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西北农林——农村中的大学(二):三个武功

已有 14111 次阅读 2019-4-20 11:48 |个人分类:读史方舆|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武功县, 武功镇, 杨陵

从古至今,漆渭交汇处,既是周原的东大门,也是关中腹地置县密集的地方,并一度出现过独立的二级政区(武功郡、稷州)。历史上在今天杨陵附近的几座城有斄(邰)城遗址、今武功镇、扶风县城,漆水河上游还有美阳、周城、漠西、好畤等古城遗址,是关中仅次于长安附近,人口最为密集、城镇最为繁华的地方,从漆渭之交向北溯泾河河谷过六盘山,是西去甘凉,北上灵环的大道,渭河以南有两条秦巴栈道(褒斜道、傥骆道)的起点。

漆渭交汇之地自古人杰地灵,是马氏、苏氏重要的郡望,自古人杰辈出。杨陵正在成为西宝之间重要的次中心城市,如果有一天它成为地级市的话,我喜欢它能叫稷州或者邰城

     一 武功古镇   

    斄(邰)县、武功县均属秦县,当时斄(邰)县县治应该位于今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西南,西宝高速南侧的邰城遗址(省文保),另有一说邰城遗址可能是在漆水河入渭河口处附近,即今天武功县大庄镇南部的南北立节村。而武功县则在渭河南侧周至、眉县一带,因武功山(秦岭太白山一带)而得名,斄(邰)县、武功县秦属于内史,汉属于右扶风。东汉期间废斄(邰)县,并入武功县,武功县治迁移到斄(邰)县故址(今邰城遗址),后先后属于扶风郡、始平郡(国)、平秦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一年(487设立武功郡,以武功县为美阳县,北周建德三年(574,废武功郡,并复美阳县为武功县,县治移至中亭川(漆水河川道)中,即今天武功镇。

      武功镇是一个千年古镇,作为武功县城存在了近1500年,今天武功镇包括川道、东原、西原三部分,西原面积最大,川道人口最为密集。从漆水河与漠谷河交汇处到杨陵后河流入漆水河处,是漆水河谷地的精华所在,属于先周文化大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功镇对面漆水河东岸阶地上有郑家坡(与尚家坡遗址合称为郑尚坡)新时期时代遗址,相当于二里头文化上层和二里岗文化下层,属于国家重点文保单位。汉唐之际在渭河北岸修建了长达几百里引水灌溉的成国渠、升原渠,并在武功镇以南中亭川中修建有横绝漆水河的六门堰。这一古水利工程值得水利史专家进一步研究。我觉得六门堰应该是一座库渠结合的水库。

    武功镇镇区位于周原脚下,漆水河右岸,地势层叠东西宽约一华里,南北长超过5华里,自南向北有绿野、华山、稷山、徐杨、武塔、龙门、等自然村庄连成一体,省道西宝北线公路自东向西穿过镇区,杨陵-临平公路溯漆水由南而北,是武功县西北的一个商贸大镇。明清时期所谓的武功八景都集中在武功镇附近。武功八景是姜嫄古墓小华山、教稼台封后稷官、苏武节碑龙门传、上阁钟声响九天、喀山晚照晒书卷(李世民幼年读书处)、东桥水波花柳显、二水塔影两河湾、报本胡燕更奇观”,除了东门桥和二水塔已无存外,多数已旧貌新颜。武功镇区现保留有有后稷祠、教稼台、姜嫄墓、苏武墓、报本寺塔、城隍庙等文保单位,以及明状元康海墓、小华山绿野亭(又名葆贞庵,古绿野书院所在地,宋代关学大儒张载讲学处)、关帝财神庙、康山清凉寺、龙王庙(漆水河东岸西宝北线公路下坡处,县道教协会所在地)等名胜。杨虎城将军后期的随军夫人名谢葆贞,杨将军率部驻守武功时候应该多次到过葆贞庵,这似乎是冥冥之中将军与武功镇的特殊关系。1920年前后,辛亥元老于右任响应孙中山先生护法主张,组织陕西靖国军,与直系军阀鏖战于渭北,但靖国军大部相继败降,唯杨虎城一旅誓死追随于右任的护法主张,驻防武功一年有余,这是靖国军在关中最后的据点,最后不得不退守陕北。杨虎城非常重视靖国军护法的历史,直到崛起为陕军中生代将领核心的二虎守长安之役,杨部仍保留有靖国军特有的红色帽圈。





















