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大诚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fdc1947 交流思想 交流文化

博文

事情并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

已有 3440 次阅读 2015-9-14 07:32 |个人分类:时事评论|系统分类:人文社科| 社会, 媒体, 老人, 对立, 讹人

事情并不是简单的非此即彼

最近几年,媒体上关于老人跌在地下、捡钱、公交车让座、大妈们跳广场舞等问题发生纠纷的所谓社会新闻常常引起大家的注意,而且常常引发剧烈的争议。争议的双方往往是极端对立的。例如,对于老人跌在地下的问题,往往是一方面认为是讹人,另一方面则认为是逃避责任。

最近的淮南一女生因与摔倒老人之间的争执,媒体的用语大多是“淮南大三女生扶老人反遭讹”。开封老人溺水事件媒体的大多数报道则是:“老人骑车跌倒溺水无人帮扶最终死去”。这些报道基本上都主导着舆论。对前一则新闻,舆论基本上是一边倒地谴责“老人讹人”,甚至一遍遍地重复“坏人变老和老人变坏”。对后一则新闻,舆论则认为因为讹人太多而导致了人心冷漠、见死不救。

其实,事实是否真的就是像上面媒体所说的那样,大多数做评论的人也并不是很清楚,他们只是就他们所认定的“事实”发言。比如,前几年影响最大的那个“彭宇案”,直到如今,大多数人评价时都还是认定彭宇遭屈,而对于最后公安局找出来当时的问询记录和彭宇最后自己的认定(彭宇自己也承认与原告发生了碰撞)都并不清楚。所谓先入为主,对于很多人是“主”一辈子的。

更重要的是,即使事实弄清楚了,所有这些事件也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样非此即彼、两极对立的。这一点,我看如今并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例如,对于淮南女生扶起老人的事件,报道中有的律师强调一定要弄清,究竟女生与老人有没有碰撞,没有碰就是讹人,要追查老人方面的法律责任,而且认为是犯了敲诈罪,碰了就要认定女生方面逃避责任。这是一种很有代表性,也很能够得到许多人支持的言论。我认为这种言论貌似公允,实际上并不正确。

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像街上碰撞这样的事情其实也并不只是讹人和逃避责任那么简单。

例如,假定车并没有碰上行人,但是,离行人很近,如果车速较快,行人受到突然的惊吓,也会跌倒。又如,车接近行人,行人慌忙躲避,在躲避时也可能不慎跌倒。这些情况在年轻人身上都可能发生,而在本来健康状况就不好的老人身上就更容易出现。即使只是老人自身的问题,不慎跌倒了,由于年老而失去判断力和记忆力,误认为被人撞到,也是有这种可能的。又假定车碰上了行人,也会有各种特殊的情况,不一定完全都是车主的责任。总之,这些复杂的情况都不是用讹人或故意逃避责任这样的两种简单的判断所能够包括的。在最终双方认定或公安机关认定之前,人们能够说的,只是一个具有多种可能性的有争议的事件。

同样,行人跌倒是否有人扶起,应当怎样扶起或怎样处理,也是很复杂的。如开封老人跌倒事件中,有人过来看了一下又走开了,并不能够确定他是否见死不救,更不能判断他为害怕被讹而拒绝出手施救。也许他胆小害怕以为老人已经死亡(事实上胆小害怕不敢碰死人甚至不敢看死人的人不在少数),也许他不知道该怎么办而去招呼别人,也许他有其他更实际的顾虑(例如怕水中有电线——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可能会引起救人者触电),等等,情况非常复杂,并不是凭着一两分钟的视频所能够做判断的。

四五岁的小孩子听故事、看电影,经常喜欢问:这个人是好人还是坏人?在他们的心目中,世界上的东西就是两类,好的和坏的。如今我们的舆论似乎也只有四五岁小孩子的认识水平。很复杂的事情,到了我们的媒体上往往只剩下了两个对立的极端。上面所说的媒体报道的那些“律师”的认识,似乎也只有这样的水平,而这样说却很能够挑起人们的情绪。

受这种媒体的影响,形成社会舆论也往往只是两个极端。弄得很多人一天到晚总是“气愤填膺”,天长日久,往往引起社会的分裂。

例如,对于公交车上发生的让座事件,也往往造成社会舆论的分裂。其实在公交车上因为让座而发生争议的事件,实在是非常小的小概率的事件。我们每天运行的公交车不知多少次,绝大多数都是相安无事,而相互谦让的事情则几乎发生在每一趟公交车上。然而,就是这极其偶然的一两起老人和青年人争执(而且其原因也不见得纯粹是为了座位)就会引起网络上大的骚动。其实这种事件往往各有其特殊的或偶发的原因,但是最终往往挑起了许多“坏人变老、老人变坏”或者“人心不古”的言论,引发年轻人与老人们的对立。

又如,大妈们跳广场舞声音太大或与停放汽车着争场地或者锻炼身体者族占道暴走,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都是也会引起对立双方的对骂。

又如,对于城管与商贩的矛盾,起因和处理的过程往往都是纷繁复杂的,不是简单的谁是谁非。商贩们总是想扩大地盘,污染环境而不负责,本地居民要求有安静卫生的生活环境,其他居民要求方便而廉价的购物,夹在各方中间的城管很难完全满足各方的需要。但是,网络媒体则一味的谴责城管,以致把它妖魔化,把“城管”一词弄成了不讲道理、野蛮从事的代名词。

又如,“吃狗的人”与“爱狗的人”更是打得一塌糊涂。

所有这些,都不是只有好和坏、好人与坏人简单的两端。我们的媒体在报道这些事件时照理也应当尽可能避免用极端字眼来报道,但是,现在的事情正好是相反的,媒体特别是网络媒体往往是“挑事”的。小事非得弄大不可,不那么极端的非得弄得极端不可。报道的用词往往是“无所不用其极”,“语不惊人死不休”。报道的标题往往比内容“尖端”,放在目录中的标题往往比文章的标题更吓人,更极端。这实在不是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在这样的媒体造成的舆论环境中,我们的社会、社会的各方面、各阶层很难不相互对立。而相互对立的人们往往在自媒体上发出更情绪化的极端言论。这样的恶性循环真是令人担心的事情。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12874-920692.html

上一篇:煤城往事(6)——我教学生与学生教我
下一篇:煤城往事(7)——炕画、化学以及蛇的故事
收藏 IP: 39.71.15.*| 热度|

11 武夷山 徐义贤 刘木根 文克玲 檀成龙 闵应骅 霍艾伦 杨金波 decipherer xubaiduo icgw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6:4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