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encontrol的个人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greencontrol

博文

本科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精选

已有 12703 次阅读 2016-9-29 11:12 |系统分类:教学心得

本科教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

长安大学 徐志刚

    昨天下午是我本学期第三次给本科生上课,可以用丢盔弃甲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两个班70多人只来了24人,很多还是因为点名从别的教室极不情愿地过来的。来了也基本是给我面子,但基本上都是在做自己的私活,玩电脑,玩手机,考研复习.......

    这门课,我教了将近10年,将我多年在计算机测量与控制工程实践中的各种理论、方法和技术都整合了,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完全可以掌握传感器信号的提取、调理、转换,设备控制,计算机编程、数据通信、可靠性设计等系列知识,可以在各种工程领域派上用场。课堂上我将十八般武艺一一显摆,提问、播放多媒体、互动、推导........" ,甚至为同学们好理解一些概念,提前准备了好几个笑话.......,统统没用! 同学们将头深深地埋在下面,一动不动。这样的感觉就好比一个跳梁小丑在舞台中使尽浑身解数,底下观众依然无动于衷,甚至睡着了……

    在我印象中,本科课堂并不是一天变成这样的。我们上本科的90年代中期,学生对老师是毕恭毕敬的,学生对知识是敬畏的,下课后是会跟着老师问问题的,学生课下是认真做作业的,在宿舍是会讨论学业的。

   但是这20年一路走来,课堂在悄悄发生变化,旷课的越来越多,不及格的越来越多,考研的越来越多,出国的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功利化了,越来越短视了,把所有精力放在找工作面试上,考研上,出国上,社团活动上......根本不管学习课程的系统性,连续性和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很多老师课下戏称,我们终于通过20年的###工程、xx质量工程将本科教育改造成了专科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因为学生一到大四,因考研和找工作几乎终止了正常的学习,再加上去企业实习的,大学四年也就变成了专科三年。学校把就业率指标再压下来,很多学校上马了启动了很多应用技术课程,什么游戏设计、xxx语言、xxx页面设计、xxx实践,绝对比BLUEFLYING(蓝翔)考虑的周到。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不能把所有的原因都怪罪于学生,学生的行为只是表象,学生质量只是控制系统的输出,输出结果不好是与输入信号、传递函数、反馈环节、控制算法、去干扰措施多种因素有关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罗列出所有原因,对这些因素进行排序,分析这些因素产生的背景,然后制定对策,我想应该会有一定效果的。


附录:中美本科教育对比与对策分析

一、中国学生厌学成因分析

1.1学生的原因

1.1.1独生子女导致个性张扬

1.1.2学校扩招后,学生入学素质普遍降低

1.1.3学费低廉,学生无经济压力,不珍惜学习机会

1.1.4毕业人数多,就业压力大,奋斗无望后,破罐子破摔

1.2老师的原因

1.2.1老师论文考核压力大,教学精力投入不足

1.2.2新教师缺乏传帮带的经验

1.2.3老教授职称到手,偏爱科研,没有激情用于教学

1.2.4教学内容没有更新

1.2.5部分高校教师是喜欢这个职业的稳定而不是其本身

1.3学校的原因

1.3.1新校区导致学生与老师无法交互

1.3.2研究生与本科教育隔离导致学生感受不到科研氛围

1.3.3学校在科研与社会服务方面投入的精力挤占了本科教育资源

1.3.4 高校中往往是系主任主管教学,但是手上没有资源用于分配,院长手上有资源,却顾不上管教学

1.4社会因素

1.4.1中国企业不愿花费精力培养人才,希望大学生毕业就能用,动手能力强

1.4.2中国家长对学生期望高,有条件的创造一切条件,没有条件的只能给孩子加压


二、美国的情况对比

2.1学生方面

2.1.1西方学生从小被灌输独立思想和批判思维

2.1.2西方大学有多种层次,不同层次的大学适合不同学生,转学方便,上升通道通畅

2.1.3学费昂贵,学生经济压力重,珍惜学习机会

2.1.4毕业人数虽多,就业机会也多,经过奋斗后,一般都有好的归属

2.2老师的原因

2.2.1老师论文考核压力大,教学精力投入也高,学院会在二者之间进行平衡,科研项目任务重的老师,教学任务相应减少,但是教学质量不能降低

2.2.2新教师一般在博士阶段都当过TA,熟悉教学方法和技巧,而且经过专业的博士科研训练,在广度、深度和逻辑性方均达到相当程度。

2.2.3老教授职称到手后,即使偏爱科研,仍然投入大量激情于教学,教学是保持思维活跃及学术思想传承的重要手段

2.2.4教学内容及时更新与研究同步。基础课程一般由lecture或者兼职企业教师担任,faculty一般只承担专业课程而且是自己的专长。

2.2.5国外教师是通过层层选拔、淘汰而磨练出来的,是真正热爱这份事业的

2.3学校的原因

2.3.1教授必须有office hour向学生开放,回答学生提出的任何疑问,助教会改作业,会答疑,交互性较好

2.3.2国外的新老校区一般都是按专业来分,很少把本科放一个校区,研究生放一个校区,不同的校区都是独立的,完整的,这样良好的科研氛围会激发学生的学术兴趣

2.3.3国外很多学校最开始只是面对教学的,像哈佛,斯坦福成立之初就没有什么科研,是在教学方面逐步积累了学术实力,才开始逐步从事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而且科研和社会服务的目的也是有区别公司和研究所,都是为了反哺教学

