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学人生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xin

博文

来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启示

已有 5043 次阅读 2019-2-13 13:08 |系统分类:人物纪事

这个假期,我读了科学网博主邢志忠教授翻译的一本书。这是一本1973年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伊瓦尔·贾埃佛博士的自传体小说,书的名字是《我是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人——一位诺贝奖得主的艰辛旅程》,2018年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读书过程中,我对书里面比较感兴趣、有启发性的部分进行了摘录和评论,现集中到一起与大家分享一下。

1.我还记得当时自己为这偶然的发现而感到自豪与欢欣雀跃。(他小时候发现滚雪球,雪球可以越来越大。他体会到了自己的发现的乐趣。这里面有好奇心、独立探索、为成就感感到喜悦,这些可能都是科学家很重要的特质。

2.一般来说,人们不知道科学研究是一种竞争性很强的职业,因此,压力很大,但对于那些喜欢竞争的人来说,科学也是激动人心、趣味盎然的。(科学同行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只是不如体育运动那么直接,而是背对背的竞争,包括评奖、项目、人才等竞争以及论文发表等。

3.职业有助于形成个性,或许这比种族对个性影响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同国家和种族,但职业往往会形成相对较为相似的个性,比如科学家、医生、政治家、军人、厨子等。

4.要想在一个领域内获得成功,你不需要了解所有规则,而只需要知道最重要的规则。(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成功,取决于对规则的深入系统的了解,对中国来说还有一条,看看是这些规则否有漏洞,从漏洞出发钻规则的空子。

5.在力学考试的头一天晚上,一名成绩相当优秀的同学帮助我和我的几个朋友们做了辅导;他本人在考试中没有及格,而我们却全部都通过了,虽然成绩刚过及格线。生活是不公平的。(辅导的这哥们有意思,这种事情还经常会发生,呵呵

6.“如果你的妻子不住在奥斯陆,拿我不能为你做登记”那小官僚回应道。就在那一刻,我作出了移居国外的决定。(官僚体制不利于留人才,造成人才流失。这对我们的提示是,我们应该尽量做好各种制度性和服务性工作,这样有助于留住人才。

7.我惊讶地发现,美国基本上是一个乡村国家。从车窗向外看去,我们几乎见不到光亮,一切都透着荒凉。(现在也是大农村。现在美国人以杀树、种粮食、养牛给中国人,中国人给美国佬做衣服、做鞋子,两个国家配合的挺不错。以后美国可能成为中国人接受高等教育、旅游休闲、农产品供应的主要国家。

8.我尽了最大的努力按照她告诉我的路线走,但却发现自己走出了大楼,退回到了大街上。你永远无法预料,一个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决定,最终能多么重要。生活的走向往往取决于无数的琐事和微小的决定。(这是他去通用电气公司面试的事情,他被面试官支出去了。他不服气走回去争取了下机会,结果最终被录取了。这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他在这个公司服务一生,获得诺贝尔奖。

9.随后他们让我参加了通用电气公司设立的很有名气的ABC培训课程。我们总共24人当中,大概只有8个人选择了听课。对我和我的后半生来说,这又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学习这个课程,彻底改变了他。让他从加拿大移民到美国,最终成为通用电气公司的科学家。这是典型的学习改变命运的例子。

10.我现在无法理解的是,自己当初何以鼓起勇气辞掉了在加拿大的好工作?究其原委,一定是因为我当时既年轻又愚蠢,也是因为我喜欢学习新事物。(学习新知识,改变了人生路线。这也许只有年轻的时候才有这个魄力吧。

11.每天晚上都工作,每周允许自己看半小时电视。(他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但是他非常刻苦。每周看半个小时的电视。要知道,上世纪六十年代,电视是个稀罕事儿。作者兴趣广泛,好奇心很重,能控制住自己每周只看半小时电视,这是一般人很难做到的。这与要求我们每周看半个小时的朋友圈差不多难。

12.科学家和工程师通常意识不到的是,能够把自己的工作解释清楚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是多么重要。(这是个很重要的事情。科学家能很好的将自己的工作介绍给社会、给身边的人,这样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机会,争取更多的资源。培养研究生的时候,要注意对研究生交流表达能力的培养,这对他们的职业发展很重要。

13.费希尔对他的建议是:“每隔5年左右就做一次职业转型,那么你在自己人生的各个时期都能作出发现。”(这与我们常规认识不同,我们总觉得要持之以恒的做一个小方向的研究,而作者的领导却给他这样的建议。僵化固守似乎没有什么意义,根据应用需求和兴趣适当调整和丰富自己的研究方向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14.我最后收到了那台蒸镀装置,而它改变了我的生活。(这个装置,在当时可以买一辆车。这对于作者来说是非常昂贵的。他很幸运,遇到了一个很开明的实验室主任,很支持他的工作。这台仪器改变了他的人生,用这台仪器做的工作最终获得了诺贝尔奖。做科学研究,离开了入流的仪器,就难以做出入流的成果。

