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植物园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huailu49

博文

[旧作]罗马教皇的称号及其俗名

已有 16410 次阅读 2013-2-12 09:23 |个人分类:旧作盘点|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称号, 罗马教皇, 本笃, 俗名

(刚刚得知本笃十六世辞职的消息。借此机会发一篇旧作)

 

关于罗马教皇,国内报刊已有一些专论。本文不准备重复已有的议论,只打算对罗马教皇的称号及其俗名作一简单介绍。

按照西方国家的惯例,一个人除在降生时必须受洗并授予教名外,在担任神职时,通常还要再度改名,以“使灵魂获得再生”。尽管自19621965年第二届梵蒂冈大公会议后许多罗马天主教徒不再被强制做到这一点,然而在坚信礼上为圣徒取别称仍然是一种传统的仪式,而且以后每年都要像做生日那样加以纪念。对于担任最高神职的教皇来说,选定一个称号更已成为一种无人违反的惯例,坚持了1000多年。

在罗马天主教历史上,正式列入教皇世系表的教皇迄今已达265个。早期的教皇多用俗名作称号,即使改名也是因为他们的俗名有异教徒色彩,如约翰二世的俗名为Mercurius,而约翰十二世的俗名为Octavius。事实上从约翰十四世(983年即位)以来,使用称号便成为一种教廷的制度和良好待遇,大多数教皇都乐于袭用特定前任的称号(阿德利安六世等由于选择了与其俗名相一致的前任的称号,也可以认为他们并未改名)。不过有一个称号无人再敢使用,这就是第一任教皇的名字彼得(Peter)。根据口传教义,如果有一个教皇使用了“彼得二世”这个称号,那么他将是历史上最后一任教皇。

严格地说,同一称谓只有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皇所采用时才成为被教众所承认的正式称号。据笔者统计,在265个教皇中,这类称号共36个,其中约翰(John)名列榜首,从公元523年到1958年,名义上共有23个教皇使用了这个称号。在许多西方国家,约翰一直是很通用的教名,据说这主要是出于对《圣经·新约全书》中的两个圣徒——施洗约翰和福音书作者约翰——的崇敬。安吉洛·龙卡利在当选为约翰二十三世时曾谈到他选择此称号的动机:“他们俩离上帝最近”,这句话看来是比较中肯的答案。撇开圣经不谈,“约翰”既是其父亲的名字,同时也是他22个前任的称号,因此可以说“约翰二十三世”这个称号的诞生,融合了历史的、宗教的和个人家世等多方面的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在教皇世系表中仅列入了21个“约翰”,这是因为“约翰十六世”曾在格里高利五世的任期内(996999年)自封教皇近一年之久,因而被认为是不合法的;而约翰二十世空缺(原因不详),因此人们认为约翰二十一世实际上应为约翰二十世。

接下来使用最多的称号是格里高利(Gregory),从公元6世纪到19世纪共被使用了16次。格里高利之后最常用的称号是本笃(Benedict),从6世纪到20世纪共有15个教皇以此为称号。在拉丁语国家中,这是一个很常见的教名(其含义是“神圣的”),而在英语国家中却并不流行。看来此称号得以续沿并非出于个人原因,而是由于其诗人喜欢的含义:如果教皇不神圣,还有谁神圣呢?顺便要提及的是,在教皇世系表中,“本笃九世”曾出现过三次,这是因为他曾两度中断任期而先后逊位于西尔薇士德二世、格里高利六世和克莱门特二世,而这后三个教皇往往被认为是非正统的,是未按教规选定的自封的教皇。

接下来便是克莱门特(Clement),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共有14个教皇采用这一称号,很多人认为这是出于继任者们对克莱门特的尊敬。据说克莱门特是《圣经》新约中提及的圣保罗的朋友。“克莱门特”字面上的含义是“温和的”(但绝不是逆来顺受),因此被认为是吉利的,但作为教名在英语国家中并不流行。

