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ZC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CZC

博文

做噩梦难道也是一种病?

已有 2715 次阅读 2017-10-26 09:25 |个人分类:神经科学临床和基础|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做噩梦难道也是一种病?

        老张今年67岁,退休之后一直和老伴刘阿姨过着“安享天年”的生活。但最近刘阿姨经常向老张抱怨晚上睡觉被老张的“叫喊声”吵醒,有的时候还会被老张的脚踢到或者被老张的拳头打到,但老张却自己一点也记不大清楚自己在睡觉时干过这些事。他只说自己最近几晚一直做噩梦,经常梦见跟别人吵架,和别人或者凶犬搏斗。这不,昨晚老张又做噩梦了,而且毫无征兆的从床上跳起来,栽倒到了床边,把鼻子也给磕破了,这让老张很是困扰。据刘阿姨描述,前段时间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后来,邻居听说他们家的事之后,马上建议他们到医院里检查一下,猜想会不会是得了什么病。于是,一大早刘阿姨和老张就挂了瑞金医院神经内科的门诊。医生听闻了老张和刘阿姨的描述之后,认为老张可能患了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于是给老张做了一个多导睡眠监测,检查结果提示老张的确是患有这个疾病。老张听后,一脸愕然,怀疑医生是不是下错了诊断,心想难道睡眠中做噩梦也是一种病?据瑞金医院神经内科刘军主任介绍,像老张这样的病人他碰到的不少,只是人们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多。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疾病。

        人生的三分之一是在睡眠中度过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千百年来,人类一直都遵循着夜间睡眠,白天劳作的生活作息规律。这不,最近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颁给了发现生物节律运行机制的3位美国科学家吗?可见正常的睡眠-觉醒节律对于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重要。人的睡眠周期主要分为非快动眼睡眠和快动眼睡眠,一般非快动眼睡眠被认为和我们的体力恢复相关,这个时间内做的梦一般都不会被我们记得,而快动眼睡眠被认为和记忆的巩固相关,人们在这个时间段内做的梦在睡醒后还会被记得很清楚。在正常情况下,在快动眼睡眠期间,人们的肌肉张力是消失的,没有肌肉的收缩,但是在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这个疾病中,患病的人会在快动眼睡眠期间出现肌肉的收缩,比如颏舌肌收缩,小腿肌肉收缩等,从而出现睡眠中大喊大叫、拳打脚踢等现象,有时会伤到床伴或者自己,因此给患病的人和家属带来了很多烦恼。

        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发生率大概在0.3%1.5%之间。该病经常得不到人们的重视,主要是因为大家以为睡眠中表演梦境中的行为动作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然而,事实并不是大家所想的这样,快动眼睡眠障碍的危害性是不容小觑的。识别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关键特征是患者会将梦里的言语和动作行为表演出来,比如病人梦到与人争执打斗时,现实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拳击或蹬腿样动作,这种行为有可能会造成患者本人或者床伴受伤。其他表现包括说梦话,大笑、大叫、骂人等言语行为;此外,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复杂的行为,比如敬礼、握手、扔被子、打蚊子等,也有些患者甚至从床上摔到地上。一部分患者会被自己的行为惊醒,而醒来时,对于刚才的梦境大多数人是能清楚地记得的。一般类似的发作可以每晚出现1-4次,也可能间隔几天甚至几个月才出现1次。大多数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是因为发作时喊叫声音太大吵醒床伴或动作粗暴造成自己受伤或同床者受伤才引起重视而就诊的。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患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症状呢?据刘军主任介绍,在我们大脑中存在一个在快动眼睡眠时期抑制肌肉张力的脑区,而这个脑区的神经元发生病变很有可能是引起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原因。目前,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具体发病机制还不是很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诊断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主要依据于临床表现和多导睡眠监测。如果有晚上睡觉出现与老张类似的现象,而且多导睡眠监测中发现颏舌肌放电或小腿肌肉放电则可以诊断为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关于治疗的话,一般可服用氯硝安定,0.5~1mg/天,可以帮助大部分患者缓解症状。

        然而更重要的是,这个疾病可能是其他神经变性疾病的“前兆”。最新的国际运动障碍学会的指南就将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列为帕金森病的“前兆”。近些年的研究表明,在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发病之后的5-14年,有35%-92%的患者发展为神经变性疾病,包括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或多系统萎缩,而后两种神经变性病目前是无法治疗的。此外,对临床确诊的帕金森病患者的调查显示,有60%的患者合并有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因此,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和神经变性疾病存在密切的关系。据刘军主任介绍,他的课题组目前就在做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的研究,他们正在试图通过多巴胺转运体—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嗅觉检测等方式预测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发展预后情况。他建议,如果大家出现了与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相符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以获得早期的诊断和治疗。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1795-1082474.html

上一篇: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
下一篇:科学可以发现真理吗?
收藏 IP: 101.230.14.*| 热度|

2 李颖业 尤明庆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3-28 23:5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