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润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runrun 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博文

劫后余生:雪山攀登——四姑娘山二峰

已有 9606 次阅读 2018-9-25 10:57 |系统分类:图片百科

       四姑娘山景区位于四川阿坝州小金县和汶川县交界处的日隆镇(海拔3160米),是我国十座对外开放的登山名山之一,由四座相连的山峰组成,主峰幺妹峰海拔6250米,与7556米“蜀山之王” 贡嘎山遥遥相望,素有“蜀山之后”、“东方阿尔比斯”之称,是横断山脉东部边缘邛崃山系的最高峰。幺妹峰南侧毗连的有海拔5355米三姑娘峰,海拔5276米二姑娘峰,海拔5025米大姑娘峰,三座山峰。

       年初去了趟拉萨,本不不打算再上高原,在网上无意看到四姑娘山攀登5日游,算了一下时间,刚好能赶在上班前一天到家。查了一下资料,非雪季,危险性不大,夏天二峰基本没积雪,冰爪这些冬天爬雪山要用的工具我是没有的,连登山杖都没有,还是向俱乐部借的,要求带极限温标-15的睡袋,问了一下最低温度是多少,被告知是0度,想了想我这极限温标2度的睡袋应该能扛得住,怕到时出点什么岔子,把我的土拔鼠羽绒服也带上,检查了一下目前的装备基本能满足这次行程的需求。

        二峰雪线较短,海拔相对低,想了想,年初在拉萨跑跑跳跳也没有任何高原反应,这几年没在高原爬过山,好歹还是徒过步的,估摸着自己的体力和高海拔适应能力尚可(虽然我平时不爱运动),去爬四姑娘山应该问题不大,如果不高反,还是有信心能登顶的。又想着若是运气好的话,晚上露营能看到星空,早上爬山能看到日照金山,能拍出大片,顺便减减肥,过几天原始人的生活,远离电子产品。

由于是临时决定的,卧铺票和高铁票都买不到,只能买一张靠窗的硬座票,在火车上坐28个小时的累和爬雪山比起来,真不算啥。

在成都一宿无眠,第二天从成都出发到日隆,途经卧龙熊猫基地,下午到达日隆,又是一宿无眠。

            

           

        第三天从日隆镇出发,走到锅庄坪就被那一眼望去的幺妹峰惊艳到,那时的我们看了又看,拍了又拍,怎么都觉得不够。再往前走,只知道埋头赶路,拍照的冲动很少了。马走的道我们也走,被踩成一条条深槽的马道有些路段泥泞不堪,心疼我的登山鞋。行走在小道上,头顶蓝天,沐浴阳光,美景勉强可以抚慰一下我疲惫的肉体。一路走走停停,伴着漫山遍野的花花草草和马粪,我们走过了14公里,到达大海子营地,大海子藏语叫措乾,海拔3800米左右,是海子沟(海子沟有十三个大小海子,全长约21公里,除主沟外,还有小沟、六耳葱沟等数条岔沟,是攀登四姑娘山大峰、二峰传统路线的所在地)第一个高山湖泊,据科学考证,这个湖泊是第四纪冰川消退之后形成的,这里水草丰茂,牦牛成群,我到的时候阴天,景色大打折扣。下午四五点,山上气温骤降,好像要下雨,领队催促我们赶紧搭起帐篷,野外生存经验为零的我,只能傻傻等着国庆小哥哥来帮忙。我们一群人中,有俩哥们,不顾舟车劳顿,千里迢迢从东北来到四姑娘山,不为爬山,只为烧烤,真是佩服佩服。在大海子露营,到了晚上有点高反,领队说不要太早睡觉,担心消化不良,一群人围着东北哥哥那炉炭取暖,心心念念希望能看到星空,到最后星空没盼到,倒是念来了雨。

FullSizeRender 4 2.jpg   

IMG_6003.JPG

IMG_6215.JPG     IMG_6188.JPG

    

这是我第一次在高原上露宿。除了十来顶帐篷,二十来号人,几匹马和牦牛,就是山丘,流水和凛冽山风。人虽然精疲力尽,可我还是睡不着,躺在帐篷里,听着雨水无情地敲打着脆弱的帐篷,好不容易熬到天亮。

        由于是夏季加上阴天,在大海子无缘遇上高山碧水映雪峰的撼人景象。

  FullSizeRender 6 2.jpg  


        IMG_6232.JPG        IMG_6098.JPG

      

