省事儿~

教育改革,口号喊得震天响,也轰轰烈烈地尝试过,例如所谓的“新课程教改”,但结果呢?评价机制不变,一切都是空谈!专家们说要更新教育理念,呵,问题的关键是理念还是实践?记得当时一位专家在演讲中教导大家:做为老师要有不怕牺牲自己为教育理想献身的精神。呵,理是这个理儿,可现实中哪个老师真的能把考试成绩抛到一边的?就算他可以不顾自己的名誉与一家老小的饭碗,家长答应么?学校答应么?早被拉下马了!就算他愿意“为教育理想献身”也没机会了。更何况,各级学校和用人单位的评价标准也是学历、分数,学生们若真在考试中输给别人而失去更好的教育机会,误了前途怎么办?当然,也有能戴着镣铐跳舞而跳出优美舞姿的成功者,例如我所认识的一位美术老师,就是尊重美术教育规律而培养出优秀人才的教育者,各种形式的考试对他的学生而言只是小菜一碟,但像这样能站在更高处而挣脱束缚的老师与学生能有几人?投身于教育改革,教师当然责无旁贷也能够有所作为,耐人寻味的是,本来理所当然也是挺好的事儿却为何搞得那么悲壮?如果一个个理想者前赴后继地“壮烈”了,说明我们的教育环境是造就人才、扶持人才还是打击人才、淘汰人才?教育状况是改善了还是退步了?本是体制的问题,本该是教育管理者们承担的责任,却让老师孤军奋战?这样的专家,我不想说他是推卸责任,至少是不切实际,回避了问题的实质。还想问一句:指点江山的领导者们、教育专家们,有多少是一直在教育一线的教育工作者?

经济发展了,可蔡元培、张伯苓、陶行知、朱九思这样的教育家却罕见了。

当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急功近利,教育本身当然被扭曲,被忽略。

当教育管理体系以及教育方式都违背了教育自身的规律,被套上紧箍,“钱学森之问”怎会不出现?

在培养一个快乐的清洁工和一个神经兮兮的学者之间,英国夏山学校的创始人A·S·尼尔坚定地选择前者,中国的教育者和家长们会选择哪一个?或许心里会倾向前者,实践中恐怕是选择后者,因为学者意味着成功,而清洁工意味着低下的地位、失败的人生。不止一次听到家长们矛盾地说:“我也想让孩子痛痛快快地玩,看到他们周末都没得休息身体越来越差自己也心痛,但有什么办法?别人什么都会,你不学就不如人家,将来怎么办?”将来怎么办?好沉重的问题,这么早就压在了尚且稚嫩的肩膀上!

会做几位数的加减法,会说多少英语单词,会背多少古诗,会跳几支舞,音乐考级通过了几级……当孩子从幼儿甚至胎儿起就被“量化”教育,生命的丰富与灵动就被逐渐消磨。数理逻辑的精妙、异域文化的多彩、古典文学的韵味、肢体舒张时心灵的舒展、聆听音乐对心灵的陶冶,可还能心领、神会?

教育者们,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呢?

当诸多的家长和学生匆匆忙忙地向前赶,是否停下脚步考虑过:求知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人生在世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呢?

 

——————————————————————————

原只想为转载一篇文章写几句,却止不住写了几千字。有些乱,而且才疏学浅,还有许多问题没说清,只是痛心。例如,教育资源平等问题,还有人数众多的留守儿童问题,那么多儿童缺失亲情,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有人称之为“民族之觞”,可父母不得不抛家弃子,这仅仅是教育问题吗?

还是转载吧,但愿我们国家的孩子们也能时时处处都绽放本真的笑容~

 

德国为什么立法禁止学前教育?

杨佩昌

在德国弗赖堡大学做学术访问期间,住在湖边的一套公寓里。离公寓不远,有一个小沙坪,里面有一些儿童玩耍的设施。每次经过这个地方,总会看到三四个小孩在沙坪里面玩耍。旁边站着一位女士,目不转睛地盯着这些孩子,即使孩子满脸的泥沙,衣服上到处是沙子,但她并不干涉。一起散步的另一位中国同事不由自主地感叹:“老杨,你看这些孩子脸上好阳光,这在国内孩子的脸上几乎很难见到”。对此我也深有同感。我女儿在一所北京最好的小学之一上学,尽管才8岁,但说话和脸上的表情已经和成人已经没有多大差别。尽管孩子的妈妈感到很满意,但我却有些难过。

湖四周是宽阔的大草坪,不过还有些树木可以遮荫。在阳光明媚的日子里,草坪上有人在打排球、网球、羽毛球,也有人在踢足球。有的人则在草地上铺上布,三三两两围坐在一起,不知道是有一搭无一搭的聊天还是只想晒晒太阳,有的则在烧烤。我习惯坐在咖啡馆的凉棚下观察草坪上的人,其中一幕至今难以忘怀:在离我不远处有一家子在踢足球:丈夫、妻子、大男孩和小男孩(大约四五岁的样子)。这四个人分成两组:一组是丈夫和小男孩,另外一组是妻子和大男孩。虽然被分为两对,实际上是丈夫和两个男孩在玩,妻子只是在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踢上一脚,并不上去争抢,但眼睛从来没有离开丈夫和两个孩子。父亲把球传递给小儿子,大儿子上前去抢球。父亲担心踢伤大儿子,所以动作很轻,有时故意出现失误,让大儿子把球抢到。小儿子比较勇猛,但球技不精,见哥哥跑来,远远就把球传给父亲。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孩子玩耍的劲头十足,脸上的表情可以用阳光灿烂一词来形容。

出于好奇心我走过去和这一家子聊天。男士告诉我,两个孩子都在上幼儿园,周末带他们出来玩。我问:“你们不利于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这位男士用不解的表情看着我:“参加什么学习班?”我说:“比如跳舞、体操、绘画、钢琴、外语、奥数之类的,我女儿在幼儿园期间,除了奥数,几乎把所有的课程都学了”。男士回答:“我们这里,学前教育是被禁止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不允许教授专业知识,社会上也没有类似的培训班”。

原以为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重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象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让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一、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二、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三、培养孩子的情商,特别是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例如匈牙利立法规定:严格禁止教授幼儿园期间的孩子学习写作、阅读、计算等。幼儿园的教育是免费的。(Ungarn Es ist strengstens verboten in diesem Jahr den Kindern Schreiben, Lesen, Rechnen, usw. beizubringen. Die pädagogische Arbeit der Kindergärten ist kostenlos)。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象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借鉴。同时也希望中国的教育工作者别沾沾自喜,因为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实是毁了中国的一代又一代。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70449-532305.html

上一篇:异形的碗
下一篇:说“酒”~
收藏 IP: 220.160.206.*| 热度|

15 李小文 蒋继平 张骥 王修慧 逄焕东 刘向军 王涛 张兴国 李宇斌 马胜 李维音 王春艳 zhangcz07 proedus sunxun11

发表评论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16:51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