    漆水河川道开阔平坦,土地肥沃,水边绿树成行,东西两侧是高阜巍峨的莽原,塬面略有起伏,塬坡草木葱茏,当地称之为山,东原有客山,西原有小华山、康山、稷山一线三个山头。当然,漆水河与漠谷河把恒古的渭北旱塬劈开,两河之间形似一个山嘴。武功附近最类似山的是杨陵三道塬东部的塬头,位于渭河川与后河河谷之间,形如一条从西蜿蜒而来的山岭,此处高岗又被称为凤岗。驻武功镇的省属企事业单位曾经有渭源机械厂(9929厂、红卫工具厂)和省物资储备局477处(原为部队的战备仓库,在漠谷河沟道中)。渭源机械厂是地方三线兵工的配套工厂,位于武功镇北。现已破产十几年,部分厂房为周原青铜文化公司等占用,生产仿古青铜工艺品。

    目前武功镇经济主要以农业和商贸为主, 漆水河川道,水土肥美,可以小麦(油菜)玉米一年两熟,近年来也发展了温室大棚。宝鸡峡灌区通水四十几年来,渭北旱塬发展成为陕西第二粮仓,武功东西两原都可以得到宝鸡峡灌溉,粮油稳产高产。此外辣菜(葱、蒜)、果树(苹果)也是种植业重要组成部分。养殖业主要有奶牛、肉牛、生猪、笼养鸡等。但人口密度大,人均耕地少,都制约着农民收入,近年来,作为全省100余个重点镇之一,武功镇加强了城镇建设,特别是利用丰富的文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风光,发展旅游文化产业,争创农科城后花园,在与漆水河与漠谷河交汇处建立了姜嫄水乡景区。








    二 武功火车站

    明清之际,武功县在县城西南,今天杨陵区境内有永安里(永安镇)、(杨陵镇)。永安里(镇)一直驻古邰城遗址附近的永安村(今天仍然是杨陵城区东南一个大的村庄)、姚坊里(杨陵镇)跨杨陵后河南北,先后驻镜照村()和西小寨。民国延续旧制,永安乡驻南姚安,杨陵乡驻曹新庄。

    20世纪30-40年代,陇海铁路修到陕西,颠覆了一千年来的关中城镇格局,同州(大荔)、凤翔的府城地位,被渭南、宝鸡取代,也造成了武功镇最终丧失了近1500年的县城地位。陇海铁路在武功县境内设立有两处火车站,东处为普集火车站(即今天武功站),因位于当时普集乡(普集得名于渭河普济渡,后为普集街乡,2011年被并入小村镇)西北而得名,居于北通乾县,南渡渭河到周至的大道(后为关中环线的一部分)西侧。西处为武功火车站(后为杨陵镇站,今天杨陵站),因位于武功县城西南而得名,距离武功镇20余里,也是渭河南岸周至县西部哑巴等地距离最近的一个火车站。至今在杨陵站车站建筑上还可以找到镌刻有武功站三字的铭牌。此外,与陇海铁路通车差不多时间竣工的渭惠渠、西宝中线公路,也与陇海铁路平行且相距不远,这进一步颠覆了陇海铁路沿线的城镇格局,突出表现为几百年来作为武功县西南重要集镇的永安镇将为村,民国时期武功县永安乡驻地已经迁址于武功火车站附近的南姚安。后来永安乡(里、镇)的主体部分发展为李台乡(今天李台街办),驻地李台村也在杨陵镇区的东南。

