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望远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qsqhopeiggcas 天马行空,寻求真谛

博文

我对《Scientific Reports》的看法 精选

已有 90673 次阅读 2018-7-1 13:59 |个人分类:热点关注|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Scientific, Reports, 审稿经历

 

早就从网上看到不少说法,说《Scientific Reports》越来越水了,收取高额版面费常批量发表不着调的论文,对这种说法我将信将疑,因为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嘛。

但自从去年一次审稿事件后,我已经确认该期刊不好的名声绝不是“空穴来风”。

去年,该杂志邀请我审阅一篇稿件,是几个歪果仁写的有关地震(M6.3)前水位变化的一个具体案例,认真审阅后,我写下了如下评审意见,大意是:

1)关于震前水位变化的案例,前人已经做了大量研究,但都是事后发现有异常变化。该研究与过去研究相比,在研究方法上没有创新之处。

2)该研究涉及的观测周期只有约1年时间,而众所周知,某特定地区从上一次强震到下一次强震历时往往需要较长的历时(如数十年),若在长期观测的背景下,确实观测到震前水位有异常变化,则有一定的前兆意义,遗憾的是该研究观测周期太短,结果不具有可信性。进一步说,如果观测周期较长,作者发现的“异常”可能都是“正常”现象,甚至“不地震”的时段有更多的“显著异常”,而临近“地震”的时段,并不出现可判识的“显著异常”。

3))某特定地区从上一次强震到下一次强震(如从M6.0M6.0),多数情况下期间并无较大事件发生,说明震源体在此期间的物理状态几乎不变,那么引起水位变化的机制是什么?水位变化主要与某区域地表水、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有关,作者如何说明其观测到的水位变化仅与地震有关,而与环境条件无关?

4))即使震源体破裂状态在强震前有显著变化,但较深震源体的状态变化如何引起处于近地表观测孔的水位变化?两者之间的纽带是什么?其实,作者能把这件事说清楚,就已经是一篇很好的论文了。

最终结论:拒稿。

把上述意见返回后,一直未见编辑部的动静,过了约两个月的时间,编辑部发邮件说“这篇稿件找了两个审稿人,第一个审稿人认为文章不错推荐发表,你的审稿意见已发给作者,作者已经做了修改(修改稿未让我看),编辑部最终决定发表。”

看来,我的审稿意见未被采纳和尊重。不同的专家因看问题的深度和角度不同,可能有不同的意见,这很正常。遇到这种情况,一是往往要追加审稿人仲裁;二是稿件确实有重大创新,编辑部有权一票否决任何审稿人的意见,但显然这篇稿件属于homework式的工作,不应得到如此“礼遇”。

从这件事儿上,我感觉这家期刊的做法不严谨,说是水货期刊并不为过,至于发表在上面的论文质量,可想而知。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75926-1121738.html

上一篇:我国科技界亟需启动“质疑”之风气
下一篇:科学探索之旅:寻找大地震前兆的艰辛历程
收藏 IP: 103.77.56.*| 热度|

22 武夷山 杨正瓴 黄仁勇 王从彦 吴斌 徐耀 蔡宁 张义国 马臻 惠小强 朱志敏 黄永义 刘本源 查尔斯沃思作者服务 宁利中 邓飞 刘乐乐 李庆祥 雷宏江 魏焱明 高建国 chenhuansheng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7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9 22: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