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业的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wsyokemos

博文

异曲同工:看电影(电视剧) VS 看专业文献 精选

已有 13726 次阅读 2013-1-20 01:26 |个人分类:乱弹杂谈|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paper, read, watch

 

    看电影/电视剧与看专业文献看上去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但是我的经历和经验却告诉我:两者有不少相似之处,两者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看电影/电视剧的经验也可以移植到看专业文献上来,活学活用,可以使您的生活、科研两不误,也使自己看文献的效率更高、收获更大,且听俺闲侃几点:

  1. 电影/电视剧之评分VS论文被引用次数:作为一个俗人,我除了在科学网上写点中文博文,闲暇之余还看点中文电影/电视剧,俺一开始不懂门道,就在网上看名字似乎有意思的电影/电视剧,但是很失望,发现大多数都很没有意思,看了几分钟就受不了了。后来才悟出点门道:先看排行榜,再看评分,事实证明:高居排行榜、评分又高的(我能接受的评分是85分),一般都还不错,尽管网络水军的大量存在,评分也未必靠谱,但我的经验告诉我,看电影/电视剧靠排行榜+评分,确实是省时省力。读专业文献也有类似的道理,刚入科研道(别管是黑道还是白道)的研究生,面对浩如烟海的文献,很可能无所适从,不知从何下手,我个人的当初体会是:作为研究生,可以先整几篇象样的中文综述先对自己的研究领域有个大概了解,然后,通过Web of Science或者Google Scholar查出领域内被引次数最高的几篇文献,可以先看综述。论文的被引用次数很像电影/电视剧靠的排行榜+评分,引次数最高的文献作者往往是在领域内影响最大的牛人,这就引出第2点:
  2. 影视明星VS牛科学家:我决定是否看某个电影或电视剧,另外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就是看是否是明星主演,是否是名导演执导的,影视明星每年会有许多制片公司主动找上门来,邀请其出演,所以,他们不可能有时间和精力什么烂片都演,一般的剧本人家也看不上,另外,有明星出演,一般投资也不会太少,因为明星的出场费就决定了,另外,大腕级的明星出演,演对手戏以及配角的水平也会跟上,所以上述原因都一般能保证明星主演的作品的品质。读文献也有类似的道理,要“追星”!至于如何追星,在此不再细说,简单的说,正如我一篇博文提到的:“认牛人、看牛文!”(参见科研第一步:怎样获得好的idea?!)。有人曾在我的一篇博文留言道:“这种花时间来罗列牛人的人,注定了这辈子都不可能成为牛人的。都是做研究的,怎么可能去承认别人是天下第一?”我们看所谓的牛人的牛文当然不是为了膜拜,而是为自己的科研服务,从读论文中想到自己的idea或其它帮助,仅仅是像看电影、电视剧一样只是为了消遣(并且,对绝大多数人而言,读论文还远没有到消遣那么轻松),自然自己一辈子也不会成为大牛,恐怕连小牛也悬。但是,在自己成为牛人之前,一个起码的基础是清楚自己领域内的牛人,就连超级大牛、连名字都带“牛”字的牛顿都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想成为牛人的芸芸众生们难道不更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不往巨人肩上靠靠,那还有法在道上混?!但是,是否真正站在了货真价实的巨人肩膀上以及如何站,都直接决定了自己以后成为牛人的概率。当然了,自己做为九牛中的毫不出色的一毛,似乎对本文中的第2点没有任何发言权,所以,特别友情提醒读者:看博文有风险,您以后成不了牛人可别怪我!
  3. 英文电影VS英文文献:许多人都喜欢看好莱坞的英文大片,这恐怕不仅仅是崇洋媚外的结果,更多的是国产中文片不争气啊,比如:论质量还赶不上第一部《人在囧途》的《泰囧》居然有12亿元的票房收入,几乎相当于13亿中国人每人掏了一块钱去影院。不是《泰囧》太出色,更可能是最近还没有比它更出色的国产片。做为中国人,看惯、听惯了中文母语,看英语片当然不如中文舒服,然而….。看英文文献同样如此,更多的是无奈,搞科研,尤其是整点象样的实验性科研,很难想象,光看中文文献就能搞定。英语在科技文献中的绝对垄断地位,注定我们必须读英文文献,不管我们是否喜欢。所以,要想自己的科研站在更高的起跑线上,就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少看甚至远离中文文献,因为您如果不搞中国古代史之类的无需多少英文的专业外,整天“荡”漾在中文文献的海洋中,自己的宝贵时间就真的给浪“荡”了。其实,认真地真正看懂几篇领域内重要英文文献,再看别的,就轻松多了。希望本段能对英语不太好的、还在煎熬的研究生们有点帮助

事实上,电影和论文之异曲同工,绝不仅仅限于本文所述的“看”的关系,更多精彩,请参见我的另一博文:治大国如烹小鲜,写论文如导大片   

 

        (王守业写于2013119日,文首图片链接自网络,纯属娱乐,感谢作者。本文引文地址为:http://blog.sciencenet.cn/blog-563591-654783.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3591-654783.html

上一篇:科学网史上 “热度”最高的博文
下一篇:Plos One: 科技期刊中的高富帅?!
收藏 IP: 68.60.124.*| 热度|

44 陈安 曹聪 董明 戎可 文克玲 武夷山 吴锦宇 俞筱押 田莫千 陈绍云 常顺利 高绪仁 袁方 董焱章 刘淼 王府民 林涛 黄晓磊 刘军胜 孙学军 郭慧 蒋永华 张玉秀 刘晓锋 唐凌峰 李宇斌 李冰 陶代琴 罗淼 陈一良 甘春梅 杨预展 马兆武 眭飞 郑永军 lixuke2005 east1987 lan6603 yunmu ab20063530 neilchau ZXFWDQN Materials123 zzjtcm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21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18:05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