     当时武功站位于陇海铁路北侧、永安乡北部南姚安与梁氏窑之间的空地上。随着火车的通车,在车站前形成了杨陵最早的街区,即今天东西向的长乐路步行街和从火车站向北通往付家庄、张家岗的后稷路。20世纪杨陵发展成为农科城的基础是陇海铁路通车和西北农学院选址于张家岗村东的凤岗高地。西北农学院居于三道塬塬头,在塬坡上修建有象征西北五省的五台山环刀,特别是三号教学楼当时号称西北第一楼,是当时最高的现代建筑,居高临下,南望太白,使人耳目一新,豁然开朗,五台山环岛以南是西农路,直接通到陇海铁路武功火车站以西的路口(后来修了西立交地洞桥),从农学院到火车站只有不足一公里的路程。1949年以后中科院西北水保所(水土保持土壤生物研究所)、中科院陕西省西北植物所、水利部陕西省西北水利研究所、西北林学院,陕西省农科院、林科所,陕西省农校、林校、水校相继在在杨陵成立,经过数次分合,最终在20世纪末形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但当时西农大(北校区)仍然是杨陵镇区的西北角。杜寨、张家岗、姚安等仍然是农村。杨陵镇区主体上仍然位于铁路以北,只有常乐、康乐、公园、高干渠四条东西路和西农、后稷、常青三条南北路,最东侧的新桥路刚刚修通,车辆还很少。陇海铁路以南整体上还属于农村地带,西立交十字与西北林学院之间还是苗圃和葡萄园、果园(即今天西北农林科大南校区农博园和体育馆)。杨陵一共有三个地主,除了西北农林和杨凌职院外,还有延长化建(原陕西化建,上市公司),陕西头号国企——延长石油的工程与工业平台。十几家单位主要集中在西农路与渭惠路沿线,从西农大向南,西农路两侧有陕西水校(职院西校区)、水保所、植物所、西北林学院(实际上直到99年以前,西林周围都是农村),早在渭惠渠通水之际,沙玉清等人即利用渭惠渠水源创建武功水利实验站后发展为西北水科所(今西北农林水建学院校区,仍保留有一些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建筑),后来从水科所向西,渭惠渠南岸相继又有了陕西水校、陕西农科院,在渭惠渠与铁路之间有渭惠路(西宝中线)。直到1999年前后杨陵城区南部边界大概还在水校与林学院之间的神农路。林学院以南的五胡路还是一条乡间路。西北农林创办之初,七个校区本不相连,西农与水保所之间有高干渠路,水保所与植物所之间有西农路(现在此三个校区合称北校区),而西林与农科院之间更有大片的农田。西北农林成立后,随着大学扩招,除了在老泰陵路(西农与东卜村之间)西侧建立了西农北校区西区(新区)以外(最初是修了一条地下通道,最后干脆买了那段公路),重点建设了南校区,使林学院校区与农科院连成一体,成为了从渭惠渠到西宝高速的主校区。

    三 武功新县城

    1958年前后,陕西大并县,兴平、武功、扶风三县合并为大的兴平县,1961年又分开。武功县复县的同时,县城驻地迁移到了普集火车站(后改为武功站,老武功站改为杨陵镇站),并设立车站公社,原来的城关公社改为武功公社(这是武功镇的前身)。武功县政府搬迁后,车站公社的交通与城镇化有了较大发展,直到2010年前后,武功站的重要性仍然超过杨陵镇站(老武功站),因为新武功站是距离周至和乾县县城甚至渭北永寿、彬县、长武直到陇东最近的火车站。1965年武功县设立普集、杨陵、小村三镇,车站公社被分为普集镇和北营(在铁路以南)和南仁(在铁路以北)两个公社(后改为乡,这两个乡后来又被并入普集镇)。

    在大规模乡镇合并以前,普集镇只有几个村的建制,主要位于渭惠路(西宝中线)以北,周乾公路以西。主要街道位于渭北第一和第二级阶地上,火车站站前广场紧挨着一个大上坡。进入21世纪以后,县城进一步向上,向头道塬上发展。随着西宝高速通车,武功出口与周乾公路相接,在县城东南部,高速与铁路之间,周乾公路两侧,建立了武功县工业园。武功县城的发展方向似乎是向东去对接小村镇、5702厂和原普集街乡。

