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正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dongzhengya 学习-积累-成长

博文

20年挖一口井、坐井可观天——记徐南平院士在杭州的报告

已有 6974 次阅读 2012-5-19 19:18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产业化, 挖井, 徐南平, 坐井可观天, 产业竞争力

                   20年挖一口井、坐井可观天、三元归一提升产业竞争力

                         ——记徐南平院士在第二届化工青年科学家研讨会的报告

                                               作者:董正亚

2012516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科学部的推动下,第二届全国化学工程青年科学家学术交流研讨会在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举行。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的120多位化工领域的院士、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和优秀青年科学家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作为一个研究生,我非常有幸的参加了这次研讨会,享受了这次学术大餐。而在这顿大餐中,最让我难忘的是第一盘开胃菜——徐南平院士的大会报告。就我个人而言,这是到目前为此我听到的第二个最有启发性的报告。第一个是2011年吴奇院士在大连化物所的报告,当时我把听报告的笔记整理后发在科学网博客上(http://bbs.sciencenet.cn/blog-588812-491099.html)。现在我也在这里把听徐南平院士报告的笔记整理一下,以与大家分享。

徐老师报告的题目是《特种分离膜的发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互动》。虽然整个报告徐老师都在讲他在陶瓷膜领域所做的工作,以及我国特种分离膜和膜科学的发展;但其实他是用这些科研经历讲述和论证他对科学研究的三点体会:聚焦精力挖一口井、坐井可观天、三元归一提升产业竞争力。下面分别介绍

一、挖井到出水——创新贵在坚持


徐老师从事陶瓷膜研究已经有20多年。20多年来,他的团队由当初的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50人,但是20多年来他们从来没有做过一个跟陶瓷膜无关的项目。不管是膜的制备技术,还是理论研究,还是膜反应器,都是围绕陶瓷膜这个方向。正是因为这20多年他们的坚持,坚持把精力集中到一点,才有今天我国陶瓷膜技术的突破。徐老师说:“我们不能够奢望我们比别人聪明,因为比我们聪明的大有人在;我们也不能奢望我们比别人勤奋,因为你不可能一天工作24小时;我们能做的只能是长期聚焦我们的精力在一个领域,坚持做下去。创新贵在坚持,35天、35年很难有大的创新。研究方向不重要,关键是要长期坚持,要做深。

二、坐井可观天——放宽视野

很多人都有一个疑问:一个具体的研究方向能否支撑一个学科的发展?徐老师用他的科研经历告诉我们,坐井是可以观天的。徐老师刚开始做的是陶瓷膜这个小方向,在做陶瓷膜中他遇到了膜通量和孔径关系的问题。后来发现这是膜科学里面,功能、结构、制备之间关系的共性问题,所以之后他开始做“面向应用过程的膜材料设计与制备”。这些年,他发现膜科学其实涉及两门学科: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这两门学科关系紧密,可形成一个新的学科:材料化学工程。因此他们在膜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组织成立了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陶瓷膜”到“膜科学”再到“材料化学工程”,徐老师总结自己的科研历程时说:“工作须专注,但思想要放飞。坐井可观天,小领域可支撑大学科。

三、三元要归一——提升产业竞争力

徐老师所说的三元指的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在听徐老师的报告前,我时常有一些疑惑: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所每年培养了成千上万的本科生、硕士、博士,还培养了大量的教授、杰青,我们培养这么多人才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让他们找个好工作或赚大钱赚名誉吗?我们国家每年拖入上千亿的经费研究各种技术是为了什么?只是为了发各种paper或专利吗?我们的大学和研究所应该对社会和国家做些什么贡献?这次徐老师的报告完全解答了我的这些疑惑:三元要归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要归结到一点——提升产业竞争力。徐老师的这个观点来源于他们做陶瓷膜技术产业化时的感悟。他们的研究团队不仅在技术上突破了陶瓷膜研究,而且积极推进其产业化,成立了几个大公司,支撑起了国内的陶瓷膜产业。同时,他们培养了一大批学术队伍和产业队伍。他们建立了科技园,支持和鼓励教授、学生拿实验室的技术去创业。现在有20多个膜技术企业的老总毕业于他们的队伍。这些都从根本上提升了我国陶瓷膜技术的产业竞争力。最后,徐老师还总结说:“提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是工程学科教育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我们应该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取向,促进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的互动。

徐老师的这三点科研体会其实讲的是一个青年科研工作者成为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科学家所必须经历的三个阶段。首先要聚焦精力挖一口井,专注于一个小的研究方向,在这个方向做出突破和建树。然后坐井观天,由这个小的研究方向出发,放宽视野,从理论高度推进一个学科的发展。最后,培养学术和产业人才,推进产业化,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

在最后的提问环节,浙江大学的一个同学问了一个大家非常关心的关键问题:“在我们挖井的时候,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挖的这口井一定就有水呢?”徐老师从三方面做了回答:第一,选题要慎重,选提前要多加论证和讨论。第二,就算挖不到水,也可以有其他收获。比如“沿途下蛋”,也就是发些文章,这些文章对学术界和工业界也是有价值的。第三,科学研究是风险最大的行业,很多人都失败了。今天能站在这里作报告的,靠的是幸运和机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8812-572816.html

上一篇:地球在不可避免的走向灭亡的证据—人类的浪费
下一篇:学术界的八荣八耻
收藏 IP: 159.226.159.*| 热度|

3 李俊 chinasciens BrianUSA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6 09:13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