比克莱门特更不流行的教名是英诺森(Innocent),然而从公元5世纪到18世纪却有13个教皇采用这一称号,首先采用此称号的是英诺森一世(401407年在位),无论是作为一个圣徒还是作为一个教皇他都不是一个杰出者,其后之所以追随者众,可能是出于对一个较早使用称号的教皇的尊敬,或是因为这是一个众口称赞的名字(其含义是“清白无辜的”)。另外一个原因大概是令人联想到宗教节日“圣英诺森节”(622),或“屠杀无辜儿童纪念日”(Holy Innocents1228)。然而用20世纪的眼光来看,这个称号是相当平庸乏味的。

利奥(Leo)这个称号正与此相反,其含义是“狮子”,同样被13个教皇用作称号。采用此称号与其说是考虑到狮子的特性,倒不如说是出于对前任的尊敬,比如利奥九世就很崇拜利奥一世,而利奥十二世热心教育事业,对世俗政府持理解态度,并努力加强教廷与广大教徒的联系,这些活动又得到了利奥十三世的推崇。至于利奥十三世本人又是将劳资双方的义务和权利编纂成典的第一位世界权威。以上种种原因直接导致了“利奥”作为教名在天主教徒中的流行,同时我们也发现,选择这个称号的教皇确实都具有强健的体魄和充实的精神境界。

最后一个采用10次以上的称号是庇护(Pius),迄今共有12个教皇使用这个称号,其中7个是在1775年以后。首次采用此称号的是公元2世纪一个奴隶出身的及诺斯替教的圣徒,相隔1000多年后,才被第二个教皇再次使用。最近的一个是“庇护十二世”(1958年去世)。这个称号得以流传也许是出于个人的敬意,或是因为它是使用较早的传统称号。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庇护九世创下了265任教皇中任期最长的纪录(18461878年,共32年)。

至于其他一些由多个教皇所采用的称号,现按使用次数多少排列如下:斯德旺(Stephen910)次、卜尼法斯(Boniface9次、亚历山大(Alexander8次、乌尔班(Urban8次、阿德利安(Hadrian,又作Adrian6次、保罗(Paul6次、西莱斯廷(Celestine5次、尼古拉(Nicholas5次、西斯克特(Sixtus5次。接下来还有阿拿斯塔斯(Anastasius)等4个称号各使用过4次,马丁(Martin)等6个称号各使用过3次,马林(Marinus)等10个称号各使用过2次。

关于教皇的世系,还有两点情况需要说明:1、历史上曾有过两个斯德旺二世,其中第一个当选后尚未就职便去世了,因此未载入教皇世系表。其继任者便成为名义上的斯德旺二世,实际上也可称他为斯德旺三世。余类推。2、事实上迄今只有过3个称号为“马丁”的教皇,而不是5个。原因是13世纪时一位教廷抄写员将马林(Marinus)误写为Martinus,从而将马林一世和马林二世当作马丁二世和马丁三世载入教皇世系表,徒增了两个马丁教皇。

 20世纪以来,在教皇选择称号时出现了一种由形容词型(如本笃、英诺森等)向传统教名(如约翰、保罗等)回归的趋势。有趣的是,第一个约翰-保罗教皇即位后立即被新闻界编号为“一世”,并有人写信给《时代》周刊,询问“什么时候才能等到约翰-保罗二世?”

未曾想,约翰-保罗一世入主教廷仅33天,同一家杂志就公布了他的讣告。

在迄今的265任教皇中,绝大多数是意大利人。尽管早期教皇的国籍和俗名已无法一一查核,但据笔者统计,在最近100任(1143年至今)教皇中,意大利人占了84名,余者有法国人11名,西班牙人2名,英国人、荷兰人和波兰人各1名(其国际确定均依从目前的地理区划,下同)。再如23名称号为“约翰”的教皇中仅有希腊人2名,南斯拉夫、叙利亚、葡萄牙和法国人各1名,余皆为意大利人。由此可见意大利人在罗马天主教廷中的优势地位。

(本文原载《世界宗教资料》19883期)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89-661296.html

上一篇:雪后千步走
下一篇:远东第一大教堂
收藏 IP: 221.207.37.*| 热度|

2 陆俊茜 陈冬生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0:2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