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JTUcivi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BJTUcivil

博文

装配式建筑业怎样促进可持续发展?

已有 6101 次阅读 2018-3-6 07:43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题记:像“搭积木”一样建房子的装配式建筑,被认为是解决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低、建筑工人老化,促进建筑业节能减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为此,近几年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措施,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但是,装配式建筑在发展中遇到了造价高、工期甚至比传统建筑长等问题。业界不少人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存在质疑。为此,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创新团队(ICCE)开展了,“我看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征文。这是ICCE自2005年首次开展征文活动后,第五次开展征文,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们就此发表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从2018年2月28日开始陆续将征文的文章发出,这是第五篇文章,期待与同行以及关心建筑业发展的朋友交流。

装配式建筑业怎样促进可持续发展?

周硕文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学院硕士生

伴随着时代发展的号角,传承了几千年的建筑业也在可持续背景下谱写了自己的乐章。灰暗的钢筋混凝土不再是冰冷的墙壁,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下,土木工程正向着绿色、环保、可持续的建筑施工模式转变。

装配式建筑是时代的深化,更是建筑业减少环境影响的直接体现。在传统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大量的资源能源在一台台机械的轰鸣中被消耗。相比于传统建筑施工模式,装配式建筑由于构件工厂化生产,使得材料管理更加科学,极大地提高了建筑中材料的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原有施工中资源的浪费。同时,构件工厂化生产降低了施工扬尘,减少了施工中PM2.5和PM10的排放,直接推动了建筑施工的绿色发展,降低了建筑的环境影响,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推动装配式建筑是新时代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直接体现,是时代主题、国家规划与人民需求在建筑业中的发展与深化。

装配式建筑是行业的需要,更是建筑业优化生命周期成本的必然选择。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装配式建筑提升了建筑业的现代化水平,从而使得建筑业可以在新技术的引导下,实现减少工期、用工量与提高建筑施工质量的双赢。随着装配式建筑的进步与发展,装配式建筑施工成本与构件建造成本会进一步降低,在中国现有施工技术人员逐渐短缺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成本优势将大大提高,在整体上降低建筑施工成本。当以全生命周期视角来看待建筑之时,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信息化发展使得建筑的管理模式也发生了根本性变革,与此同时,装配式使得部分建筑构件在建筑拆除后还可以再次利用,从而促进建筑生命周期范围内资源的合理配置,降低建筑生命周期成本,提高建筑企业经济的可持续性。因此,装配式建筑可以从根本上降低建筑的施工与运行成本,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生命周期成本,是建筑业发展的内在需要与必然选择。

装配式建筑是社会的发展,更是建筑业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随着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将随之提高,从而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并且,由于预制构件的工厂化生产,工人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其工作环境得到了改善,工人权益得到了尊重。装配式建筑在减少施工扬尘的同时,保证了施工区周边环境的健康稳定,促进了当地社区的和谐发展,减少了建筑施工对周边的负面影响。同时,装配式建筑虽然减少了施工中工人的数量,却使得构件工厂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这些新建的构件工厂为本地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了社会的稳定发展。因此,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促进了建筑业社会影响的改善,使建筑业更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引领了建筑业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建筑业推动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是社会人文需求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建筑业改善社会影响的前进方向。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是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方向。推进可持续发展不单单是国家和社会的要求,更关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装配式建筑在信息化与工业化变革的影响下,通过构件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拼装、施工信息化管理、部品循环再利用,改变了原有建筑业高耗能高污染的格局,实现了经济、环境、社会三个维度的综合提升,为建筑业的协调发展贡献了力量。装配式建筑推动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理念也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繁荣,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贯穿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中,为新时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谱写了新的篇章。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6140-1102488.html

上一篇:静夜
下一篇:如何体现装配式建筑的成本优势?
收藏 IP: 218.206.217.*|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8:2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