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山水间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yatou 亲而不密 远而不疏 将科网博客进行到底!

博文

浅谈格致与科学 ------ 斯人语,意味深长

已有 5720 次阅读 2009-9-8 21:00 |个人分类:雅文幽词--我欣赏的文章|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他是一个早已超越生死的人,却执着于科学网。他想向我们说什么?找到了刚刚去逝的杨汝清教授的一篇文章,《浅谈格致与科学》。一起再聆听他内心的呼喊:科学,不是上帝!科学在很大的意义上是一种方法和规范,而并不代表真理。探索自然和宇宙的方法并不限于科学。

 

 

杨汝清老师的原文链接:http://www.sciencenet.cn/m/user_content.aspx?id=219204

 在一次自主招生面试会上,一位来自上海格致中学的学生在介绍他课外活动时说,他参加了他们学校的校史整理工作。这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这个上海著名的重点中学是我的“老乡”——我国近代科学技术的先驱徐寿先生(1818-1884) 创办的。

 徐寿先生为探索我国近代实业振兴、科学救国和教育发展之路,鞠躬尽瘁,病逝于他热爱的“格致书院”中。

 我顺便问:你校为什么叫“格致中学”?

 他说:我校的校训是“格物致知,求实求是”,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简称。当然再具体他也说不上了。

 我说,我国最早把“Science”翻译成“格致”,后来才翻成“科学”的。

 他摇摇头说不太清楚。

 其实这里有个小典故。

Science”初到中国时,中国学者问:Science是什么?

 洋人说:通过实物求证,研究自然,获得知识。

 中国学者笑着说:这种学问,中国自古有之,叫做“格致”,就是《礼记·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缩写。“格物致知”就是“研究物质(物体),获得知识”,这不与你们“Science”的意思一样吗?

 洋人一听,大为叹服。从此“Science”在中国便译为“格致”,而且一用就是半个世纪。像当时的教科书《格致入门》和徐寿等创办的《格致汇编》就相当于现在的《科学入门》和《中国科学杂志》。

 虽然古代的“格致”比现在的“科学”的含意广泛得多,或者说更准确,但后来在研究上没有现代科学那么深入专业,以致在自然科学等方面中国大大落伍了。

  1870年前后,日本人研究了德语的Wissenschaft和英文的Science后,把它译为“科学”,意思是“分科(研究)的学问”。《现代高级英汉双解辞典》对Science一词的解释确有arranged的意思。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对科学的解释是: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的客观规律的分科的知识体系,也明显带有“分科”的含意中国最早引入“科学”二字的是戊戌变法的康有为先生。

 由于“科学”把研究的问题按科目细分,致使研究得以深入,由表及里地揭示了许多深层次的现象,大大促进了人类对大自然的认识,促进了工农业等等领域的飞速发展,对人类的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科学在系统、方法、规范和道德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与完善,人们不断的认同,科学的含意也日趋广泛,现在人们把它当作先进、正确、规范等的代名词也不足为怪。它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怎么歌颂它,崇拜它也不觉为过!

 但是,相比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科学毕竟还很年轻,也许它只可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的一个耀眼的闪光点。作为科技工作者,特别是自然科技工作者在献身科学事业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现代科学的时代性和局限性,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科学”的光圈晕昏,才能更充分地发挥我们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

 时东陆先生在最近博客中指出:科学在很大的意义上是一种方法和规范,而并不代表真理。探索自然和宇宙的方法并不限于科学。

 著名科学史专家江晓原教授在最近的文汇报上发文指出目前科学的三大误导:科学等于正确、科学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问题、科学是至高无上的知识体系。

 上星期吕乃基教授的博客《论后现代科学》中也指出:

 在后现代科学中,现代科学百年来形成的标准、范式,如默顿规范等,还有其存在的必要吗?答案是肯定的,它们依然会在某些领域和某些研究阶段存在并发挥作用,但其光辉将是有限的,只能照耀到间歇“有序小岛和阶段”。后现代科学正在形成新的范式,那就是宽容、理解与协作、创造,以及自律与他律。

 由于历史等种种原因,中国目前在现代科学方面还没有赶上国际先进水平,我们国家还正急需现代科学的理念、方法、规范和科学精神来加快我国的社会主义的建设,因此现代科学还正是大力宏扬之际,在目前这个历史时期,对现代科学的宣传和实施仍是我们重要的中心工作之一,它仍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大显身手的舞台。

 至于200年后,“科学”这名称是否会改变,是否会被“后现代科学”或“新格致”等等想象不到的词汇所代替,现在大概没有人能预测,也不需要人去预测。一切就让它摸着石头过河吧。

 科学是个好东西!

 中国需要科学,但科学不是上帝!

 还会继续读杨老师的文章。唯后悔的与惊叹的,是去上海交大开会学习,竟不晓得有杨汝清老师就在上海交大,就在闵行区!

走好,杨教授!您未了的心愿,我们肚知心明。



悼念远行的博友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6009-254343.html

上一篇:道德经第五十四至五十八章
下一篇:孔子拜访老聃(转载)
收藏 IP: .*| 热度|

33 周可真 武夷山 杨学祥 王桂颖 鲍得海 刘玉平 郑融 艾云灿 任胜利 祖乃甡 郭向云 梁进 曹广福 王德华 罗帆 王号 吴飞鹏 陈安 吴渝 钟炳 杨秀海 徐建良 刘立 马丽丹 吉宗祥 刘畅 杨芳 苗元华 王力 陈湘明 王立 FloatingRose zhaowanfu

发表评论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5:0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