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web08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sciweb08

博文

科学研究与粟裕战役指挥的关系浅析

已有 3336 次阅读 2012-11-12 17:40 |系统分类:科研笔记| 关系, normal, 科学研究, 军事家

纪念我军杰出的军事家、卓越的战略家粟裕同志诞辰105周年!

小时候看电影《南征北战》、《战上海》,当时欣赏的是其中指挥员的智慧和战士的无畏的革命精神,以及战斗胜利本身带来的喜悦,后来发现原来这些故事讲的都是粟裕同志的经典战例。

长大后偶然接触到《粟裕战争回忆录》,感觉文风相当朴实,思路清晰,语气中肯,逻辑连贯。虽然战例众多,却是图文并茂,娓娓道来,文中透出的是,一个革命军人对人民、对部队极为负责的态度。其中作者对中国战争规律的探索过程贯穿始终,并通过一个个的战例,像珍珠般串联起来。各个珍珠光芒不一,却是由小到大,对国内战争发展的全局起到不可忽视、甚至是关键作用。而这些战例的主角粟裕同志竟然没有上过军校,完全是自学成才,着实让人佩服!

再后来,我就从做科学研究的角度有意地看这些战例,并力求从中挖掘科研与战争的相通点,为科研服务。

我选择张照远同志对粟裕大将的部分采访录,从战役指挥的角度进行比对:

一、胸中有全局,积极主动为实现战略全局需要而战,力争夺取最佳战果,实现战略意图。

这点可用于做开题报告。当确定了研究领域,并对过往国内外文献有了一个深入阅读与认识之后,就会有全局认识。然后对感兴趣的研究内容进行布局,定好研究内容实现的时间期限,为下一步具体的论文写作定好基调。

二、作战指导上必须解决好第一仗与尔后诸仗,直至夺取全胜的关系。这点类似于写论文:

第一种是一篇论文的组织结构:如何将不同的实验结果串联起来说明一个主旨内容,如何用理论指导实验的进行;当逐渐明确其中的逻辑联系时,一篇论文就得以形成。

第二种是不同论文之间会具有一定的联系。当明确第一篇与第二篇论文甚至第三篇的关系时,整体构架才能够建成并获得实现。若干篇论文可能表达一个更大的、更系统的内容。它产生的作用或意义比一篇论文来得更大更全。

三、乘敌之隙,出其不意,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其有生力量。

这个是时间管理的问题,当一个人状态好的时候,能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费脑筋的研究活动,比如理论推导,证明等;而在另一个时间段,可以进行参考文献列写或润色等更简单的活动。

五、根据战役情况的发展变化,灵活用兵,及时改变作战方式和战法。

在进行论文写作过程中,做过的实验未必就能支撑预先想象的理论,可能并不能满足要求。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是实验本身的问题,还是理论设想不对,这时候就要灵活机动,要么进行更多的实验,要么选择更合理的理论,及时改变研究方式或方法。

六、发挥各兵团(部队)指挥员和部队的特长,执行各种类型的作战任务,并与诸兵种、地方军、民兵协调一致,形成整体力量打击敌人。

这一点是研究团队的研究方式:仅靠一个人的力量只能完成比较少的研究内容;而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却需要靠团队的力量。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不但能产生创新的思路,而且能节约时间,在固定的时间里产生更多、更好的成果。由于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特点,能用于不同的场合。一般研究越大,其要考虑的内容越复杂,要解决的问题越多。如何联系好各学科带头人及研究团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或相关领域里进行探索,是做更大研究,解决更复杂问题的关键。比如973项目,就是多个高校与研究机构联合,由多个学术带头人牵头,共同组构。

本文从研究的角度学习粟裕同志,谨以此文纪念粟裕大将105年诞辰!       ---这是我今年8月份写的纪念性小文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590-631870.html

上一篇:游泳中对研究的联想(2)
下一篇:游泳中对研究的联想(3)
收藏 IP: 125.71.231.*| 热度|

3 李学宽 吕喆 傅蕴德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8 17:3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