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ming800403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jiangming800403

博文

对十年前的回忆

已有 2988 次阅读 2018-5-13 19:18 |个人分类:安全与健康|系统分类:海外观察| 地震, 汶川, 五一二, 青藏高原

昨天,一个同学在朋友圈里记叙了他对十年前的记忆,当时他刚刚坐在北京亮马河畔的办公室里,开始了下午的工作,突然感觉到脚下的颤动,凭着一种本能的记忆,他大喊一声“地震了”,然后推开身旁的推拉门,一下子跳到了办公室外面,留下了一屋子还一脸茫然的同事。他在想,是不是唐山又地震了,打电话回家,家里没事,然后就更加揪心了,如果震中在遥远的地方,必然是一次规模巨大的强震。果然,不久QQ弹出消息,震中远在数千里以外的四川汶川。8.0级强震的地震波几乎波及整个东亚地区,除了新疆、吉林、黑龙江以外,全国各省区市都有明显的震感。

大地震灾区集中在四川西北部,富饶的天府之国边缘,并向北波及陕南、陇南的嘉陵江流域。岷山崩、三川竭,山河变色、苍天有泪、举国悲恸。 在大地震中罹难和失踪的汉藏羌回各族同胞接近10万人。秦岭北麓是汶川地震灾区的边缘。在我的记忆里,汶川地震的震感和我早年经过的多次五级左右的地震差不多,但持续时间特别长,至少有五分钟。五一二下午,校园里到处是略带恐慌的人群,有些午休的女生穿着睡衣从楼里冲出来。地震发生后,手机通讯几乎瘫痪,大概一个小时后L从西安打来电话,寻求安慰。地震后的两三周,人们都过着一种略带惶恐的避震生活。

汶川地震,标志着我国西部又进入了一个地震活跃期,此后在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又相继发生2010年玉树地震、2013年雅安地震、2014年鲁甸地震和2017年九寨沟地震等多次6.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

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已经经历了三次损失惨重的地震灾难,除了五一二以外还有12.26印度洋地震海啸和3.11日本东北地震海啸。由于斑块运动形成的大地变形,乃至突然破裂,形成地震,这是无法摆脱的宿命,没有构造运动就没有丰富多彩的地貌和大量矿产资源的聚集。如非洲、澳大利亚、南北美洲比较稳定的地块,虽然没有地震,但也没有沉积盆地和相应的化石能源资源,当然具有丰富的残积或富集型的矿床,如铁、铝、锰、镍、铜、铅锌等,特别是重金属矿。

全球的火山地震和全球大的造山带和沉积盆地是基本上一致的,即环太平洋的“火弧”和地中海(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主要是海底地震,虽然震级巨大,但传导到几十里、甚至数百里外的海岸以后,破坏力已经减弱,但大地震形成的海啸往往给沿海造成破坏性的影响。阿尔卑斯-喜马拉雅造山带两侧有撒哈拉、中东、里海-中亚等巨大的含油气构造,同时欧亚大陆和非洲地震发生最多的地区。从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经过希腊、埃及-马格里布,到土耳其、原苏联的高加索地区、再到伊朗,阿富汗,一路沿着喜马拉雅山弧经过巴基斯坦、印度进入东南亚,一路经过中亚的帕米尔高原、天山山脉进入中国北方,这是世界上大陆地震发生最集中的地带,城市直下型地震往往带来严峻的灾难。

从2008年到2017年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十年活跃周期,今后大部分21世纪20年代,直到2030年以前,破坏性大震可能暂时远离中国。但是每个世纪里至少发生两三次可能造成严重损失的巨震,这是我们无法摆脱的统计学规律。

只要印度洋板块继续俯冲到亚欧板块以下,青藏高原还在长个,青藏高原就会继续向东北方向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又受到了扬子古地台的压迫、阻碍,因此在青藏高原东部川滇高原形成了多条可以发生地震的活动断裂。地质学上讲“逢谷必断(层)”川滇高原河谷多活动性断层通过,存在着发震可能。但是,河谷地带又集中当地少数平地,是人口和城镇的密集区,因此,一旦地震必造成灾难和损失。而且许多损害是地震附带的地质灾害造成的,多坚固的房子也经受不了山崩地裂,整座山跨倒的打击。

汶川地震以后,就发震的龙门山断裂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汶川地震的孕育过程仍然有许多未解之谜。短短90秒内,龙门山的两条大断裂——映秀—北川和灌县—安县断裂分别产生了约270千米和80千米长的巨大同震地表破裂,与此同时还沿其他断裂产生了地表破裂。为什么两条同时破裂的断裂带具有不同的运动学性质?为何很短时间内断层破裂如此长?破裂是如何传播的?汶川地震是如何发生的?下一次这样大地震会在哪里、何时发生?