        第三天从大海子到二峰大本营,阴天,一路往上爬,爬了一大半和旁边的大叔开玩笑,大叔说,别别别,高反了,没力气了,说不出话了,爬完我们再坐下好好畅谈人生。爬爬停停,好不容易到达大本营,我们运气还可以,到达目的地后没多久天就下起了雨(八月是雨季,碰上雨天是家常便饭,我没带雨衣,自信我的衣服鞋子应该经得住风雨的考验)。由于下雨,我们放弃了露营,选择掏钱在石头房里睡大通铺,不过还是有两个好基友选择搭帐篷露营。下午在大本营没事干,只能发呆,傍晚六点多吃饭,晚上九点就上床睡觉,为明天的冲顶积攒体力。可我睡不着,老鼠在屋子里上蹿下跳,弄出吱吱的响声,凌晨两点,还没入睡就要起床,为冲顶做准备。

FullSizeRender 63.jpg

     

图片来自网络

第四天凌晨三点十分出发,我没有头灯,只有大大去年留给我的那支小手电,把手电固定在冲锋衣胸前的兜兜里,低头跟着前面的人走。小虎走在最前面,带着我们队伍向前迈进,大晚上乌漆麻黑,手电照到的地方极其有限,压根想象不出自己究竟走的是怎样的一条路,黑暗中只感到陡和漫长,没有阶梯,没有便道,尽是崎岖不平的碎石沟坎,不断提醒自己,再苦再累也要紧跟着前面,不能掉队,否则无法登顶(庆幸的是每次在自己快要撑不住的时候小虎都会适时停下来,歇一会,气喘顺了又继续往前爬)。

一路机械的走路-爬坡-喘气-爬坡-喘气,专注于脚下的每一步,任凭雨雪风吹。

天渐渐的亮了,山上也有信号了,俯瞰四周,不敢相信身后就是自己走过的路,惊呼,我该如何下山? 

二峰大本营到二峰峰顶,会经过几段消耗体能的路段。其一是开始徒步到老营地的那段1.5公里的陡坡;其二是走完缓坡后的被当地人称为绝望坡的乱石坡,据说这个地方之所以叫绝望坡,是因为很多人在上山时,走到这里就绝望了,打退堂鼓了;其三是过来一线天平台后到垭口那段乱石陡坡,最后是垭口到峰顶的那段刀脊山体,垭口以上是风化严重的巨石。

到了垭口,山上狂风呼啸,赶紧穿上抓绒服,吃了块巧克力,补充能量。大家都把登山杖和包包留在垭口(固执的我还要逞强背上包包和水,给自己的肩膀加了两三斤的重量,后来下撤时我摔了几次,杯盖子由于没有锁上,水都流光了,我的心那个疼啊)做最后冲刺,没到垭口前,强迫自己一定要紧紧跟上,不能掉队,否则无法登顶,到了垭口,没有高反,路就在前方,自信就算慢慢挪都能挪到顶峰,可能知道就算爬上去了,除了浓雾以外啥都看不到,所以我一点不着急,一路保持龟毛速度往前挪,当然,和体力耗得差不多也有点关系。冲顶那段路,两侧是悬崖,中间是六七十度的陡坡,有钢索,可以扶着上山 ,我们全部人手脚并用,遇到大石块,像我这种腿短的,膝盖还要跪在石块上,借力往上爬,海子开玩笑说我膝盖练过,不怕疼。

有好些人已经登顶了,我还在龟速前行,国庆很尽责,一路在前面等着我,途中还拉起我的手快速向上冲了几米,让我有种飘起来的感觉,可一停下来我立马喘得不行,后来除了我以外大家都登顶了,国庆还想再拉我一把,被我无情拒绝了,我害怕那种喘不过气的感觉。 

IMG_6222.JPG   IMG_6219.JPG   


    


     

        接受雨雪的洗礼,千辛万苦登顶二峰,发现全场人都在等着我拍照(我们队几个都成功登顶了),由于没看到日出,没看到云海,没看到雪山,只看到浓雾弥漫,有种痛并不快的感觉…… 

