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leil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aoleili

博文

学术之星—科研方面的经历与心得分享(原创)

已有 3646 次阅读 2021-2-26 14:3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本人目前从事高稳定无铅钙钛矿新材料与高效太阳电池绿色制备工艺研究。很高兴能够借助材料学院新推出的《材子说》专栏为同学们分享自己在科研方面的经历与心得。

      我要分享的第一个方面是: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建立适合自己的奋斗参考坐标系!这句话的意思是:去寻找与自己学习背景相仿的且通过持续的努力奋斗获得出色成绩的榜样,以此作为自己的奋斗榜样,从而树立“他行,我也行!”的信心和决心。当我刚进入西安交大读博的第一年,有件事情是令我内心震撼的。2017年11月,我聆听了西安交通大学“交大榜样”分享会。其中,张赛学长(2017年6月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现就职于化工学院,长期从事多相催化剂的设计及其小分子转化、催化剂结构与催化性能之间构效关系的研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2篇。影响因子(IF)>10的4篇,JCR一区10篇。这些交大榜样,他们是如此的出色,大大超出了我原先狭隘的想象。树立自信心很重要!尽管我目前还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但榜样的力量仍然激励着我不断前行、持续奋斗!我想材料学院的百人明星墙上各位优秀的榜样们的事迹也将激励更多材子们持续奋斗,成为更好的自己。

第二个方面,我要分享是:“突破艰难的第一次,获得能力的大提升”。在科学研究中,做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或者有挑战性的事情,只要在这个过程中竭尽所能去攻克难题,即使没有完全获得最终的预期目标,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成为更好的自己。比如,科研生涯的取得第一项研究成果令我终生难忘。万事开头难,我记得在写第一篇英文SCI论文时,撰写论文的初稿就花费了超过30天的时间,而且这一个月除了吃饭休息外,几乎所有时间都扑在写作上面。后期论文还多轮的反复修改。最记忆深刻的是论文据稿、修稿期间的痛苦、煎熬与磨砺。但这一切都是值得的,这是扎扎实实的一次科研训练。得益于第一次科研论文撰写发表的经历,在写第二篇SCI论文初稿时,仅耗时两周,感觉就比较得心应手,不再像第一次写作那么艰难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科研中树立信心,坚持到底,赢得属于自己的胜利。

最后,我分享一些自己科研中的一些经验及学习资源,供大家参考。

第一个是周计划+日计划清单法。采用一个正式的翻页式小本子,每周一在新的一页写上本周大致要完成的主要科研任务。注意任务安排要适量,不可太多,这些任务可以灵活安排到每周不同的时间中。每天早上或前一天晚上科研工作完成后,在小本子上写上第二天要完成的主要任务。落实完成一项,勾掉一项。这样的习惯我是从研一时期开始形成的。尽管在日常科研中,我也没能完全按照计划的内容落实,但计划还是必不可少。

第二个是把业余时间把看娱乐类节目,如电视剧、电影等娱乐类节目的爱好转变为看科学、工程类纪录片等提升类节目的习惯。如此长期日积月累,可以在不知不觉中了解到人类科学文明发展的方方面面,了解历史上伟大的科学家、发明家改变世界的历程。比如,BBC出品的电影《爱因斯坦与爱丁顿》,这部电影讲述了爱因斯坦当初发明相对论的过程,以及1914年到1919 年之间亚瑟·爱丁顿和爱因斯坦两个天才科学家的不一样的人生轨迹;国家地理频道《美利坚天才系列 American Genius》讲述的是八个不同领域的天才对决,八段改变人类历史大事件背后的故事);《英国的天才 The Genius Of Britain》系列纪录片中,我们可以领略到从牛顿到现代,现代科学史上伟大的时刻,认识创造这些时刻的伟人们;大型系列纪录片《航拍中国》,我国首部以全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涉及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从空中俯瞰我们朝夕相处的祖国大地,这种感觉真的很震撼;《大国重器》系列纪录片也值得一看。此外,在网易云课堂上,有几个课程对提升科研能力有着十分直接有效的作用。比如,文献管理与信息分析(中科大2013年春季班,讲师:罗昭锋)、和大白一起学PPT演讲、PPT 3D科研绘图等。对科研有帮助的几个科研公众号:纳米人、材料牛、知社学术圈、科袖网、研之有理等,大家可以关注一下。

最后,我想说的:只要心静下来,在家也可以好好学习、专心科研。春节假期,宅在家里、不出门,正是修改论文的好时光。这段时间,我将放假前尚未修改完毕的论文初稿进行了最后的修改与核查,六天前完成了论文的投稿。最近几天,在学习了解第一性原理计算方面的知识。希望同学们在这段时期里能够排除外界干扰,充好电,攒足劲,在将来为国家冲锋陷阵、为人民奉献力量而夯实基础,真正发挥交大人的爱国精神”!


链接:“文化+”工厂 | +科研:抗疫不止隔离,知识才是武器(十)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U4MTc4ODY5NQ==&mid=2247485407&idx=1&sn=db8f16b042a9500ef21f0f62fe5a3ae6&chksm=fd4372a7ca34fbb15eb1e3f4193747027b69aaeb64302de88e590d5ea1973095e7953c4f4b15&token=368492370&lang=zh_CN&scene=21#wechat_redirect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53730-1273970.html

上一篇:瑞士洛桑参会记
收藏 IP: 111.18.23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1:0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