2.3.4 国外高校中系主任主管教学,在教学问题上具有一票否决权,dean在这方面是听chair的意见的

2.4社会因素

2.4.1国外企业花费大量精力对人才进行培训,希望大学生毕业具有良好的基本素质和创造能力,希望他们一教就会,培训也成为了企业吸引新人的福利

2.4.2西方国家社会福利好,毕业生工薪区分度差别不大,家长望望子成龙的迫切心情没有那么高,亚裔除外。


3.对策

3.1生源问题的解决

3.1.1降低高考的含金量,采用多次高考,自主招生等多种方式降低一考定终身的风险。

3.1.2打通高校之间的学分互认,让奥巴马式的晚熟生可以从较差的学校转到哥伦比亚式的好大学。

3.1.3划片区解决老少变穷地区的高等教育落后问题,将给top的经费切割10%到青海,宁夏,甘肃,新疆,西藏,大力发展该地区的高等职业教育和地方院校,分配再多的211985名额给这些省份,孩子学成后仍然不会回来。

3.1.4极端贫困的地区甚至可以学习美国印第安人属地,开放casino,赚发达省份的钱,这些钱20%用于资助当地教育。

3.1.5大力倡导阅读文化,让孩子从下学会理性和批判。

3.1.6加大高校的招生自主权,不怕批条子,批一个查一个,所有自主招生的资料全部公开,放在网上,让有智力特长,体育特长,救人英雄都能上得起好大学。

3.1.7全面实行大学代培运动员体制,不要再让无小学文凭的队员代表国足了。

3.18总而言之,就是让大学招进来的学生是有理想、有个性,有特长,有激情,有毅力的青年,而不是一群功利主义者和考试机器。

3.2老师问题的解决

3.2.1老师入职时精挑细选,宁缺毋滥。

3.2.2专业系统的入职培训,绝不是一次入职迎新解决战斗,教学、科研、合作、升职、安全方方面面进行培训....消除新教师的一切疑虑。

3.2.3专门的教师发展中心提供长期的咨询和培训。

3.2.4教学事故一票否决。

3.2.5教研分离,纯粹的基础课实行讲师系列制,专业课老师必须是得到同行认可。

3.2.6完善的助教体系,博士生和研究生进入助教体系。

3.2.7 教、研、实验室岗位相互流动

3.3学校问题的解决

3.3.1为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提供良好的平台

3.3.2用学校科研氛围吸引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3.3.3一些大学可以旗帜鲜明,大胆地以教学为纲,教育部不再定死大学学费,而是一个范围,大学可以根据自己的服务水平来收学费。名校可以收高一些,国家将补贴名校的经费转移到一般地方院校身上,这样地方院校学费低廉,可以吸引更好生源。

3.3.4大学应该有更大自主权,教育主管部门不要管的太细,政策周期调整太频繁。


4.结论





该提纲免费赠送给想写这方面论文的老师和童鞋!哈哈,不能再写了,再写我就要换研究方向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6706-1005762.html

上一篇:三十七自画
下一篇:研究方向之一:网络化测控理论及应用
收藏 IP: 113.140.68.*| 热度|

67 蔡宁 吴斌 姬扬 王从彦 王毅翔 牛登科 姜咏江 史晓雷 姚伟 周金元 尤明庆 梁洪泽 杨正瓴 刘捷 徐明昆 张江敏 徐树良 孔梅 焦飞 王琛 赵美娣 曹长青 张磊 吴炬 姚小鸥 韦玉程 高友鹤 郑永军 黄仁勇 王建昌 宋保业 施树明 康建 刘洋 陈南晖 赵学良 黄永义 梁庆华 侯成亚 蒋新颖 刘建栋 张能立 李天成 李斌 彭真明 刘俊华 彭思龙 刘子红 陈青春 邱趖 赵琳琳 王林平 蒋全胜 biofans louiexp zhongmiaozhimen shenlu sensorss nm2 xlianggg zjzhaokeqin guhanxian WEICZ eyetoeye copier bridgeneer zhjq2016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65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扫一扫,分享此博文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4-16 20:18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