WechatIMG70.jpeg     IMG_6226.JPG

        喝了口水,拍了张照,我还没开始歇就要下撤了。登山过程中,下撤总是比上升更危险,有句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这是上山难下山更难,原路返回,怎么上来就怎么下去,下撤时天气开始恶劣,浓雾遮挡了视线,同时下雨也给我们增加了不少难度,走没几步,我脚没踩稳,连滑带摔,印象中吴老师把我拽起来两三回了;遇到巨石,不知如何是好,只能选择蹲着滑下去,好几次小虎都在巨石下适时拉住我,不然滑过头刹不住可是要跟这个世界说拜拜的。一路下撤,手搭在石块上,手套上沾满泥巴,眼镜不争气,老感觉要往下掉,每次托一下眼镜,都会把泥巴揩到脸上,脏兮兮的。越往下撤,大家的距离拉开得越远,前面看不到人的时候我压根不敢走,感谢小黑带着我走了长长的一段路,他在前面走十米左右就会停下来等我,然后再继续走,海子之前开玩笑说,如果你摔倒了,不要起来,让领队给你拍张照片再起来,我摔了,旁边没人,只能自己爬起来,小黑在前面看着我,我走过去的时候忍不住掉眼泪,那时的自己很绝望,不想走也要硬撑着走下去,因为没人能帮你,想想都快要上班了,不好好在家呆着,偏偏跑这爬山,我这是在找虐吗? 

           

走到绝望坡,肉眼所及尽是光秃秃的石板,踩在那没有尽头的碎石板上,那一段看不到大本营的路感觉走了好远好远,不知何时才能走到头,步伐愈发慢下来,人也感到疲惫不堪,真是走到绝望。回想这一路下来有悬崖有峭壁,幸而出发时是凌晨,若是大白天预知到就算登顶了也看不到日出、雪山,这一条看着没有尽头的路我还会往上走吗?

走过绝望坡,开始想吐,干呕了几次,终于把黄胆水吐出来,才觉得舒服。

 

拖着沉重的步伐好歹安全回到大本营,我又是最后一个到达,整个人都虚脱了,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被告知赶紧收拾好背包,准备下撤了,胡乱把衣服睡袋塞包里,由于没力气,塞了很久都没塞好。想去厨房打杯开水喝,才发现人家早就把厨房收拾干净了,又累又渴。在疲惫不堪完全没有时间停下来歇歇就要下撤到日隆镇的情况下,我只能选择骑马下山。马夫告知要先走到山的对面才能骑马,拄着登山杖,艰难地翻过一座山头,又来一座山头,走在泥地里,腿一发软,左膝盖着地,硬撑着爬起来,没站稳,连摔带滚,满身泥巴,脏出新高度。

骑在马背上,视野开阔,高原景色尽收眼底,真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就是苦了我身下的小马,要驮着我沉重的躯体下山,没想到我人生第一次骑马不是在辽阔的草原上驰骋,而是在这样的情境下。

第五天从日隆回成都,途经猫鼻梁,在这里可以清楚地看到一字排开的四姑娘山,阳光下的四姑娘山依旧圣洁无比。翻越巴郎山,看到云海,想把它的美拍下,拍了几张都不满意就放弃了,选择静静欣赏。过了巴郎山,司机大叔说刹车不灵,打算慢慢开到映秀后再换刹车片,我们几个家伙由于各种原因都很淡定,想着应该不会出啥问题,都没要求下车,继续睡觉、玩手机、看风景。沿着盘山公路一路往下,在进南华隧道口前还是出问题了,前有停着的水泥罐装车,左有路虎越野车,司机大叔一顿忙活后把“亲吻”变成了“刮擦”,我们算是捡回了条小命。韦一笑说,幸好翻巴郎山的时候刹车没失灵,不然我们遭憋。

IMG_6207.JPG

世界那么大,很多地方任何年纪都能去,年轻时还是想把青春抛洒在高原上,上天赐我生命,我愿选择哭着鼻子,冒着百分之五十的危险前往地狱里的天堂。

 

 




游记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602248-1136546.html

上一篇:日出
下一篇:阅读笔记&反思(10)Equivalence and Summation
收藏 IP: 121.9.184.*| 热度|

35 武夷山 王从彦 姚卫建 刁承泰 刘山亮 李学宽 朱晓刚 刘全慧 张能立 张鹏举 赵美娣 雷宏江 杨正瓴 文克玲 赵建民 尤明庆 王华民 戎可 徐长庆 朱朝东 徐耀 雷蕴奇 李楠 鲍海飞 刘玉仙 郑永军 秦四清 周少祥 姬扬 康建 李东风 Jasion liyou1983 chenhuansheng xqhua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3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07:5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