15.我把实验结果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这是我发表的第一篇单一作者的论文。不伦费希尔还是比恩,他们二人原本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自己的名字加在论文上面,而我是不会不同意的,他们都大度地说那是我的想法,所以,我应该独自把他发表出来。(这与中国人发表论文的各种潜规则、各种讲究差别太大了,他们似乎更看的中想法是谁提出的,而经费资助、实验测试等具体工作似乎当成了自己本职工作,并不认为是自己多大贡献。

16.那篇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的论文只有一页纸的长度,而且只引用了1篇已经发表的文献,即BCS理论。(论文不在长短,而在于创新性,在于论文自身的价值。发表论文一定要围绕着这篇论文的新意、贡献开展,不要写的太多而淹没了主题。差论文千篇一律,而好的论文往往各不相同。

17.我总是盼着午饭时间的到来,并不是因为有多饿,而是因为每天吃午饭的时候所进行的那让人着迷的科学讨论。(西方中午咖啡时间,是科学漫谈的时间,也是相互交流和启发的时间。我们的中午更多是睡午觉,或者喝酒打牌了。中午困得要死,如果有人找我谈学术,我肯定很生气,哈哈

18.对于一位实验物理学家而言,所能发生的最好的事情,不是去证明一个著名的理论,而是去推翻它。(做研究的两个思路,一个是论证别人做的工作是对的,正确的,另一个思路是证明别人的研究有问题不足或者不正确,后者更具有挑战和价值。

19.费希尔说大多数人在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在乐此不彼地重复自己的博士论文工作,而我应该考虑换一个研究领域。(我导师曾经给我说过类似的话,就是博士论文吃大半生,搞大半辈子。而作者说,应该换一个研究领域。这与我们常说的在某个方面做几十年,一辈子的想法并不一样。

20.这两颗卫星看起来都像是由一位铁匠以相当笨拙的方式打造和组装起来的,我发现这点令人吃惊。(高大上的玩意儿,有时候看起来并非如此,呵呵

21.如今要做好的科学研究,你需要有好的实验装置、优秀的人才群体和设施,而所有这些都受制于资金是否充足。(研究是个系统工程,需要仪器设备、很好的人才队伍、充足资金,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是这个道理。

22.美国人会为自己工作勤奋而倍感自豪,而英国人更在乎的是自己看起来很聪明。(这点出了两个科技强国对个人特质的重视差异性,美国佬还是很讲求勤奋,个人奋斗的,而英国佬喜欢装,喜欢天赋,看上去聪明,呵呵

23.约翰三年前就离开来家,就读于康奈尔大学。他在那里学习了两年,之后就退学不念了;他买了一辆大摩托车,骑着它患有美国。他那是被电影《逍遥骑士》迷惑住了。(青年人真有意思,呵呵。他爹拿了诺贝尔后。他有回到大学,学习去了。

24.当我见到鲍林时,他为自己是唯一被《美国科学院院刊》拒过稿的院士而深感自豪。优秀的科学家在晚年的时候经常提出疯狂的想法,鲍林就是一个典型例子。(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科学家的晚年做的工作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呵呵

25.作者1975年访问北京:“我发现北京的科学家们都颇有见识。他们已经开发了我们美国所拥有的大致相同的工具和仪器,而且他们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做到这一点的。”(这是后期的这个领域的中国科研情况,读到这里看来,文革十年,在很多领域的科研似乎也没有完全停滞。

26.为一个并不需要你的研究机构而工作,这一点令人感到不爽,于是我决定离开。(羡慕作者的果断,不拖泥带水,很洒脱,而我们很难做到,往往瞻前顾后,左思右想的。

27.有些人在实验室里如鱼得水,而一些人则如遇大敌。但常若你对科学并非充满热情,那你最好离开,另寻出路。(不喜欢就选择离开,别装某做样的浪费时间。

28.美国的大多数科研资助机构嘴上说得好听,什么交叉学科研究是多么重要,但很少有机构真正给予交叉学科以经费支持。(我们也是,交叉学科往往不具有竞争性。

29.在你的实验室和公司里面同时拥有学生是很困难的,你必须确保你不会为了自己的生意而剥削自己的学生。(好多学生为导师做横向课题,为导师赚钱而心生怨恨。

30.我也有几个中国学生,她们总体而言是很有知识和见识的。然而,由于他们的一部分文化观念作祟,他们有一种强烈的愿望去取悦自己的教授。作为教授,我希望自己的学生能用独到的见解给我带来惊喜,而不是把时间花在如何取悦我的心思上。(用自己学术见解打动教授,而不是恭维,但中国教授往往买后者账,不买前者账。懂事、听话、顺从是最受欢迎的,而非独到见解,哈哈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8729-1161969.html

上一篇:高科技助推水保腾飞
下一篇:置身复兴之路
收藏 IP: 42.245.201.*| 热度|

6 陈昌春 梁洪泽 郑永军 刘山亮 关勇军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9:27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