    普集镇与杨陵之间相距10几公里,中间还有一个大庄镇。当地有首民谣说明了武功县地名的一些“怪现象”:“小村不小(小村镇先后兼并了薛固乡、普集街乡)、大庄不大,武功不在武功(镇县不同驻)、普集不在普集(普集火车站、普集镇不在老普集),游凤无凤、河道无河、长宁不长,北营不在北、南仁不在南”。实际上大庄也有两个大庄。渭城朝雨浥轻尘,西出阳关无故人,在陇海铁路与西宝中线公路通车以前,从长安过渭河桥西行,经过渭城、兴平的路线,与今天西兰公路大体差不多,但兴平以西这条西行古道则在今陇海铁路西宝中线南侧一至二公里处,在西宝高速和高铁路线附近,当然历史上渭河古河道也较今天偏南。经过兴平桑镇,武功薛固街、普集街、大庄街,到杨陵永安村和扶风绛帐街。西宝中线公路通车以后,这条古道仍保存有土路的面貌,直到不久前才硬化为乡村公路。大庄街一直在这条古道的南侧,即西宝中线与高速之间,现在分为大东、与大西两个自然村,两村之间的南北路仍然是一条农村街市。大庄街距离武功县城最西部(即原化肥厂)不过四五里,如果相向发展是有可能连在一起的。但大庄镇的发展规划似乎是要对接杨凌,镇区向西北搬迁了约两公里,搬到了曹家村东北的西宝中线沿线。当然这里也是一个十字路口,乡村公路向南过南北立节村到漆水河入渭河口,向北直通原观音堂和戴家(代甲)乡联通省道西宝北线,相当于武功县环县路西侧的南北路。南侧东西路则是联通漆水河口、薛固、普集街两个原乡政府驻地的乡村公路,东侧南北路则是从薛固街向北,经过原河道乡驻地,到长宁街接西宝北线,从而形成一个田字形框架,这种类似于棋盘状路网,也是关中腹地鄠邑、周至、武功、兴平一带特有的景观。

     随着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设立和火车大提速,杨陵城市规模已经明显超过武功普集镇,同时武功站与杨陵站相距只有十几公里,太近。杨陵站的地位又重新超过了武功站,特别是新修的西宝高铁在兴平、武功境内都没有站点,咸阳秦都站以西第一站就是杨陵南站。杨陵已经隐然是辐射周围武功、周至、眉县、扶风,甚至乾县、永寿的一个交通枢纽,特别是东西向客流的一个集散地

    漆渭交汇之地既是丝绸之路的要冲,也是秦巴古栈道的起点未来从西兰大通道向南跨越渭北高原和秦岭山地到汉中的高速公路、铁路也都在计划之中。高速公路最可能的选线是从宝彬高速麟游段向南穿过岐山山脉,到达扶风县北部接法门寺-太白山(西汤峪)的旅游公路,进入秦岭山中,经过周至西南的厚畛子、佛坪县城袁家庄,洋县北部,到城固、汉中,这也是第二西汉高速。
西平铁路、西银高铁可以从乾县分出支线向南延伸经杨陵,过渭河;平行G108,经周至、佛坪、洋县过秦岭,分为两支,一支向西南到城固交阳安铁路,一支向南过汉江,经西乡到达镇巴,交襄渝铁路。

由乾县向北,经过邠州、泾川(长庆桥)、庆阳,一直向西北到银川,一直向东北经过吴起、靖边到榆林,以至鄂尔多斯、包头,呼市,这是从川渝腹地通往黄河上游河套地区的一条南北通道。

西北农林——农村中的大学(一):稷州邰城

发现杨陵(凌)风景线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174481.html

上一篇:关于克服唯分数、唯升学,.......
下一篇:必需反对996
收藏 IP: 218.87.12.*| 热度|

2 王俊杰 柏延文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3 20:2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