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untainwind1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ountainwind1

博文

课题组的人事,经济生态工程学碎片,以及闲话唠嗑

已有 4189 次阅读 2017-8-13 11:45 |系统分类:生活其它

      这些年高校课题组一建立,不可避免地就以鞑靼文化为基础行事。

      课题组小兵往往就不乐意了:我又没拿你的钱,凭什么啥成果都是你的?你水平还不如我学生,凭啥你指导我?

      课题组头家也不乐意了:我当了这个官,我就要为你们的人身安全政治安全负责,为你们的研究条件统筹。你有粮食种子会种菜咋地,不给你地你种看看?卖必须通过我吧?知道你会种菜得通过我吧? 种不了卖不出去你啥叫成果?哦自己想想该不该服侍我?

       领导也不乐意了: 安排你什么活你就干什么多嘴啥?大河没水小河就得干,我没得吃你们就得死,走哪里不是这样?再嘚瑟走人啊,外面排队的博士后多了去。

      聊到这里要说:鞑靼文化下,这还真是有道理;从博弈基础动手,简截了当地征服,也算是高校私有化大潮中的一朵浪花吧。至于传统文化中毒者追问“文化无高下”还是“有高下”,您说呢?

 

      不过话说回来,外国课题组听说也是企业特征,只是给钱给推荐给带路,半行会师徒制味道。读现代经济学时候学到:国家承载对外扩展、二次分配、人道主义角色;社会承担组织集体进行良好博弈运行的形式;集体承载类似征服、生产、分配、个人本能等原生基础;个体除了生存之外,还承担科技和文化资源的创造。 不过经济学毕竟是舶来品,那套国家角色“君主立宪制”——社会角色“议会制”——个体角色“自治制”的网络系统节点建立已久,相应地一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之类的形而下东西不会闹的皮之不存,也不至于有一堆大呆二货三疯子总是不很正常地天天胶刷拿着到处贴。  远东经济学网络系统节点基础是:利出一孔,君臣五常,寸土归王、逐出部落之类的顶级演替生态系统东西,更加偏向自然状态,因此整个生态系统中的质能信流(也就是咱们嘴巴里说的经济学啦)路径、边界条件、动力学系数、耦合关系等等均是另外一个体系。同理,文化演进过程中,其适配的经济生态工程学内容也是不一样的。 经济学并不等于经济生态工程学,经济学学者因为搞的是纯理论研究,通常是搞不来经济实际操作的。

 

     至于公卿——儒家——流民华夏文化体系、海岛文化体系、殖民文化体系下其经济生态学系统是怎样一个情况?甚至进而大自然中其经济生态系统怎么运行?  进而自然——经济——文化系统如何运行和调整? 嘿嘿这类的问题为难我,领域太大,应当会成为第二个千禧时代的研究主流吧,我还不够功底回答大家,只是抛砖引玉,告诉大家:这个千年,将是系统工程学的时代而已。我和我的朋友争取做先行者吧。大家尽可以跟随西方古典经济学开始的经济学研究思维去模仿,当然不要搞山寨和路径模仿,这个要丢脸了就丢到家了。

 

     这玩意儿写不得说不得也,点破即可,说白了也就是在卢梭(社会契约论)——科斯(新制度经济学)——奥德姆(系统生态学)的后面升级一下而已,他们老人家才是开门人,和人类生态学内容还挺多不一样。我又不想去当经济学家,自个儿懂得怎么回事怎么推算就行了呵呵不传不传。反正玩半人工生态系统工程学也得用上,足够了。没团队和客观条件,文化氛围也不对,谁都没那个精力。

     远东课题组从上到下是按照东印度公司理念去构造的,可谓是社会的一个分形而已,自我整形效率很高,有些东西逃是逃不掉的,既然有利出一孔就有外面大堆等着附身的家伙在,个体的博弈能力逐渐归零也是正常事情。有些东西看起来晕晕乎乎的,实际上拿文化社会学和经济学思维一看就门清~

     这么着吧,我一直说三大生态工程学系统(自然生态工程学、经济生态工程学、文化生态工程学)实际上是三位一体的,各个学科最终必然在此框架之下找到整合统一之路;  和现在已有的一些学科准学科如生态经济学、生态工程学更是本质上的差异,这下明白我意思了吧?很粗浅吧?  咳,学术界自己把自己忽悠瘸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61693-1070891.html

上一篇:陈查理和傅满洲,学生对教师的印象?
下一篇:我的一个黑臭水体治理的报价方案,嘿嘿入门级入门级
收藏 IP: 175.43.112.*| 热度|

15 徐令予 王从彦 李学宽 王跃建 郑永军 张忆文 韦玉程 徐耀 柳竹浠 史晓雷 汪晓军 kexuegzz puhj bridgeneer ssmmachen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18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24 01:32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