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ifei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keifei

博文

李善兰《植物学》外文原本的考证

已有 6716 次阅读 2017-9-9 23:34 |个人分类:文献|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李善兰, 植物学



1858年李善兰等合译的《植物学》出版,该书是我国第一部介绍西方近代植物学知识的书。一般认为该书翻译自John Lindley的Elements of Botany,此书前后有多达6个版本,时间跨度1830-1849年,但多数资料对《植物学》究竟翻译自哪个版本却没有说明。






比较《植物学》与Elements of Botany的各版本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植物学》的卷一中的7张插图以及一整页的图版从未见于 Elements of Botany的各版本中。



正好检索到一篇2015年发表在《自然辩证法通讯》上的好文:晚清《植物学》一书的外文原本问题(作者:芦笛)。



据他的考证,这本书的来源可远比之前一直认为的复杂得多,主要结论是原书除参考了“纯粹的植物学著作外,还有以自然神学观撰成的植物学著作”:

卷1的内容大部分来自韦廉臣的《真道实证》之《上帝惟一不能有二》和巴尔弗(John H.Balfour)的《植物神学》(Phyto-Theology,1851);
卷2节译自林德利出版于1847或1849年的《植物学基础》(The Elements of Botany);
卷3-6的内容节译自林德利的《植物学基础》(1847或1849)和巴尔弗的《植物神学》(1851);
卷7和8的内容仍不知其所本。
此外,李善兰不仅润色了译文,还附入少量自己的文字,这又增加了彻底探求原本的困难。

作者在伦敦大学学院历史系学习或工作,考证下了功夫!之前的多位植物学家考证总不能跳不出专业局限,所以一直没能把这事弄明白。可以说是前进了一大步。作者倒是很谦虚,毕竟是非植物学专业来考证植物学的著作:
本文无意,也无法完全还原晚清《植物学》内容的外文来源,只是尝试性地在前辈学者的基础上略作回顾和补充。

好在这些书现在网上大多能找到电子版了,略翻了一下,正如作者的考证。


据该文所述,李善兰《植物学》尚有待考证来源的有:

1)卷7 和8 的内容来源:

《植物学》第7 和8 卷分别主要阐述植物鉴定和分类,但是无图,而且也只是“略译最著者若干科,为初学入门之助”,要查考其来源则更为困难。林德利的《植物学基础》(1847 或1849)书末虽也有专篇讲述植物分类和鉴定,但由于《植物学》属于节译,且加入了作者的理解和润色,加之19 世纪上半叶的植物学专著大多都附有分类和鉴定的篇章,因此无法得知二者是否有关。


2)卷4的松果图来源:

卷4 中的松果乃19 世纪上半叶西方植物学著作中常见之物,用以展示其有规律的螺旋线;但笔者尚未见到图案与《植物学》中完全一致的。
3)卷5的三基色原理图来源:
卷5 中表示的是三基色原理的图,和植物学并不十分相关,其与相关文字穿插在卷5 中,十分突兀,可能是来自于当时的物理类书籍或百科全书;其图注末云:“造物于天地万物之色皆默用此理,令相配合以娱人目,今略举数端如左”……


期待有人能把上面的考证出来,特别是第七、八卷的内容。


例如,其中记载菊科的描述为:

菊科乃外长第一部第七小部八科之一也,草本、小木本、单子房、瓣附萼末,含蕊时相并不相叠,或作带状,或分四五齿,落者多,须囊围绕作圆柱形,花聚生一台上,或分雌雄,或兼雌雄,有若干抱花叶,四面环绕之,萼在上,与子房相附,萼末生毛,或若羽,单子房,卵顺生,胚无浆,果小,壳干无裂缝,顶有萼之毛。凡菊类皆归此科,共一千有五族、九千种。



附:

1、李善兰等合译的《植物学》扫描全文(日本国会图书馆):

http://dl.ndl.go.jp/info:ndljp/pid/2536054


2、2014年出版的影印版-豆瓣链接


3、晚清《植物学》一书的外文原本问题(作者:芦笛):

2015-晚清《植物学》一书的外文原本问题.pdf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870-1075153.html

上一篇:一些经典日本植物工具书有新版本了
下一篇:小技巧:Biodiversity Heritage Library (BHL) 网站的有效使用
收藏 IP: 202.120.224.*|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17:30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