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集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uyuefeng 撒下的种子,有一天能在你我心中生根发芽

博文

石墨烯往事(一)——和朱清时校长的聊天

已有 7892 次阅读 2015-3-26 14:01 |个人分类:生活点滴|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校长, 往事, 聊天, 石墨烯

这是一个科研路上遇到石墨烯的博士写的小故事,从茫然到坦然的一段历程.......

陈武峰(Wufeng Chen)  博士


2008年秋,在某一个下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站在朱清时校长办公室的门前……

离开中科大将近一年了,趁着记忆还未淡却,赶紧记录下五年多来的实验室研究生活,作为对自己研究生学术生涯的一个回顾总结。

可能内容有点像流水账,但是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当时每项研究工作发现时的过程,或许可以给科研上刚刚起步的师弟师妹带来一些启发也说不定。当然,借此机会也是希望给公司和推出的产品打打广告。欢迎有创业想法的朋友加入我们,此外我们这边对新材料相关的创业项目也很感兴趣,愿意与有志于创业的同仁开展合作或者是提供一个创业平台。

虽然本科阶段有一年多时间在实验室里进行过纤维素和高分子方面的研究探索,但是石墨烯是贯穿五年研究生学术生涯的主线,所以就直接以石墨烯往事为题来介绍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和体会好了。

2008年秋,在某一个下午,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站在朱清时校长办公室的门前(实际上就在实验室隔壁)。这时的朱校长已经已经卸任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当时并不知道几个月后,他将会前往南方科技大学担任创校校长,揭开中国教育改革的一角大幕,否则我应该会更忐忑些。

为什么我会想着去找他聊呢?其实除了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之外,朱校长也是我国“绿色化学”的倡导和推动者之一。我研究生期间的导师,便是他的博士生,当时研究的课题就是生物质方向,尤其是在纤维素方面的性质和应用。那时候我已经决定保研到这个实验室继续硕博连读,一想到即将面对漫长的五年,心里就充满惆怅。所以想找位前辈高人,作为过来人给我指点下方向,听听他们当年峥嵘岁月里的故事。我原本以为他会跟我讲当年是如何立志成为一位科学家,并为了那个信仰而奋不顾身地奋战在实验室里。结果,事情并不是这样发展的……

朱校长跟我讲了他的故事:从科大毕业后,分配到青海工作,发现在学校学的东西基本没有用武之地。大家都是白天上班,晚上打打牌,日子也就这样过去了。而他当时没有放弃学习,尤其是英语方面一直在自学。后来机会终于来了,凭借着良好的英语基础,幸运地入选了国家第一批出国留学人员。那时候,在国外很多中国留学生也是省吃俭用(美国人不喜欢吃肥肉,所以价格非常低,他就去买这些肥肉吃);另外中国留学生都非常刻苦和勤快,因为有一种危机感,所以是当时实验室里最忙碌的一群人。回国后,从青海到大连化物所,最后回到现在的中科大任职,直到当校长(抱歉,具体细节不是很记得了)。

于是我问:“当时您难道就没有什么伟大的目标吗?”(据我当时所知,那些牛人少年时候不都是胸怀大志的吗?!)

“没有想到过那么多,只觉得自己能够养活一家人的时候就已经感到很开心了。”朱校长微笑着,以真诚而肯定的口气答道。

当时并不能理解校长给我的那份真诚的答案,所以离开办公室后,更加迷茫了,并带着这种心情开始了我在实验室的研究生活。现在回过头来看,或许这个社会里我们看过太多新闻报道将普通人神话了,为了某一个信仰而牺牲很多东西,并为之深深感动。好多这样的事迹其实都是事后编的故事,历史或许没有那么完美但很真诚。

PS:打个小广告——对我们公司http://www.ashine.org/产品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进来看看;对于我做的实验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从Google scholar看到我所有的原文文献;或者可以看我中文的博士学位论文《石墨烯材料的化学调控、组装及其性能研究》;若是有新材料方面新项目或者是有创业想法的小伙伴想找合作的话,可以发邮件到pg_chenwufeng@163.com。(未完待续......)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736-877428.html

上一篇:石墨烯领域令人眼前一亮的工作--源自生活的灵感
下一篇:石墨烯往事(二)幸运的开端——溶剂热法还原氧化石墨烯(1)
收藏 IP: 218.93.14.*| 热度|

5 董侠 蔡正才 施添锦 bridgeneer Allanmu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11:4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