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关于基金委人才项目(优青、杰青)改革的建议

已有 10419 次阅读 2018-8-4 13:16 |个人分类:建言献策|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人才项目, 基金委, 优青, 杰青

 

想来基金委设立人才项目(优青、杰青)的初衷是好的,以鼓励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其实,国家设立人才“帽子”的本质目的,是对突破或有望解决某一科技难题的知识分子以激励,鼓励TA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再创辉煌。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设立的大大小小的人才帽子已有上百顶了,带帽的所谓人才数以万计,如果这些人才都有很强的创新能力或潜力,那么我的国,早就厉害了,早已成了科技强国了。然而事实如何呢?我国在巨大的投入下,在基础科研领域虽有发展,但几乎没有写进教科书的原创性成果,一个显著的标志是,我国土生土长的科学家只有屠呦呦一人拿到了NB奖。在技术研发领域,今年发生的中兴事件已使我国的核心技术家底露出了“马脚”。这些不可争辩的事实说明,我国的人才评选标准,有严重的问题。

优青、杰青评选标准为例,某青年知识分子能不能上位,主要看论文(数量、影响因子、引用率;我已写过多篇博文分析过其弊端,在此不再赘述),其次看国际学会任职、获奖情况等,前者是根源,后者是副产品,即没有论文就没有其他。

因为容易摘的苹果都被“牛顿”们摘走了,留下来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啦,突破任何科技难题,需要知识分子长期攻关才有可能实现。鉴于此,急于上位的青年知识分子,不可能选择难题攻关,因为可能长期出不了论文,这必然导致选择跟风、模仿式的科研为“捷径”,如此可“灌水”多篇论文,论文凑够数了,多参加几次国际会议混个脸熟,想方设法弄个头衔。差不多了,然后在评审环节施展“才能”,就可能拿下“帽子”。

我对本领域的某些“优青、杰青”有没有真货还是有数的。例如,几乎没人知道TA们在做什么,几乎没有一篇像样的代表作,开会时一讨论问题就知道这些人的科研基本功很差,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到位,对这样的“优秀”人才除了“小喽啰”外没人真心佩服。

反观某些立志“攻坚克难”的学者,TA们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其中有些人已探索到了问题的实质或边缘,已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但国家偏偏忽视了这些人才,既没有“帽子”加身,也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撑,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细思极恐啊!

某些所谓的人才一旦拿到了“优青、杰青”,仍不思“攻坚克难”在科研突破上下功夫,反而是冲昏了头脑,忘乎了所以,想拿到更多的“帽子”,收获更多的项目,获取更大的利益。这样长期下去,仅肥了个人,但害了国家。或许有一天,这些人有所醒悟想干点真事儿的时候,但已“廉颇老矣,不能饭否”。所以说从长远看,目前的人才评选标准,最终对这些人也是伤害。

这些年,国家的重点实验室选拔、评估以及各种科技奖励等,不是主要看科研上有没有重要原创,而是首先数“帽子”。如果“帽子”含金量杠杠的,也罢,也可作为评选的依据,但这些“帽子”基本上属于“纸老虎”,不足为据。想想看,时间长了,再好的国家也终有被各种“瞎整”、“忽悠”搞废的一天。

综上,建议基金委的人才项目做如下改革:

(1)上策:响应国家的科技政策改革,对“优青、杰青”人才项目进行大刀阔斧式的改革。“优青、杰青”人才项目已不适应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帽子人才满天飞”的始作俑者,应取消之,以鼓励年轻人静心“攻坚克难”,如果真有好想法,可拿到“重点项目”等,不愁没经费。

(2)中策:考虑到青年人的成长是需要过程的,也不能排除在某领域有个把青年确实优秀,可将现在的“优青、杰青”人才项目每年评选一次,改为“四年一次”,每次每个人才项目限定人数不超过50人。

(3)下策:仍每年一次,但上次没通过的隔一年再申报,因为“上次没通过的,下一年就有货”的可能性很小。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27526.html

上一篇:莫让“面子”成为科学精神的“拦路虎”
下一篇:解答关于“地震预测”的某些科学问题
收藏 IP: 101.64.179.*| 热度|

16 陈楷翰 吴斌 李帮建 陈德旺 张文超 徐绍辉 王媛媛 杨正瓴 吕洪波 季丹 黄玉源 彭渤 熊建华 赵宇 杨金波 liyou1983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6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22:44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