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承志的科学网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incz

博文

我所了解的地理所考研录取方式

已有 5369 次阅读 2012-6-10 15:33 |个人分类:教学相长|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考研, 中科院, 录取, 地理所, 信息室

引子

我上一篇关于地理所考研、招生的博文《中科院、地理所、GIS的研究生招生宣传这么薄弱吗?》,不少评论都以为不然,觉得地理所招生方面的信息对高校学生并不陌生。近期这篇博文收到一条评论:“我觉得大家不考地理所硕士可能和他奇怪的录取方式有关。地理所硕士的录取方式是要考到该方向的第一名的学生,少数方向也考虑第二名。其他院校基本没有这样的吧?”其中所说的地理所硕士招生方式和我所了解的还是有较大不同,从中至少可见地理所的研究生招生方式并不一定为高校学生所真正了解。我不大了解学校的招生方式,但作为地理所的一名硕士生导师,我可以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地理所考研录取方式。声明:以下仅针对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学生录取方式,不保证和研究生处正式发布的招生简章和录取方式严丝合缝,也不保证和中科院其他研究所的招生方式完全一样。

 

正文

地理所每年的招生简章均会列出若干方向,不同方向之间的可选考试科目可能不同。每一方向下有若干可招生的导师,地理所只有副研究员和极少数非博导的研究员可以招硕士(有若干博导会有硕博连读生名额,但我不确定是否限于保研生,而且好像占用的是博士招生名额),这和中科院有些研究所是不一样的。我知道每年都有学生联系要考博导或是未列入当年招生计划的硕导的学生,所以之前觉得有些奇怪。

列入当年招生计划的导师每人只能招收一个学生,学生在报考地理所前是要填报报考的导师的——地理所早先一向如此,前年似乎为改善生源,参照一些高校的方式,招生计划中只列出方向(例如信息室一共6个方向,其中有些方向比较重叠,导师并不一定受限于单一方向),不列出可招生导师(但信息室内部实际还是提前明确有当年不招生导师的),但操作效果并不好,所以还是改回来了。因此,学生报考前应提前与老师联系,进行双向选择,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一方面确定老师当年能否招生、招的是保研生还是考试生;另一方面看老师是否觉得学生条件合适,成绩够的话是否愿意录取(这点因人而异,有的老师喜欢差不多的就都同意考,最后根据成绩选;有的会劝退大部分考生,只建议少数学生继续报考。考虑到最愿意招的学生未必能考过线,我觉得这是在厚道与风险之间的权衡)。这一点我知道和部分学校是不一样的,我觉得所里这种方式比较好。

考试成绩出来后,地理所会划定一个复试分数线(应该是不区分方向)和单科分数线,没过任一条线的考生就到此为止了。过复试线的参加复试(大约是录取考生数的120%),复试一般是信息室自己组织本室的复试小组,以当年招生的硕士生导师为主体,考虑到复试考生数,通常分两组,考生一定会被分到所报导师的那一个复试小组,对每个考生复试情况的评价由复试小组集体给出,但其中通常会比较尊重所报考导师的意见。复试成绩也有分数线,不过的不能录取,我见过考试成绩好而面试惨不忍闻的,但通常极少会给不及格。复试成绩和笔试成绩加权后是最终成绩(大约复试成绩占30%或40%),之后报同一导师的学生中,录取最终成绩的第一名(注意:不是该方向的第一名,也不是报考该导师的考试成绩第一名)。此时如果导师不录取第一名,室里和研究生处会难以通过。

如果一个导师没有成绩过线的学生可招,则在复试后通过室里和研究生处的复试情况联系可调剂的学生,这也是双向选择。如果某导师对所有报考他且过线的考生都不满意(如果考生提前沟通过的话,这种情况应该很少),而同一方向有可以调剂的学生,其最终成绩又显著高于报考这个导师的所有学生的最终成绩的话,好像也可以向研究生处申请招这个调剂生,但好像通常研究生处那边会有阻力。

以上是我所了解的地理所(尤其是信息室)的考研录取方式。

 
=====================
补注:据我现在知道的消息,好像目前地理所考研生网上填报时不填导师,只填考研方向。这样情况下如何双向选择比较合适,我就没有经验了。等我今年完成招考研生的过程之后再来补充一些感想。
有一点填报提示:如果是报考地理所信息室的,在几个不同的方向之间,如果考的专业课程一样,则填哪个都行,不影响后期的选择导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5307-580703.html

上一篇:对多流向算法经典公式的再思考
下一篇:《南渡北归》三部曲(岳南)
收藏 IP: 159.226.110.*| 热度|

3 李宇斌 苍学智 王朔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0 22:4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