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一辈子只做一个研究? 是不是水平太低了?

已有 2392 次阅读 2018-1-14 23:59 |系统分类:观点评述

 

      大陆“学术界”经常有这样的话:一个人一辈子只做一个研究;一个领域SCI发到不想发了才谈“人才”。。。。。。之类的,我一直对其非常诧异。

 

      我不是很清楚这话是什么意思,不过对于我从事的行业之一来说,这好像非常无聊非常没创新力的感觉。没错,要严格说,这样是非常好的谋生方法,很工匠,比如说做一个工科产品如工程陶瓷轴承,仅仅其梯度功能材料设计、原料、成型、烧结、后加工,确实是可以做一辈子都做不完,做成大工匠,由于这个是核心工业技术,因此这样做意义也很大,但这种模式并不适合于任何一个行业;同样的SCI发到不想发?这个问题好像就很大了,发那么多SCI,不去钻透其机理,或者一个机理稍微迁移一下目标就发一篇,这个有点占茅坑的感觉吧?

 

      对于复杂系统,要这么整真的啥都整不顺畅的。

      我以搞水治理为例,地理地缘——流域——区域——景观斑块的治理为例,书本上很多普及的知识了,院士专家们也谈很多广而大的战略型方法了,实际上各个尺度之间的衔接、各个尺度之间的动力学热力学、各个尺度中人居聚落和经济聚落——自然生态之间的博弈并未真正搞清楚,很多根本就不能实施,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海绵城市,说实在的这是什么破玩意儿啊?稍微具体一些就是城市河道的治理。

      自古以来,水利、市政、生态三者的权重中,水利的权重最大。随着城市规模扩大,生产——消费——还原的分离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容量和空间不足的问题逐渐强大,也就是说,系统容错的冗余度越来越小,此时,后二者的权重就越来越加大,一直到不可忽略的程度,越来越需要精细化设计。但是呢,尽管系统稳态已经超过危险阈值了,但设计院依然多数是分离设计,水利院设计水利的,市政院设计市政的,生态的则一堆民科瞎设计,彼此也对话不起来——我这还客气了,没说这些设计中经常full of shit,于是我们看到的情况是由于系统的耦合不行,出现了短板限制和系统拥塞,导致城市河道的稳态是黑臭状态,百姓一叫官府一跳,钱哗哗地出国企没命地抢(捞钱后分包),花了大力气治理几个月好了,随着几场大雨下来又死翘翘恢复到正常的稳态——黑臭状态了。有些设计院吧也懂得水利和湿地+截污,但这哪里够啊,充其量是大学一年级的知识加旁听一下别的专业水平啊?这是屁设计啊?

      我们首先基于系统服务功能出发,分别从水利空间、市政空间、生态空间三个维度进行分析,很容易发现这三者部分可以重合,部分必须分离的,这个分离的程度将相应付出不同的代价,达到不同的水质和抗灾能力————当然了官府不懂,啥都是要求5类,有些变态的甚至要求4类,典型的屁股决定脑袋,外行指导内行的行为————因此对城市水体及其毗邻系统的设计是一个与行业现状完全不同的样子,好初步得出一堆修正图,找出较低代价的几个修正方案出来。

     我们其次从这三者反演到生产——消费——还原系统,可以反演出相应的人居斑块、允许的经济斑块、自然还原系统(如涵养林经济林苗隔离带、土地渗滤、半湿地、湿地等等),然后基于可以挤出的亢余空间和资源、各方案边界条件等进行修正设计,这下子修正方案数量又缩小了,开始细化了。

     我们再此基础上重新推演修正,对其常见胁迫状态下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大时空(注意不仅仅是大时间尺度)尺度的推演与修正,在节点和子系统上逐级优化,重新打回初级修正,这样几次循环逼近下来,基本可以得出一个较好稳态的城市水系统。

    先说了,我这里没说到伦理预设,因为是城市河道系统的修正,顾不上也没条件过多说伦理预设了。

     好吧,在此方法的基础上,我们才谈得上初步可行的城市水系统修正,才谈得上什么海绵啊优化啊之类的————这时候才可以拿给土炮们审批,这还涉及到更高层次的政治利益博弈问题,大陆这点上又是一滩浆糊。。。。。。。而如果是一开始的规划则更为复杂,传统静态规划根本不知所谓,动态规划比这个复杂太多了——仅仅一个实施步骤的运筹就搞死你。

 

     我实在搞不懂,我们需要所谓的战略指导么?对于我们工人阶级来说,这些什么战略指导的不就是科普知识么?没准说话的都没我们在行。我看了不少设计规划案例,那真的是千疮百孔;我们需要一个东西做到极致么?  不行啊这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内部充满了博弈和运筹,每一步充满了方法和技术,边界和冗余度设计,咋极致? 你真挑大化工的整套设备流程去找毛病都能找到一大堆的。

     总工和技术总监的世界,与学者的世界真的是完全两码事,但是,你能说总工和技术总监的活价值比科学院院士的低么?里边无数的理论、方法等突破呢,而这些往往都是我们自己去破去找,粗破到解决了才能设计,只有说需要细致化了才需要学者上。。。。。。然而功劳都是学者的? 笑死我们工人阶级大老粗!

 

      为什么“学术界”有钱有势的就不去做,非得我们工人阶级老民科在这里琢磨? 我也不是没写过核心论文,虽然都化学的,还算能理解,但我是真的打心眼看不起大多数人才和学者————连个理论都粗破不了,连个教科书的小边角都改写不了,你?人才?教授?充其量是产业链上的一个螺丝而已,可好,螺丝被抬到打死整条产业链的高度了,啥破事儿啊?

     咱们工人有力量!好吧,实验员也是工人。

     养士有用么? 高校研究所设计院常态下有用么? 不解决评价问题,见到会读之乎者也的就是举人进士?结果绝大部分是巨婴,笑死我去~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1094868.html

上一篇:大牛的格局——也说吕乃基老师之“人类价值观的三个阶段(二)”
下一篇:乐于看到桑吉残骸的水下爆破,不乐于看到什么散油剂之类
收藏 IP: 175.43.94.*| 热度|

3 王从彦 徐令予 puhj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4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5 18:06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