132617dse1j1lxo3hijtxh.png

我国大地震主要集中在贺兰山-龙门山-乌蒙山以西的新、藏、青、甘、川、滇等西部省区,总体上人口密度不高。中东部地区的地震活跃区主要是华北以及台海一带。

我国城市直下型震害风险最大的地方

台湾属于环太平洋地震带的一部分。而中部地震带(贺兰山-龙门山)以东的华北地区地震带主要集中在阴山、贺兰山、六盘山、秦岭、太行山、吕梁山诸山脉山前的深大断裂。主要有两条纬向和三条新华夏方向的地震带。纬向地震带分别是从遥远的中亚帕米尔延伸过来的天山-阴山-燕山和昆仑山-祁连山-秦岭地震带。三条北北东方向的地震带自西向东依次为:太行山与吕梁山之间的汾河-桑干河谷地、太行山山前和最东部的郯庐断裂(山东、辽宁),一般位于黄河与长城之间。吕梁山以西、六盘山以东、关中盆地以北、河套平原以南的鄂尔多斯褶皱的盆底在地质上也比较稳定,少地震。

然而。西北地区的国土精华汾渭盆地和西北黄河谷地构成的环状区域就有很大的地震可能,比如在陕西关中地区存在发震可能的渭河大断裂就通过宝鸡、杨陵、咸阳、渭南市郊以及多个县城和许多乡镇。虽然华县8级强震的重现期应该长达数千年,但是人口稠密的陇海铁路沿线,未来几百年内,不敢不发生7级左右强震,很难太平无事。西安——拥有近500万人口的西北第一大城市,其北郊有渭河大断裂通过泾渭三角地带,东有泾河-灞河断裂,东南有临潼-长安断裂,但是似乎这些并没有阻止城市发展的步伐。北京西北东三面都是山区,山脚下也都有存在发震可能的活动断裂。

但是即使是城市直下型地震,其破坏范围有限的,七级强震,极重灾区的长轴半径也只有10来km,短轴只有几公里。8级地震极重灾区的短轴也一般不会超过10km,长轴可能沿断裂带延伸几十千米。一般距离震中10余公里外高层建筑和道路桥梁的受损并不严重,社会生活尚正常。以目前的建筑抗震水平,在七级地震震中附近,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受损不会太严重,但砖墙和砖混结构可能大量倒塌,一般距离震中10余公里外高层建筑和道路桥梁的受损并不严重,社会生活尚正常。但是抵御8级地震,可能需要钢结构,我们只有自求多福了。但是8级地震的发生往往需要孕育几百年甚至数千年的时间,如有研究表面龙门山前强震的重复周期可能长达2000余年,这已经超出人类记忆的影响范围了。所以在川西地震多发地带,藏羌民族的传统建筑基本上没有防震能力。

181253zsfpspus44sldals.jpg

抗震是和平年代最大规模的非战争军事行动

对越作战以后,中国军人最大规模的两次集结是98年三江抗洪和08年四川抗震救灾。

和76年唐山抗震相比,30多年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十万大军星夜兼程,以空运、摩托化行军的方式,从空中、地面向灾区中心集结,但是西部救灾最大的问题是,山高坡陡,交通瘫痪,由于塌方,整段整段的公路塌入了岷江,通往震中的汶川、茂县的南、北、东线通道都被迫中断,除了开辟从紫坪铺翻坝的水运通道外,大量物资和装备不得不千里转运,经过丹巴、小金、理县、金川、马尔康,由西线迂回进入灾区。由于桥塌路断,大量救援官兵只能下车徒步、翻山越岭、轻装进入灾区,靠锹镐撬棍、手搬肩扛,用血肉之躯开始救援。这时候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方显英雄本色。指挥部靠前,高级首长亲临第一线,师首长带尖刀连,军首长率先锋团,党员干部组成先遣梯队。率领空降兵15勇士从5000米高空在气象条件复杂、无资料、无坐标、无引导“三无”情况下盲降茂县的空降兵研究所所长李振波大校已经年近半百,本来不需要亲临一线,但出于对伞具的熟悉,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牺牲,主动请战,冒着30%的伤亡风险,率先跃下。无所畏惧、不怕疲劳、连续战斗,第一支进入汶川县城的抢险部队是在道路完全损毁的情况下21h不眠不休徒步强行军90余公里,再现了红军长征和朝鲜战场上的战争奇迹,这仅仅是武警部队,其中还包括10名女卫生兵。非战争军事行动仍能彰显解放军强大的陆战能力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汶川抗震的外部环境比唐山更差,但装备与技术水平比上世纪有了很大的提高,北斗导航、海事电话、遥感技术大规模应用。面对几乎破坏殆尽的交通,地面上武警水电、交通等专业部队、二炮工程部以及野战工兵部队冒着余震抢修保通,并采用空投机降等方式开辟空中通道,对道路中断的交通孤岛空投大型工程机械。十年磨一剑的“重装备空投”技术在和平年代也发挥了它的使命。

十年以后,如今中国的工程技术更强大,特别是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假使在发生更大规模的一次自然灾害,汶川震后信息中断、交通孤岛的情况可能不会那么严重。但是某些情况,比如唐家山抢险时候,空降大型工程机械还得用俄罗斯的米-26直升机。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95119-1113803.html

上一篇: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垄断资本主义为什么僵而不死
下一篇:西北农林校史的源头其实也可以追溯到120年前的京师大学堂
收藏 IP: 210.35.1.*|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12:5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