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胜利 博客分享 http://blog.sciencenet.cn/u/msl3459 疫苗接种、狂犬病、新冠病毒的科普 公众号 博士书房 kqbym2020;网站:疫苗网/vaccine.vip

博文

132 人用狂犬病疫苗短缺?专家建议好钢用在刀刃上

已有 3172 次阅读 2020-6-17 17:33 |个人分类:狂犬病|系统分类:科普集锦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河北、山西、广西、云南等多地出现人用狂犬病疫苗短缺现象,有的地方甚至“一苗难求”,具体何时能够恢复正常供应暂无定论。目前,多地疾控中心针对人用狂犬疫苗供应紧张的现象已发布公告。

至于疫苗短缺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在此不做评论。相信大家更关心的是,在人用狂犬病疫苗短缺的情况下,我们应该怎么办?

专家建议好钢要用在刀刃上,疫苗需要留给真正需要的人,避免滥用而造成浪费。

 

什么情况下需要打人用狂犬病疫苗?

 

1、最学见的是犬咬伤抓伤等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人类狂犬病99%的是由于被犬咬伤、抓伤引起的,尤其是一犬伤多人的情况风险更大。所以咬伤抓伤,或者是破损的粘膜被舔舐,风险最大,需要及时做暴露后免疫。

打过疫苗了,人要不要打?其实,被咬了是否要打“人用狂犬病疫苗”,主要取决于咬你的是否带有狂犬病病毒,换句话说,如果咬你的打过疫苗后,免疫成功,产生了抗狂犬病毒的抗体,那么不会感染病毒,人被它咬伤无需打针。我们建议确认注射过2次或者2次以上合格疫苗的伤人没有传播狂犬病风险,一般不需要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仅仅需要观察十日,当然伤口清创以及正确预防破伤风还是需要做的

2、比较常见的猫咬伤抓伤

尽管猫引起的人狂犬病病例极少,在有的城市甚至十年无例,但猫同样是狂犬病病毒宿主也有传播狂犬病风险,为安全起见,猫致伤是需要打针的。但是不外面接触的宠物猫是没有风险的,但是需要观察宠物猫十日

3、并不少见的老鼠咬伤

老鼠,兔子等啮齿类动物感染狂犬病非常罕见,至今为止,未见有啮齿类动物咬伤导致人狂犬病的病例报告,所以被老鼠、兔子咬伤不需要打针。但如果是疫区省份野生土拨鼠,松鼠咬伤,虽然也没案例,但理论上有极低感染可能,为以防万一,可以考虑打针。

4、极少数的野生动物咬伤

例如狐狸、 狼、豺、蝙蝠、浣熊、臭鼬和猫鼬,其中翼手目动物的蝙蝠比较特殊,这是因为蝙蝠对人群造成的伤害是极难察觉的,通常在不知不觉中就被感染或者伤害,造成狂犬病暴露的风险概率很大,必须及时做暴露后处置。

5、其他动物狂犬病暴露

没有因吃了患狂犬病动物来源的肉而得狂犬病的报道。比如吃了舔过的食物,一般不需要打疫苗。但是,如果是得狂犬病死的,然后你立刻去加工来吃,骨上有可能含有狂犬病病毒的唾液,手被刺破了是有风险的,如果被头骨刺破,风险更高,因为脑组织中含有大量的狂犬病病毒。实际上这种情况就是直接接触唾液,直接接触病毒。

另外,类似以下的间接接触,也都不需要打疫苗。比如踩了屎,被鼻子闻了裤子,冲着人打喷嚏,抚摸了等。

 

关于“十日观察法”的建议

 

关于“十日观察法”的建议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于动物咬伤后采取“十日观察法”其核心是假如伤人动物能存活十日该动物不存在传播狂犬病的风险。如何正确理解并正确使用“十日观察法”才是我们重要的事情。

“十日观察法”有两种使用方式使用前提是能够全程观察到该动物“十日观察法”适合的动物只包括犬、猫和雪貂

1:低风险或者无风险地区采用的是动物咬伤后先观察动物,患者暂时不按照狂犬病暴露处理,仅仅按照普通外伤后处理伤口及正确预防破伤风。假如该动物能存活十天者完全没有传播狂犬病风险,不需要处理。十天以内死亡者开始按照狂犬病暴露后处理。

2:高风险地区则是边观察动物健康情况的同时按照狂犬病暴露后处理,假如该动物能存活十天者完全没有传播狂犬病风险,可以停止后续疫苗接种,十天以内死亡者继续完成暴露后处理。

我国目前是狂犬病高风险国家无论何时、猫等动物致伤,应尽早做暴露后处置,包括彻底冲洗伤口,及时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必要时同时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但假如是被家养的犬、猫咬伤,它们曾经打过2次或者2次以上的合格的兽用狂犬病疫苗,或者从小到大从不跟外面的动物接触过,那么可以按照低风险方式先观察方式处理。

 




https://blog.sciencenet.cn/blog-55647-1238278.html

上一篇:131 疫苗接种最佳健康投资
下一篇:133 人用和兽用狂犬病疫苗替代检定方法国际研讨会报告
收藏 IP: 119.97.239.*| 热度|

0

该博文允许注册用户评论 请点击登录 评论 (0 个评论)

数据加载中...

Archiver|手机版|科学网 ( 京ICP备07017567号-12 )

GMT+8, 2024-5-11 07:59

Powered by ScienceNet.cn

Copyright © 2007- 中国科学报社

返回顶部